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z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zd

博文

抵制“劣质国际杂志”, 提高“较好国内杂志” 精选

已有 16513 次阅读 2015-4-6 16:4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抵制“劣质国际杂志”

提高“较好国内杂志”

冯兆东

2015-04-06


一、  许培扬的建议

许培扬在科学网的博文“大量学术论文应该发表在国内期刊上”(观点评述;2015-04-01)揭露了不少“国际发表”的恶疾。

 

他举出的第一个例子:B出版商在中国大肆敛财B-C出版商每篇论文的版面费1-2万元,如果每种期刊每年发100篇论文,那么每年这个出版社收取的版面费数以亿计!中国人需要评职称,花钱买文章,发文章,市场极大。

 

他举出的第二个例子:P杂志在中国疯狂敛财。P-O杂志每篇按1万美元计算,它挣了多少钱?有的人花好几万美元发一篇文章,有的单位化几十万美元发文章。这些文章真的就那么值钱吗?再次,中国人需要评职称,花钱买文章,发文章。

 

我补充他的第三个例子:一个接受人群不小的国际遥感组织每年召开的国际会议的注册费不低,它出版的一个EI年报的出版费也不低。让我警惕了这个年刊的事:多年前,该EI年刊的文章可以作为某大学博士毕业的“必需论文”。可是当我认真读它时,我发现它的论文根本没有被严肃审稿,甚至连错别字也没有被修正。

 

更多的例子:最近网上曝光了一些疯狂敛财的国际出版商(如hindawi)和垃圾国际会议(我自己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垃圾会议的通知)。当然,伪审稿现象和代发SCI也都是“国际发表”的恶疾。

 

于是,许多人(包括许培扬)建议:遏制"国际发表",激励"国内发表"。他们的批评切中时弊,他们的建议也很中肯。

 

可是问题来了。国内杂志"更好"吗?我认为:只有将国内的出版乱象理顺,只有将国内杂志的质量提高,我们接收许培扬他们建议的时机才会成熟。下面是我对较好国内杂志的批评和期望(特注:我这里不涉及目前在国内大量存在的“只要出钱就可以发表”的杂志,也不涉及在国内大量存在的“为了赚钱而低质发表”的杂志)。


二、  科学必需国际化

由于过去若干年对SCI的被过分重视,中文杂志的质量似乎真的受到了负面影响,一些英文不太好的中国学者的发展被不合理地限制了。但是,SCI带来的中国科学的国际化是不可被否认的。首先,我谈谈我对“科学研究功能”的理解。科学研究有三个功能。第一,理解未知的世界,既满足人类的好奇心,也塑造人类的世界观。第二,为人类的技术进步做理论铺垫。这种功能被越来越重视啦,因为人类对技术进步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啦。第三,在竞争难免的世界里,科学研究很像体育运动,它有“比赛”的成份在里面。以上三个科学研究的功能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国际化。先说说第一个功能吧。我们在写博士论文和科学论文的前言里都需要总结和归纳“你所涉足领域的国际前沿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呢?你首先得理解前人(中国人和外国人)已做好的铺垫和前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吧。再说说二十多年前发生在法国科学界的故事。法国一直在与英国竞争“文化的主导地位”,因而法国人一般都有拒绝讲英文的倾向。二十多年前,法国科学家中的“法粹派”和“国际化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法粹派”倡议:只用法文发表科学文章,拒绝英文,以挽回法国失去的国际影响力。“国际化派”则力促英文发表。结果呢?“法粹派”输了,因为用法文发表的文章没有读者。

 

三、对中国“国际性杂志”的观察

一年多前,为了满足学校对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要求,我的一位学生赶写了一篇英文文章,投给了一份国内出版的英文期刊。一个多月后,我的学生将他的英文稿和审稿意见传给了我,让我替他修改一下(注:我不是该文的合作者)。我看了他的文章和审稿意见之后给我所有的学生传话:希望他们不要向该杂志投稿了!很可惜的是:我既没有读懂他的文章(英文),也没有读懂审稿人的意见(英文),而且我不认为是由于我的英文不好才使得我读不懂。之后,我翻阅了另外三份国内办的地学方面的英文杂志,于是我对国内出版的英文期刊的偏见更深了。

 

我最近在网上看到,美国汤森路透公司发布的最新的期刊引文分析统计报告(2010)表明,《中国科学》系列英文版期刊的SCI影响因子取得重大突破,8种期刊中7个影响因子上升,其中5种期刊超过1。我特别关注了《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它目前的影响因子为1.3左右。但是,我不认为《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取得的认可度是令人满意的。我的理由有以下几条:①中国研究地学问题的科学家总量不小,②中国近年在地球科学方面的研究经费投入不小,③中国在地球科学方面成果的质和量都一直在急速上升,④由于受语言(英文)的限制,许多优秀的成果不能及时地发表在国外的学术期刊上,⑤《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已经是一份有“悠久历史”的科学杂志啦。

