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仲绩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j6189

博文

工业软件的前世后生

已有 2685 次阅读 2019-12-30 13:47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IMG_20190703_1011312.jpg

最近一段时间,常能看到叶文龙在云游四方、大快朵颐的晒照,不亦乐乎;也时常听到叶澔在异国他乡工作、学习的点滴讯息……叶文龙原先是与华伯浩一起搞数值求解器的,叶澔团队主持国家攻关项目时搞的数据库。记得关于数值求解的研究还出过了一本书,在我手里那就是一本教科书级的圣经;叶澔的关系式数据分析系统RDAS也是在比较了当时主流软件、风靡一时的dBase后,对其敬佩不已……

在大学最后几年时间里,接触了有限元方法,踏上社会后,有机会尝试着去读一些程序、编一些程序,也用了一些商业软件。因为以往有过一些工程机械加工制造、设计的经历,总觉的围绕着工程机械的整个过程,工业软件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E,在当时的设计条件下确实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而计算机辅助设计,不仅仅依赖于核心算法和底层技术,还得在数值求解方法理论上有所相助相辅才能相得益彰,所以对叶文龙他们多了一份留意和兴趣;读过JIFEX的BANK后,对其以时间换空间的构思由衷感叹,以后听钟万勰先生说起构建“工程数据库”的设想,更是认可,所以也对叶澔团队的RDAS多了一份关注,想象着能有朝一日将其外延,作为一环应用在工业软件集成系统中。

工业软件有许多环节,如研发设计、生产调度控制、业务管理,以及运营维护等都同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个环节都缺一不可。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其中的数据模型不仅要包含研发设计的物理模型、生产调度控制、业务管理,以及运营维护类,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前端自动实时远程数据采集成为可能,能够为数值仿真分析软件提供实时动态检测、大概率事件的分析依据。所以,数据的兼容性和传递性,不仅贯穿每个环节其中,还将打破传统的和数字化的界限。以后认真尝试着去实现了工程机械数据实时远程传送、采集、分析,当取得被认可的那一刻,那时候,更加思念关系式数据分析系统RDAS已经黯然离去,尽然没有给后人留下可以继续发展的“一亩三分地”。

如今,工业软件又常被人提及,还提出了要“弯道超车”的口号。“超车”精神固然可嘉,然而常识却告诉我们,注意!前方有“熊出没”! 没有夯实扎实的基础,“翻车”是必然,“超车”则是偶然。如今在工业软件的不同领域,国内外软件的市场占有比相差悬殊,软件成熟度相差悬殊,行业认可率相差悬殊。显现的差距,不是踩一脚油门就可以的。就目前商业软件间的比拼而言,更多表现的是细节上的改进和体验,还少有独到的创新可鉴,主要的还是工作量的付出。除了鲜见的与工业软件相关的自主理论算法,至今都没有很大的商业铺开和实践突破:基于模拟关系的计算力学辛理论体系和数值方法尚未全面应用,流体领域的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已经被商业化后垄断了市场,基于度量设计的四边形网格生成Ricciflow方法还正在酝酿之中……

软件是工具,研究工具的过程就是工业化的过程,能依托一个行业或一个领域,深耕技术工业标准,挖透试验数据,客观上帮助其迭代产品,同时也就成就了软件的市场生态。诸如,中国的高铁虽然自成一体,然而问题同样存在,如能把《铁路高速列车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之类所列出的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问题,逐一提供服务和制造,逐一经过实践和试验,积累和磨合起来的解决方案,其集成软件系统作为工具无疑就是这个行业的核心技术,基本就可占得一席之地。当然,核心技术不能拱手予人,那么其具有共性技术的成果就无疑形成了一道具有坚固“护城河“的市场生态。据我所知,从”运十“开始,几乎每个关乎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项目中都有上千的软件、程序涌现,互相在设计、应用、修改、实践的参与者间磨合,然而直到项目的功成身退,都鲜见其积累成商品的,更未见能脱颖而出在市场上占得一席的。

解决某个具体小问题时可能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智力,而日趋完善的系统则取决于市场的生态。从“生态”的角度看,个人或几个人的小公司很难开发出成熟的商业软件和系统,况且,如今面对的是70亿人的竞争,其技术、市场和销售如不能有很大的颠覆性创新,加上资本的不断并购会使得“小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艰辛。

工业软件只是一个普及推广凝聚着智慧和知识的工具,并非不可替代,一切都取决于人们对工程技术、市场价值和营销策略的考量。年内去了一次俄罗斯,当站在莫斯科大学前,心里所向其致敬的,就是这些雄厚的数学理论优势和坚实的力学功底,造就了世界上一支强大的航空航天队伍,而同样,没有令人瞩目的工业软件体系,未能使得阳光普照大地,整个国民经济并没有如同军工产业那样,至今表现平平。

如今,企业家的生存压力迫使去追逐眼前的商业利益;技术人员忙于应付眼前的产品服务;高等院校的研究人员侧重SCI类的考核,难以进行非“短平快“项目研究……工业软件在其中艰难的前行。没有成熟的工业软件,产品设计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反应在市场上就必然呈现出整体的产品层次缺乏竞争能力。重提工业软件建设,还得基于前车之鉴,”弯道超车“不可行,基础不稳时会有危险;”产业辅佐“势在必行,资源是有限的,给政策营造环境,比简单的给钱更有后劲。

可行的是,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成熟完备的工业生产体系,还将建设与其相匹配的知识配套体系,与之足够大的承载体量,同样是一个软件体系生存、发展的源泉。所以,正视工业软件的未来,敢于直面的是:依托一个行业或一个领域,深耕技术工业标准,挖透试验数据,帮其迭代产品,成就自我软件生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85605-1212039.html

上一篇:那一片绿洲
下一篇:朝夕之间
收藏 IP: 183.193.115.*| 热度|

2 郑永军 戎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