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篇论文被撤稿,不能只打作者的屁股
姜文来
针对107篇中国论文被撤稿一事,科技部牵头会同中国科协、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等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制定了彻查处理工作方案,在现行法律法规等的框架内提出了统一的处理规则,组织涉事论文作者所在单位从行政调查和学术评议两条线,实事求是对论文质量、论文署名情况、撰写发表过程、代写代投第三方机构情况、论文使用情况等开展彻查,基本查清了撤稿论文的情况,为下一步开展处理打下扎实的基础。(6月15日《人民日报》)
107篇论文被集体撤稿,在世界科技史实属罕见,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给中国科技人员抹了黑,有损于中国科技整体形象。科技部牵头对此进行详细调查,体现了国家对此问题的重视,也体现了对论文作者慎重处理的科学态度,值得肯定。根据调查结果,对论文作者进行必要的处理,也在情理之中,广大科技人员也会积极支持。
造假者固然犯有不可饶恕的错误,其不正确的科学精神值得深度批判,不值得同情,但将造假的板子只打在造假论文作者的屁股上,只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不了中国论文集体造假的根本问题。一个人论文造假是个人问题,如果集体论文造假,就不只是个人问题,一定是制度上出了问题,必须从制度上彻底挖论文造假的根,才能避免集体论文造假的丑剧再次发生。
分析论文集体造假的原因,从个体上分析理由很多,但综合地来看,是论文导向的科研评价制度出了问题。评价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是否能评上高级职称,论文是“硬杠杠”,只评论文论英雄的评价导向将科研人员逼向发表论文的独木桥,没有论文,就没有一切,有了论文,金钱、职称甚至高官接踵而来,对科研人员当然有致命的杀伤力。有能力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走正道发表论文,没有能力者就会走“歪门邪道”获取正常上升的空间或者利益。这次107篇论文被集体撤稿,集中在医学,作者大部分是工作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很辛苦,每天教学、治病救人,还要养家糊口,照顾年迈的老人或者幼小的孩子,每一天都折腾得筋疲力尽,可在评职定称的时候,平时的工作内容根本不占分量,硬通货原来是论文,怎么办?职称不能不上,评不上在家没有地位,在外没有面子,在收入等方面受影响,只好冒天下之不韪走造假之路。这样类似的现象在高校也普遍存在,你课教授的再好,再受学生的好评,但你没有论文等科研成果,想评上教授难上加难,只好做一辈子讲师或者副教授是现实;即便你的课讲授得不好,不受学生欢迎,但你有过硬的论文做后盾,教授的职衔会早早地落在你的头上,所以高校副教授以下的教师压力很大,好多教师讲课是副业,准备发表论文才是主业。科研评价制度是指挥棒,他出现了问题,必然会出现奇葩的现象。
非常高兴的是,科技部、中国科协、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会将以此次撤稿事件为契机,深化科研评价制度改革,强化以品德、能力、贡献力为核心的人才评价导向,更好发挥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改革以论文为主的科研评价制度攸关中国科研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改革,为中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扫除障碍。
107篇被撤稿论文的作者屁股要打,更应该铲除集体造假的土壤,重打不合理的科研评价制度、科研监管制度的屁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