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2017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整合医学会议的成果

已有 1811 次阅读 2021-11-15 04:55 |个人分类:肠道微生态|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2017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整合医学会议的成果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是小肠内存在过量细菌的一种综合征。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症状可能包括腹泻、便秘、肠胃胀气、腹痛、腹胀和腹胀。2017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整合医学会议于3月25日至26日在伊利诺伊州伦巴德的国立卫生科学大学举行。这次会议重点讨论了疾病的基本机制及其诊断、治疗、预后以及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概述

常见病;被认为是导致大多数(约60%)肠易激综合征(IBS)病例的原因。

代表小肠中细菌的积聚(≥10的5次方 cfu/ml)

症状严重程度各不相同,涵盖了消化系统的所有投诉,以及全身症状。

最常见的根本原因:迁移性运动复合体(MMC)缺失或受损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常见原因/危险因素:食物中毒、质子泵抑制剂(PPI)和粘连

主要病理生理学:通过细菌发酵引起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

大量可能导致IBS症状的情况使得检测和正确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非常重要。

明确了标准实验室检查:使用葡萄糖或乳果糖的氢气和甲烷呼气实验。

 

治疗的考虑

·       三分之二的病例出现慢性/复发,需要持续治疗。

·       治疗流程:在初始治疗后2周内,如果不是90%更好,则重新检查;通常需要多次治疗。

·       方案:饮食、抗生素、草药抗菌剂、元素饮食和促胃肠动力

·       抗生素、草药抗菌剂和基本饮食同样有效。

·       利福昔明单独用于腹泻为主的病例;利福昔明联合新霉素或甲硝唑(双重治疗)用于便秘为主的病例。

·       利福昔明不是典型的抗生素;利福平

    • 不被吸收(<1%)

    • 对小肠最有效(可溶于胆汁)

    • 增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益生作用)

    • 通过刺激人类核受体pregnane-x受体(PXR)具有抗炎活性。

    • 不会导致艰难梭菌或酵母过度生长。

    • 副作用极低(≤安慰剂)

    • 通过抑制质粒来预防新霉素的抗生素耐药性

    • 不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并在6轮治疗后继续有效

·       2种最常见的草药抗生素策略:单一草药(通常一次2-3种)或大型组合配方

·       小檗碱、牛至和neem印楝素)用于腹泻为主的病例;稳定的大蒜素添加到这些草药中用于便秘为主的病例。

·       元素饮食(ED)可以在一个2周的疗程中降低严重的气体水平。

·       许多饮食可用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所有目标和减少可发酵碳水化合物

·       针对活跃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总体饮食建议:

o   避免生吃、沙拉和豆类

o   小心全谷物、坚果/种子、冬瓜

o   选择低FODMAP水果和蔬菜(推荐了Monash大学的低FODMAP APP)

o   可以吃的含淀粉泪食物:白米、白薯、白面粉(如果面筋可耐受);通常一种淀粉可耐受,而另一种则不行。

o   不含乳糖的乳制品、糖、三叶草蜂蜜和可可通常是可以容忍的。

o   数量很重要,有的食物小量时可以耐受,量大了就不能耐受。

o   通过实验摸索和定制个性化饮食是取得最佳成功的必要条件

o    

在两个疗程之间和根除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后使用原促胃肠动力制剂,通过刺激MMC来防止复发。

  • 常见的促胃肠动力制剂有:低剂量红霉素、低剂量普鲁卡洛地尔、低剂量纳曲酮、伊比洛加斯特、莫蒂普罗、生姜

  • 其他预防复发的措施:饮食、用餐间隔(间隔4-5小时,通宵12小时,使MMC活跃)、减轻压力、内脏操作/身体工作。

  • 成功的关键治疗点包括:

    • 测试(呼气实验:氢气和甲烷)

    • 需要连续疗程

    • 甲烷和/或便秘病例更难治疗。

    • 甲烷和/或便秘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 出现Die-off

    • 根据需要改变治疗方法(抗生素、HABX、元素饮食;通常1或2不起作用)

    • 重新测试以评估结果

    • 促胃肠动力制剂和饮食预防复发

    • 针对个人定制饮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12442.html

上一篇:针对患者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恢复路线图课程
下一篇:介绍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变得简单播客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