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qhwy1234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qhwy12345

博文

跟踪跟不出诺奖―2016诺贝尔奖反思

已有 7742 次阅读 2016-10-4 10:1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2016年诺贝尔奖首奖揭晓,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夺冠。似乎我国科学界有一种戏言:日本得不到诺贝尔奖是新闻,我国得到诺贝尔奖是新闻。言下之意:日本获得诺贝尔奖是意料之中,而我国获得诺贝尔奖却是意料之外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天壤之别?我国的科研哪里出了问题?如何改变?很值得我们反思。

19862月我国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至今刚好3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能够代表我国的科研状况,让我们看一看其资助的科研项目的情况。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查询,时间选择1986-2015,

在项目名称中输入信号通路”,共 10742 条查询结果,累计金额:503,704.3 万元;在项目名称中输入凋亡 共 9379 条查询结果,累计金额:371,397.4 万元;在项目名称中输入“miRNA”, 2502 条查询结果,累计金额:121,568.2 万元;在项目名称中输入“ 自噬,共 1360 条查询结果,累计金额:67,854.6 万元

在项目名称中输入 原创性研究 167 条查询结果,累计金额:11,731.6 万元

――――――

   从上面资助项目可以看出,信号通路资助50多亿元,凋亡资助30多亿元。数十亿数十亿的资金资助了跟踪研究,却只有区区的一亿多资助原创性研究。需要说明的是标书中提到了“原创性研究”,实际上大多数也不是真的原创性研究。从资助数目上看,大概有40多万个课题是跟踪项目,只有100多个课题是原创性研究。原创性研究的资助率不到跟踪研究的万分之五。绝大多数的资助项目都是跟踪研究,真正的原创性研究实在太少太少。对于科学研究,跟踪很容易,容易到一个大学毕业生读上几篇论文就足可以比葫芦画瓢的去进行实验而不断发表论文“出成果”。原创却非常难,难到博士毕业后工作多年也可能不断失败,多年才发一篇论文。甚至最终一无所获,一篇论文也发不了。但科学研究不同于体育比赛,只有冠军没有亚军。因此,尽管跟踪研究很容易,但却没有多少意义,原创很难但却意义重大。问题出在我们的科研机制只给那些发了论文的奖励和晋升,论文多奖励多晋升快,论文少奖励少晋升慢,没有论文一分不奖。而跟踪研究又很容易出论文出多论文,恰恰能够满足这种奖励和晋升制度。原创性研究却很难出论文,特别是难以大量出论文。由于论文与考核挂钩,这些原创研究者不但得不到奖励,还要面临考核不及格的惩罚!如此颠倒奖惩的科研机制,只要不是傻子,谁会去搞原创,而不搞跟踪?

我国五十年代出了汤非凡教授的沙眼衣原体,六十年代出了陈中伟院士的断肢再植,七十年代出了屠呦呦教授的青蒿素、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张婷栋教授的三氧化二砷。1986年出了王振义院士的全反式维甲酸。自1986年至今30年,好像很难找到这样的影响深远的重大发现了。今天,我们的科研人数是世界第一,我们的科研经费是世界第二。可是我们的重大科研成果却不是世界第一,也不是第二,甚至连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也数不上。投入的钱越来越多,从事的人员越来越多,而重大发现却越来越少。似乎我们的科学研究越来越差了,似乎今不如昔了。如果我国不改变我们的科学研究现状,恐怕我国与世界科研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我们确实应该对此进行反思和改变啊。为了提升我国的科研能力,我们确实需要转变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方向,不能再大把大把的资助跟踪项目了,应该多资助原创性研究。    

   跟踪做的再好,跟踪做的再多,也得不到诺奖。做原创才是正道。原创很容易失败,但失败了也很有意义,而成功了意义更大;跟踪很容易成功,但成功了也意义不大,而失败了更没意义;科学研究,宁肯原创,绝不跟踪。诚如此,则大量诺贝尔奖就会找上门来了!




2016年诺贝尔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84431-1006618.html

上一篇:如何确保孟德尔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
下一篇:观念落后是科研落后的根本原因
收藏 IP: 222.36.117.*| 热度|

21 梁洪泽 王涛 叶建军 黄荣彬 戴德昌 张文军 王洪吉 魏焱明 周志刚 宁利中 梁红斌 李天成 曾杰 苏光松 韦玉程 王毅翔 loyalSciencefan xlianggg kxds brns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