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qhwy1234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qhwy12345

博文

[转载]知青历史:她改变了8000万知青的命运

已有 3964 次阅读 2021-9-16 15:27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知情历史:她改变了8000万知青的命运

来源 https://www.sohu.com/a/461306600_121001134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于是大量城市知识青年大规模地离开城市到农村定居并参加劳动,这一群体便有了一个特殊的名称“知青”。

在这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中,先后共有8000多万知识青年参与进来。他们大都是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他们怀着对广大农村的热情和憧憬,在农村这片热土上奋发作为贡献自己的力量。

1978年,国家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并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业问题,于是大部分知识青年陆续返回到了城市。

可是国家在为他们安排工作的时候,却并不是一帆风顺遇到了很多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影响着8000多万知识青年的合法权益。

就在知青为此愤愤不平投告无门的情形之下,一个女人改变了他们的命运,那么到底是什么问题对这些知识青年如此困扰,这个女人又是谁呢?

她叫萧芸

这个女人的名字叫萧芸,1949年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湖南大学的高材生,后来担任常德农校任校长。而母亲则是长沙周南女校的才女,满腹才情的才女成为了一名教师育人子弟。

萧芸自小便遗传了父母的优秀基因并接受教育,1957年,她的父亲被打成“右派”接受劳教,1965年她响应国家的号召报名参加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离开了城市来到了湖南湘潭县的一个小镇,满怀热忱的她决定在农村这片热土上一展才华和抱负。

虽然萧芸生长在书香门第没有从事过体力劳动,但是她却从不甘人后非常能吃苦得到了当地人民的一致好评。

1968年,萧芸所在的知青茶场解散了,她却选择了条件更加艰苦,地理位置更加偏远的老虎岩生产队插队,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奉献给了农村。

在那里,萧芸在那里遇见了一生挚爱李开彦,李开彦是当地大队支书的弟弟,他打心眼里喜欢这个满腹才华的知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对萧芸关爱有加。

萧芸面对李开彦的频频示好,也对眼前这个踏实肯干的小伙子动心,很快二人便坠入爱河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过上了简单而平凡的生活。

知青返乡的人生难题

萧芸原以为她将这样在农村扎根过一辈子,1979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知识青年的返城热潮,无数像萧芸一样在农村组建家庭的知识青年离开了农村重新回到了城市。

萧芸也就此结束了14年的知青生涯回到了城市,众所周知这些知识青年离开了农村有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前景。但是,此时的他们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来,他们回城之后将要面临很多难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牵动着所有知识青年的心,那就是在为他们安排工作的时候,他们将一切归零重新开始,甚至他们在农村奋斗十几年的农龄也不被计入工龄,全部记为零。

在那个时候,工龄关系着工资级别、住房分配,以及福利待遇等方方面面,而这个政策完全无视这些知识青年为农村建设所作出的贡献!

他们将大好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农村却没有得到任何的肯定,任谁也高兴不起来,难道这十几年的辛勤耕耘就这样被一笔勾销了吗?

虽然大家都感到不公平但是却没人敢反抗,只能发发牢骚,寄希望于一位“侠义之士”能够挺身而出为他们讨回公道。

“女侠”萧芸挺身而出

1982年,有一些知识青年找到萧芸,他们知道萧芸的文笔好便请求萧芸给政府写一封请愿书,希望政府能够考虑他们为农村所做的贡献,将他们上下下乡的农龄计入工龄。

萧芸也是一直被这些问题所困扰,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义无反顾地写了一封请愿书说出了8000万知识青年的心声,提出了共同的诉求,这封信被后人称之为“知青福音书”。

萧芸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她向丈夫交代好后事:“如果我遭遇了不测,可以主动提出离婚,不能因为我牵连到咱们家”。

可是就在信写好需要大家签名然后将信寄出去的时候,那些答应签字的人却退缩了。事已至此,她也只能放手一搏了,于是只有萧芸一人签署了自己的姓名,并将信寄给了报社。

这封信几经周折终于到达了领导的手中,有关部门对这封承载着8000万知识青年心声的信非常重视并做了重要批示。

1988年,中央下发了明确规定知识青年下放农村劳动期间的农龄一律算作工龄的文件,从此,8000万知识青年的命运被改写。

结语

是萧芸敢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维护了全体知识青年的合法权益。也正是由于她的这种精神让她名声大噪,她在知青的眼中,就是“女侠”!

下面即是该信:

各位领导:

我们都是1964年至1968年下乡、1978年至1979年回城的知识青年。奔赴广阔新天地的热烈场面历历在目,青春热血在胸膛里升腾的情景记忆犹新。在农村,我们日复日、年复年,泥水里滚,汗水里泡,一干就是十多年(最长农龄达15年)。在党的政策召唤下,我们流着热泪回到“娘家”。

 

作为社会历史的一朵浪花,“上山下乡”成为了过去,并即将被遗忘。但作为我们这些亲历者对自己的不寻常历史却是铭心刻骨的,因为我们把人生最美好的一段献给了她,我们并不是什么牺牲品,也不是碌碌无为的庸人,犹如将军回首戎马生涯一样,我们常常回味那不寻常的“蹉跎岁月”,在国家机构几乎瘫痪、生产停顿的动乱时期,我们8000万知青在农村,在边疆,自食其力(不与城里同胞争饭吃,争穿用),身居茅棚(不与城里同胞争房住),荷锄掮担(不与城里同胞争饭碗)。粮棉油里,我们曾经洒下了多少汗水?这对当时国家经济状况的平衡、社会秩序的稳定应当说是有积极作用的。若不如此,国家又会是何模样?这些看不见的、因而不被人重视的贡献,不应当随着历史的推移而被抹杀。

 

令人费解的是,在城里,复员军人的军龄算工龄,家属、闲散劳力转正前的合同期、临时期算工龄,而作为有组织、有号召、有计划的上山下乡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下乡知识青年的“农龄”却被一笔勾销了,这点我们无法理解,也不能忍受。

 

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最后回城的我们这些知青,几乎都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干在农村的老实人,中国有句俗语:“不使老实人吃亏。”我们希望,国家在调整低工资、制订工资改革制度的时候,能考虑到我们的客观情况和实际困难,能在国家财政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我们的经济地位,使我们能和全国人民一道富起来,不至于永居“第三世界”。更重要的是,要使“下乡吃大亏”论无立足之地。我们真诚地希望,我们微弱的呼声能唤回国家领导传送的“福音”。

 

此致

崇高的敬意

湖南省部分老知青

执笔人:株洲市湘江机器厂南华幼儿园萧芸

1982.10.7


此信解决了8000万知情的工龄问题,成为知情历史的一部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84431-1304463.html

上一篇:[转载]达尔文等如何衬托孟德尔的天才
下一篇:2021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探索再探索
收藏 IP: 111.33.25.*|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