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qhwy1234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qhwy12345

博文

灵感是最好的原创资源

已有 2694 次阅读 2019-7-2 11:0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灵感是最好的原创资源

灵感是人们大脑中突然产生的新想法。任何正常人都可能产生灵感,只是水平有高低不同,但并无性质的差别。灵感最公平,无论是贫民百姓还是权贵富翁,无论知识渊博的科学家还是大字不识的文盲都会产生灵感。灵感最廉价,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只需要脑子转一转就可以得到了。灵感最宝贵,一旦实现有时又可以带来巨大价值。灵感客观存在又无影无踪。

1.      灵感随处可见

灵感是客观现象,日常生活中,灵感无处不在随时随地都可以产生。有一篇报道《擦鞋仔刘志平的创富经历》:“刘志平说干擦鞋是一个偶然的事情触发了灵感。2002年7月的一天,他坐在广州路边的擦鞋。突然城管来了,擦鞋人抱起箱子就跑,这使他萌生了开擦鞋店的念头”。《西游记》片头曲许镜清说其灵感来自农民工敲饭盒。“1982年许镜清接到为《西游记》写片头曲任务。连续两三天一笔也写不出来。一天中午两三个农民工敲着饭盒哼唱着从他的窗前经过。当当叮当,当当叮当,一种强有力的节奏恍若孙悟空挥动金箍棒的万钧力量瞬间在他的脑海中怦然而出。《西游记》开头音乐有了,他兴奋得直拍桌子”。马云在马来西亚演讲时称,他创造阿里巴巴的灵感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MSC)。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讲了一个小故事:“最初蒸汽机运作时,常要雇一男孩在活塞上下或升降时打开或关闭汽锅与汽缸之间的通道。后来,有个贪玩的孩子发现,用绳子将开闭该通道的活门把手系在机器的另一部分上,活门就随之自动开合”。 这样,蒸汽机最大的改进就由一个偷懒的小孩的灵机一动发明出来了。

       2. 灵感是最好的原创资源

在科学研究上,灵感是最好的原创资源。大多数灵感产生的科研课题都是原创性的,这方面的例子非常多。屠呦呦看到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启发了屠呦呦应用乙醚冷提取青蒿,其抑制疟原虫效率100%,最终发现青蒿素。1961年袁隆平看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子,由此想到天然杂交水稻高产,经过艰苦努力最终研究出了杂交水稻。不仅我国,外国的例子更多。1922年加拿大医生班廷“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结石阻塞胰管引发的病变:胰腺中除胰岛之外全部细胞都萎缩了,但结石患者却没有患上糖尿病。于是班廷推想若结扎动物胰管,而产生的胰腺的细胞萎缩,而胰岛细胞不受影响,提取胰岛素注射动物可以治疗糖尿病”。凯库勒悟出苯分子环状结构,据说灵感来自于一个梦。“那是一天夜晚,他在书房打瞌睡,眼前突然出现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见一蛇衔住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他像触电般地猛然醒来整理出苯的环状结构,成功解决了化学上最重要的难题”。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 袁隆平说:“灵感是知识、经验、追求、思索与智慧综合在一起而升华了的产物”。灵感是一种重要的科研资源。

灵感具有以下特点:①常常出现在奇特、重大、危机之时②长期思考后可以突然出现③具有突发性偶然性随机性④是跳跃性新想法⑤稍纵即逝。鉴于灵感的特点,可以将灵感看作科学研究有价值的原创资源。灵感稍纵即逝,灵感来得快也消失得快。因此,应该不失时机抓住灵感。

科学灵感的产生不需要任何花费,但要实现灵感目标往往就需要一定的投入和条件,需要经费需要各种设备。少数人抓住了灵感,实现了原始创新,对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大多数科研者由于条件所限而不得不放弃灵感,真不知有多少科学技术重大发现的灵感胎死腹中了。这是个人的不幸更是国家的不幸。

2017年我国的R&D人员8705万人,位居全球第一。每人一个灵感,就是8705万个灵感!只要实现万分之一的灵感,就是8705个原创!可惜的是连万分之一都实现不了!我国大量的原创资源被白白浪费掉了!

灵感是最好的原创资源,是宝贵的创新之源。我国拥有最大的科研灵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国应该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每个科研工作人员大脑中产生的灵感资源,国家自然基金可以设立一个灵感性原创专项,如此可以把灵感转化为重大原创。国家应该给灵感以激励和奖励,如此一来,科研工作人员参加创新的积极性必然会被极大地激发,必定会激发出更多的灵感。

重原创必重灵感,抓原创必抓灵感。而抓灵感又是一个切实可行又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如果狠抓灵感,则我国的原始创新必然会大幅度地增加!我国的科研原创大量增长,既是我国之幸,也是人类之幸。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84431-1187740.html

上一篇:[转载]丁肇中5分钟游说,让阿尔法磁谱仪“一步登天”
下一篇:基础研究不必思考“你课题的意义是什么”
收藏 IP: 118.29.245.*| 热度|

14 檀成龙 代恒伟 郑永军 尤明庆 王安良 季丹 孙颉 朱志敏 晏成和 崔锦华 王林平 王俊杰 高友鹤 马德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2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