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z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zd

博文

Nature/Science, SCI/IF, 同行评议/行政监督 精选

已有 8943 次阅读 2016-6-17 10:4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Nature/Science, SCI/IF, 同行评议/行政监督

冯兆东(2016-06-17

一、前言

我写过两篇关于SCI的科学网博文SCI科研论文的正面效果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852514.html)SCI问题再议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854022.html 在文中,我承认了“被批判”的SCI弊端,但我的博文主线是“提倡SCI对中国科学进步有好处”。


为了改正已经暴露出来的诸多SCI弊端,IF(影响因子)早已被认真地引入到评估体系。可是,IF也正在被深刻地批评着赵美娣的科学网博文:给影响因子热泼点凉水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474-984840.html刘立的科学网博文:优先权高于影响因子”象限论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079-984752.html)

我一直推崇“同行评议”,但我的推崇也正经受着严肃认真的批判高友鹤的科学网博文:同行评审后发表是对创新的桎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4733-983071.html)杨正瓴的科学网博文:伟大的进步:绕过同行评议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84972.html))

我也没少听“不进行有效及时的行政监督,学界会更乱”的说法。2015年院士争夺伊始,有人说,争得院士的必要条件之一便是有一篇NatureScience的文章。去年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有人嚷道:中国的科学得靠“三无”科学家了(无博士学位,无院士头衔,无留学经历)。


以上争论无疑都是有道理可讲的。但又一定不是没有其它道理可以用以反驳的。我这里谈谈我自己的“正想与反想”。


二、学术评估问题

先说行政监督。目前急功近利的“行政监督”似乎被我们大部分学人认为是不好的。网上和报上常常正式地和非正式地揭露我国“行政对科学干预的过多”所产生的弊端,例如,行政监督引产了一大批“很会填报表”和“很会通关系”的“职业科学经纪人”(即:人情网络畅通,经费资源丰富,个人简历很厚,但根本没时间做研究的“优秀学人”);还如,从大学校长到系主任,大家都在用“夸大其词”的办法突出自己的政绩以“骗取”更多的资源。可是,在管理体系变得更合理之前,“不进行有效及时的行政监督,学界会更乱”的说法还是很有市场的(即:‘管比不管好’的情形很是不少,很是不少噢)。


再说同行评议。同行评议的目的是:让那些行家帮着做个判断(为一份杂志,为一个基金组织,等等)。前提一定的是:同行是行家的,同行是公正的。几乎所有的人都愿意相信,同行评议总比“行政监督”来得更合理也来得更公平。但是,同行评议也不是没有问题。据说(杨正瓴的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84972.html),丁肇中说过:“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那如何是好呢?完全交给行政,似乎真的不行。交给同行,似乎也确实有潜在的问题。但是,我们总不能靠“观察”学者的面相去预判学者或“祈求”上帝替我们做判断吧!


再说SCI和IF(影响因子)。科学真的需要国际化。这里举一个例子:我们在写博士论文和科学论文的前言里都需要总结和归纳“你所涉足领域的国际前沿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全世界有不少人都在做类似的或相关的研究,你首先得理解前人(中国人和外国人)已做好的铺垫和前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吧。但是,正如谭运飞发表在科学网的“怎样(负面)评价SCI科研论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89282-852250.html)一文所说,被神器化后,SCI导引了一系列的不合理,甚至将中国科学引向“科举”:人们为了“升官发财”而SCI。


中国SCI盛行的另一后果是“滥竽充数”的SCI杂志盯上了中国的SCI出版费。后来呢,IF(影响因子)的被引入似乎有效地遏制了“烂SCI”问题。但是,IF似乎也被“滥用”了。几乎所有的学人每时每刻在谈论IF,却是没有人谈论他(她)自己认为的有趣科学发现或进展。原因很简单:监督部门“夸张地”看重IF,它(IF)与奖金、升职、甚至争夺院士都挂起钩来啦。客观地讲来,一个最为有效的争论是:IF是那本杂志的IF,并非你的那篇文章的IF。但是,学者们的假定一定是IF高的杂志的审稿标准和接受标准都高些,事实也确实如此。不过,“不少‘低IF的文章’后来被证明比大多‘高IF的文章’具有更大的科学价值”这一事实确实给了IF极大的难堪。但是,我们总不能靠“观察”学者的面相去预判学者或“祈求”上帝替我们做判断吧!


再说Nature和Science。再次,科学网上有人说,争得院士的必要条件之一便是有一篇Nature或Science的文章。我曾在我任职的德州一所大学(勉强算是一间二流大学吧)地质系做过“Search Committee”的 Chair。一个助理教授职位的申请者中的三位有Nature和/Science发表的经历。其中一人竟然有3篇Nature和/Science的文章,但是他仍然落选了,因为他的学术经历和知识结构并不是那个地质系所需要的。这一经历导致了我对“一篇Nature或Science文章半定乾坤”很不认同。但是,我又是被“追求Nature或Science发表”洗礼过的。我在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时见证到,那里的学者把发表Nature或Science文章作为他们的“攀比”指标。我的科学偶像Wallace Broecker一生竟然发表了多达50多篇的Nature或Science文章(包括合作的)。虽然Nature和Science被认为是“Old Boys Clubs”(可译为:既得利益团体的俱乐部),虽然它们的很多文章后来也被证明是Nonsense(胡说八道),但它们的学术信誉却是被长期地和广泛地认可的。他们的文章(特别是述评文章)一直起着引领学术方向的作用,它们的审稿和接受标准都很高。我的结论是:没有必要为了一篇或两篇‘Nature或Science文章’使学者或管理者“大脑充血”(无需过分炫耀),但中国真的是到了辈出“引领科学方向”的国际学术领袖的时候了:出现一批在某个领域“引领风骚地”在Nature或Science不断发表文章的学者。


