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宁事件:过去算异常,现在趋正常
冯兆东
2017-05-12
0. 本不想说啥的。
刚来到新单位,既要尽快捡起新任务,还得圆满地完成“原单位”的未尽任务。看着那么多关于颜宁的议论,我又有点憋不住啦。
1. 欧美的学者交流早就常规化的。
君不见,不少的欧洲科学家在美国的大学任教时获得了诺贝尔奖。获奖者介绍直白地说:xxx是yyy藉,在美国zzz大学任教,因某某成就而获奖。这种例子很多很多,从来没有见到yyy国的学者或新闻人或政治家去对xxx说三道四的。
2. 过去呢,只有美国学者来中国任教的份儿。
过去呢,不仅哈佛的教授很受中国大学欢迎和热捧,而且美国毕业的博士也蛮吃香的(本人也曾为此“貌似地”吃香过呢)。近几年,在科学院工作的和中国高校长期工作的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越来越多,其中也不乏“世界的优秀者”。我们也没有听到他们的母国同行“批评”他们呀。
3. 现在呢,中国学者也可以去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任教啦。
3-1. 一九八十年代,有些去美国做访问学者的“在国内已获博士学位者”,为了留在美国而在美国再读一个博士学位。确实,当时的中国教授住着筒子楼,而去美国的年轻留学生可以住到6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我自己就住过的)。
3-2. 到了上世纪末尾和本世纪刚开始,几乎没有一个政府派去的访问学者愿意“转换身份”去攻读博士学位了(即便他只有硕士学位)。我问道:您还年轻,为什么不再去读博士呢?他(她)答道:不划算了,我在国内过得也不算差呀。
3-3. 到了二十一世纪初,不仅成批的“留学博士”回国就职,而且不少的“西方博士”也来中国就职。这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4. 以后呢,土生土长的中国学者在美国大学任教会是常态的。
4.1. 好几年前,我就见到“北大博士”和“清华博士”在美国三流大学应聘成功的例子。后来呢,“土博士”开始在美国的二流大学应聘成功。这不,颜宁算是“中国教授”被美国一流大学“挖走”的例子啦(且:颜宁不是“土博士”)。以后呢(马上),就有“中国的土博士”被美国的一流大学挖走的例子啦。
4.2. 如果一切按“常态”发展,更多的颜宁会去美国任教的,也正如更多的西方的“诺奖级教授”来中国任教一样。没有什么大惊小怪。这些事(西方学者来中国或中国学者去美国),只要符合“国家的法律”,只要遵循“就职单位的合同约定”,就OKAY了。它们(来中国或去美国)既不是政治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