 

我想说的是:上述理由都为我们办好一个影响因子更高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创造了条件。我这里举一个我曾经很不看好的国际英文杂志的发展历程的例子。Aeolian Research《风沙研究》是一份由几位并不出众的学者于2009年创办的杂志,它于2010年入选 Web of Science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它目前(2014)的影响因在已经达到2.9左右。我认为,《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没有理由办得不比《Aeolian Research》更好一些。

 

四、在中国办好“国际性杂志”的可能

如前所述,即便是《中国科学》,它取得的认可度也不令人满意(其子刊的影响因子多在1.4以下)。Aeolian Research《风沙研究》的飞速进展可能对我们有启迪作用。它是一份由几位并不出众的学者于2009年创办的杂志,于2010年入选 Web of Scienc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它目前(2014)的影响因已经达到2.9左右。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国际学术刊物都是按同一规律管理和运行的。第一,所有文章的英文水平必须达到该杂志的最低要求,第二,文章的科学水平必须达到该杂志的最低要求。我们主办的英文杂志(包括《中国科学》)的英文都多多少少会有些问题。先不要说那些频繁发表我读不懂的英文文章的杂志,就是《中国科学》的英文仍然没有把好关。我的经历告诉我,《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的英文也仍然没有脱开Chinglish(中国英文)的水准。既然是英文杂志,就一定要追求“彻底英文化”,那样才能让“已经被英文化”了的读者感到亲近和舒畅,因此它的影响力也会上升。至于第二条(即:科学水平必须达到该杂志的最低要求),要达到的难度更小。我上面已经陈述了五条理由来说明:我们办好一个影响因子更高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是有条件的。当然,为了把好“科学质量关”,它应该严防有“私货”进入(这在目前的社会氛围下并不容易)。谨记:只要有低于标准的“私货”进入,这个杂志的学术声誉就会受到“夸大的”负面影响(“一只老鼠祸害了一锅汤”就是这个意思)。

 

五、在中国办好“国际性杂志”的障碍

不过,我认为《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的进展比《Aeolian Research》进展更慢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以“官本位”文化为主线的办杂志的理念和管理方式有问题。西方的许多杂志的成功主要靠“个人责任制”或“主编声誉制”来维持。也就是说,一个杂志的声誉并不是靠它的“编辑委员会”的级别和阵势来维持的,而是靠“主编”的亲自主编来维持的。“主编”并不一定是著名学者,但他(她)一定是在英语方面和杂志主题的专业方面(如地球科学)有“被同行认可的经验”。一旦当了“主编”,他(她)一定会将编辑好杂志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去追求。也正是为了维护和提升杂志的声誉和“主编”自己的声誉,“主编”一定会关注每一篇提交到该杂志的文章!


在中国呢?一个包括几乎所有该领域名人的“编辑委员会”便是最显眼的特点。例如,我数出了80位《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的中国编委和20位外国编委。我也关注了《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s》,它有41名编辑委员会成员(Editorial Board)和35名科学编辑(Scientific Editors)。为什么我们主办的国际性杂志的进展很慢呢?因为它们的“主编”和“副主编”大多是“官员型学者”或“学者型官员”。他(她)们要么职业水准不够(或英文不好,或在与杂志主题有关的专业方面不很在行,或缺乏英文发表经验),要么在时间上不够投入(因为“主编”和“副主编”大多是行政事务缠身的大忙人)。总之,我们应该聘请那些在英语方面和杂志主题的专业方面有“被同行认可的经验”的人来做我们的英文杂志的“主编”。而且,“主编”一定要主编,坚决和彻底地“取缔”目前盛行的官员型“主编”靠奴役别人的劳动来维持他(她)自己光环的做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880297.html

上一篇:几个“学雷锋”事件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全球变暖的科学与政治:我们的信心有多大?
收藏 IP: 117.146.17.*| 热度|

55 王随继 陈志刚 李伟钢 喻海良 冯永忠 任胜利 李建国 麻庭光 贺海龙 唐旭 刘四义 李天成 陈万浩 廖晓琳 许培扬 黄永义 赵斌 姚俊强 任国玉 彭翔 常顺利 王善勇 蒋大和 陈建刚 曾荣昌 吕洪波 刘军胜 何学锋 徐剑 闫宏伟 蓝贤勇 胡方云 陈启佳 汪晓军 董侠 韦玉程 王澄海 高建国 孟浩 王晓文 张芳 潘竟虎 杨洪强 褚昭明 蔡宁 林中祥 陈齐风 方淑波 shuxuewangzi zhouguanghui Wanmingfu wou yangchunhua03 dulizhi95 xch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