小结:鼓励SCI,引进IF,提倡Nature和Science发表都是具有长远意义的合理政策,我们无需批评。需要批评的是“过分化”和“简单化”(甚至“粗暴化”)。


三、美国的一流、二流、三流大学分类运行模式似乎可以诊治上述的“正想与反想”

科学研究的评估是一个世界难题。不过,只要一个国家的宏观-中观-微观战略的部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具合理性,社会需求会用竞争的办法给不同级别和不同定向的学术机构“赛出”符合实际的和合理的评估体系的。我这里引用一些美国大学的例子,以说明“既给突破型学者足够自由空间,又能督促其他学者勤奋工作”的办法还是有的。

浙江大学特聘讲座教授(美国杜兰大学讲座教授)李志文曾“牛哄哄地”认为,中国发展一流大学最难的一步:从封闭型三流大学管理模式跳出来。以下的内容摘自李志文的文章《一位华人学者眼中的中外大学》(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EwODAwNg==&mid=206153413&idx=3&sn=e3aac38f63fe3743cafd961c3c2059c9#rd


【三流大学,应该是像美国的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Kansas State University。这些大学有一个共同特性:都是公立大学。公立大学是外行官员管内行学术专家,就是咱们所说的『红管专、外行管内行』。这些外行官员都要找一些『客观标准』来做管理依据,就自然地数字挂帅了。在美国这些大学都是资源较少的州立大学。天下英才有限,到了这些学校,能分到的人才,就微不足道了,数字管理,简单明瞭,成本低廉。用SCI数目来管教授,就如同用考试来管学生,没有太多的实质效果,但管总比不管好


二流大学,应该是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University of Florida,University of Kansas这一类的大学。这些大学由于资源、地缘、历史因素,没法子与一流大学较短长。一流大学的少壮副教授通常是二流大学争聘讲座教授的目标(注:三流大学的强者也时常流向二流大学)。


在顶级大学,谈文章的篇数,是粗俗的行为,会被大家取笑。在那种学校,著作等身、大气磅礴是理所当然。在一流大学,学者们梦昧以求『这辈子』能有『一、两篇』传世之作。但是这个梦是深藏心底,不能公开说的。在二流大学,是公开的说:『想当教授,就得有一、两个全垒打』。二流学校公开招聘讲座教授的时候,基本上看的是品质(即学术质量),不是数量。但是在提升的时候,基本上看的是数量,不是品质。二流大学资源有限,那能养得起这么多能人(即高品质的人)?只要你还努力并听话,时间熬够了,也就能当教授了。


在顶级大学,教授几乎人人有个讲座头衔(endowed chair),这些老爷都是千辛万苦挖过来的。校长的任务不是『管』这些人,而是哄着他们,赔着笑脸,防着他们与别人谈恋爱。校长更重要的任务,是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知道各专业领域的动向,聘请能领导未来20年学术方向的大师。那怎么『管』这些老爷呢?别担心,这些人好管极了。只要你的学校有足够的大师(顶级大学当然是大师如云),他们互相把对方管得贼紧:老子好不容易混到这个江湖名声,我们中间如果出了一个假货,别人对我们的本事产生怀疑,我的数十年修行,岂不被糟蹋了?(注:这是典型的“维护职业声誉”的做法)


有效的市场机能一定要有优生劣败的竞争淘汰机制。美国二流大学以上,都有严格的淘汰机制,就是长聘制度(tenure system)。顶级大学的长聘制度可以说是冷酷无情、惨不忍睹。长聘制度原来是保障教授的言论自由的,经过两百年的演变,成为美国学术最重要的『净化剂』。长聘制度是让最有前途的年轻学者,列入长聘教授的候选人,称为长聘岗(tenure track),成为严格考核与培养的对象。这个考核期,在顶级大学是九年,通过了就是正教授(注:其它大学通常是六年,通过后就是长聘副教授)。】


结语:给所有大学以合理的办学空间和足够的办学自由,学校的发展才可能与社会需求紧密地结合。给大学校长以足够的办学自由,让他(她)把学校办出特色来,办出优势来,办出风格来。这样一来呢,不同的学校就自然而然地服务于社会的不同需求,整个社会就会得到全方位的“高等教育服务”,那样的社会一定是很有活力的。这样一来呢,清华、北大等就有望朝着“国际一流大学”去奔,另外一些比较好的985院校就有望朝着“国际二流大学”去奔,办成和管好更多的“国际三流大学”的任务也很是不轻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985159.html

上一篇:获取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三种驱动力
下一篇:“一带一路”上的一带有点不畅通
收藏 IP: 159.226.133.*| 热度|

25 喻海良 王涛 许仲林 陈辉 胡大伟 LetPub编辑 江克柱 褚昭明 李景果 高峡 杨正瓴 王兴民 翟远征 黄冠星 姚俊强 左宋林 姬扬 刘立 董云伟 方淑波 xlianggg shenlu wgq3867 guhanxian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