|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4/374226.shtm
4月21日,世界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发布声明,该集团旗下《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期刊撤下所刊登的107篇论文。此次被撤稿论文的作者全部来自中国。
这样一则新闻,在中国学术界不啻重磅炸弹,一时引发热议。我发现,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控诉“论文导向”的制度,认为是不合理的制度“逼良为娼”。
几乎没有人注意到,或许事实真相恰恰相反!非但不是不合理的制度逼良为娼,其实反倒是相对合理的制度暴露了一部分本质就坏的那批人。
何谓“逼良为娼”?是说本来是好人,被迫干不好之事。再来看看这些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评职称,尤其是“正高”。
本来,社会公众对于职称的看法,就认为是一种学术荣誉,是一种学术水平的体现。职称的设置,一定是差额的,高级职称不可能人人都能评上。人有学术水平高低的差异,本来应该反映在职称高低的差异上,才对。好的职称制度,应该能区分人的学术水平。这样,水平高者自然职称高。评不上职称者也应该心服口服。如果想晋升职称,只要踏踏实实潜心科研、积累成果,将来还会有希望。
可是,就是存在大批的人,这些人对学术,对科研不感兴趣,但就是挖空心思想把职称弄上去。107篇论文被撤,恰恰说明,评职称的论文要求,能有效地阻断这些人的晋升之路,这才迫使他们铤而走险。其实并不是逼良为娼,而是逼得坏人现形好不好?
为什么会出现大批投机分子?需要反思的是社会吧,为什么风气变得这么坏。
假如评职称取消论文要求呢?恐怕职称会更乱,真正有才学的人更难出头吧?
或许有人说,医生不需要发论文,只要会看病会开刀就行。按此逻辑,我也可以说,既然这样,那么你不需要有主任医师头衔,当一个主治医师,照样可以是一个好大夫,照样救死扶伤,收入也可以足够体面,生活也可以足够幸福。
还有人说,医生太忙,没时间写论文。我们知道,评正高的资历要求,是任现职满五年。在至少五年的时间周期里,连一篇SCI都写不出,究竟是因为忙?还是压根就不会写呢?
其实,医生群体还是讲究“学术”的。他们往往还兼任教职,给学生上课或者指导实习。他们也参加学术会议,举办各种学术活动,也很在意自己的“国际学术声望”。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想当医界名流,高水准的国际学术论文还是必要的,否则,谈得上什么“学术声望”,“学术地位”?
一个学术圈里的人连论文都不会写,能有多高的学术水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