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日夜颠倒真“伤”脑 精选

已有 16603 次阅读 2014-11-21 14:0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一项发表在《职业与环境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需要轮班的工作,会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增加溃疡、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患病率,同时还会导致大脑早衰。报告称,干10年三班倒的工作,可导致大脑早衰6年,并减弱智力。

■本报见习记者 袁一雪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让人类的生物钟越来越不规律:加班、应酬、聚会……丰富的夜生活和城市夜晚的灯红酒绿,让人们渐渐用昼伏夜出替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作息时间。

尽管大多数人都知道,违背生物钟对身体不利,但是依然无法抵挡夜生活的诱惑。

然而,近日有一项研究得出结论,不规律的生活容易造成大脑衰老。

三班倒 伤大脑

众所周知,人的大脑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衰老,但一项发表在《职业与环境医学》杂志(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称,干10年三班倒的工作,可导致大脑早衰6年。

这个由英国斯旺西大学和法国的图卢兹大学共同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通过对3000余名法国人的记忆力、思维速度和认知功能等进行测试,发现需要轮班的工作,会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增加溃疡、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患病率,同时还会导致大脑早衰,并减弱智力。

好消息是,在这项历经了10年的跟踪观察研究中,研究人员还发现,停止不规律的倒班工作后,人的大脑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恢复到正常状态需要5年时间。

而且,他们还得出结论,这个发现可能有助于痴呆症的研究,因为许多痴呆症患者睡眠不好。

作息时间不规律有后患

自古以来,人类慢慢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然而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的作息越来越违背原本的生物钟规律。

就生物钟而言,南京大学医学院模式动物研究所教授徐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这项研究的结果比较可信。因为之前进行的试验一般针对小白鼠,尽管发现生物钟被干扰后,小白鼠的睡眠质量也会下降,但是却无法像这次研究跟踪那么长时间。“如此长时间的跟踪观察,结论是可靠的。”

“在老年痴呆退行性病变的研究中,也有人得出类似的结论。比如发表在《科学》的一项研究称,将小白鼠的昼夜节奏破坏后,可监测到小鼠大脑中淀粉样蛋白增加,产生的毒性因子导致小鼠身上长出老年斑,而且增加了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许华曦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说。

可见,遵守生物钟规律远比人们想的更重要。“近期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体内25%的基因都受到生物钟的控制。因此生物钟的紊乱对于人体的影响,正在‘升级’。”徐璎说。

更重要的是,睡眠对于人体的功能不仅是从疲劳中恢复。徐璎说:“去年发表在《科学》的一篇文章提到,睡眠过程对于人体来说,不仅是记忆的恢复过程,更是机体清除垃圾的过程。”

就在今年年初,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还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睡眠质量差会加速癌细胞生长,增强肿瘤的侵袭能力,抑制机体免疫系统控制。

此外,“老年痴呆病晚期症状,表现为烦躁,无法睡觉,直接影响睡眠的激素——褪黑素的分泌减少。而这项研究又证实睡眠不好或多或少导致老年痴呆症,两者相互循环。”许华曦解释道。


 

大脑细胞破坏不可逆

生物钟紊乱对于大脑的破坏到底有多严重,这还得从大脑的构造说起。

人类大脑神经细胞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人体其他部分,比如骨骼、肝脏、肌肉等其他器官或组织损伤后可因细胞分裂增殖很快得以恢复,但是大脑细胞却不可再生。一旦发育完成后,脑细胞的数量再也不会增加。

“不过,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大脑细胞有一定的可逆性,但是相对比较差。换言之,如果大脑的记忆衰退或者老化程度不深,比如只是神经细胞的轴突被破坏,而不是死亡,或许还能恢复。”许华曦说,“就像这次英国和法国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停止倒班工作后,人的大脑5年后还能恢复。”

然而,尽管部分可逆,“最好的方法还是要加强大脑锻炼,减缓大脑细胞死亡的进程”。

尽量避免破坏生物钟

现代社会,很多工种都存在倒班现象,而且几乎无法取消。徐璎建议,如果是需要倒班的从业者,比如出租车司机、护士、工人,那么最好可以固定时间,同时夜班的司机将自己的作息调整为白天睡觉,夜晚则进行一日三餐等。

“不过,这样固定倒班,规律的可能性很小,毕竟人还需要社会活动。”徐璎说。

许华曦建议,这类人群要比正常人群更加注重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心血管健康,增强免疫力。而且,饮食要尽量清淡,减少油脂摄入。

“除了身体锻炼,更重要的是精神健康,要经常动脑,也要保证休息时间。”许华曦说。

延伸阅读

影响人体健康的四大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经研究发现: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的四大因素中,生物学因素占15%,环境因素占17%,卫生服务因素占8%,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占60%。

生物学因素: 包括遗传和心理。遗传是不可改的因素,但心理因素可以改变,保持一个积极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影响健康的生物学因素包括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某些遗传或非遗传的内在缺陷、变异、老化而导致人体发育畸形、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和免疫功能异常等。在社区人群中,特定的人群特征如年龄、民族、婚姻、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遗传危险性等,是影响该社区健康水平的生物学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社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住房条件、基础卫生设施、就业、邻居的和睦程度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区的健康。社会环境涉及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教育、人口状况、科技发展等诸多因素。

卫生服务因素:卫生服务的范围、内容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这是指人们受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家庭等影响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包括危害健康行为与不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生活意识和生活行为习惯的统称。不良生活方式和有害健康的行为已成为当今危害人们的健康、导致疾病及死亡的主因。近年来,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这些疾病很多是由于生活习惯和不良卫生行为所引起的。(原鸣)

《中国科学报》 (2014-11-21 第16版 探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845141.html

上一篇:聚焦自然与文化, 再探罗布泊
下一篇:世界大数据发展情况及北京面临的机遇
收藏 IP: 123.122.49.*| 热度|

11 杨朔 路卫华 李宇斌 彭真明 唐凌峰 李土荣 董侠 shenlu eastHL2008 biofans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