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fotainment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fotainment I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博文

挣不到工分的国际论文合作 精选

已有 13158 次阅读 2020-8-14 17:21 |个人分类:论文心得|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疫情期间我收到利兹大学的Elisabetta Adami博士发来的一封邀请邮件,她想联合世界各地的符号学研究者发起一个项目,探讨疫情给我们的沟通带来的改变。例如,对于西方人来说,曾经拥抱和kiss是非常basic的人际交往行为,而疫情期间不能再抱了。面部表情是我们谈话中很重要的意义传达资源,却被口罩给遮住了。这些看起来很琐碎、很不值得一提的细节给我们的社交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而相关的经济、教育和政治等各方各面也发生了改变。这些变化对人文社科的研究者来说是不能视而不见的。
项目名为PanMeMic是Pandemic Meaning Making of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的缩写,其中的Me和Mic也暗含为每一位参与者提供一个麦克风,使得声音被更多的人听到。中文名称为“疫有所思”。项目网站(https://panmemic.hypotheses.org/ )为公众提供一个平台,记录、分享和交流我们每一个人在疫情中所体验的沟通交流方式的改变。利用这个公益项目平台,我们将日常生活与学术思考融于一体,记录、反思和评估这些变化,并探讨这些变化对未来的影响。项目旨在打破学术与民间的壁垒,鼓励非学术人士参与,只要在Facebook, 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将与疫情相关的分享和记录打上标签#PanMeMic即可参与。项目组成员是世界各地的符号学研究领域的年轻学者。加入以后我才发现团队成员基本都是非常passionate和devoted的人,我也可以很devoted,感觉自己passion已所剩无多。现在很多项目组成员已经在网站上分享了他们非常有洞见的思考,比如

图片.png



图片.png

https://panmemic.hypotheses.org/ 

项目于5月初启动,发起人Adami博士在网站发布了她对疫情带来的沟通变化的一些个人看法:How, where and who will we meet and hug again? And why this matters(https://panmemic.hypotheses.org/114 ),认为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发生变化:1)人们的再规约过程(re-disciplining process);2)对媒体的依赖程度以及使用状况的变化(level and changes in mediation);3)符号资源可供性的变化 (changes in semiotic affordances);4)社交互动秩序的变化(re-setting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interaction order)。这些疫情驱动的社交变化导致人们关于社交和社会运作机制的认知以及相关政策的变化。我觉得非常insightful,向领导请示,请她在我们中心做一个讲座。6月中她做了一个在线讲座,讲座反应特别好,第二周她又在UCL做了个同样的在线讲座。团队和听众都觉得她这些东西应该变成一个citable的reference,虽然放在网上也是citable,但在现有学术体系下太不正式了。于是我们开始了团队论文。
合作过程是痛并快乐着的。项目组中有12个人想参与合作,但这12个人在不同的时区,有一次为了brainstorm,我们商量线上会议时间,发现没有一个时间是可以符合所有人的正常作息的。最后选择了伦敦时间的中午,但在新西兰的就是深夜十二点,而在美国的就是凌晨六点。我们用了微软的TEAM,它能使用word的track changes和comments。对团队写作来说,非常好用。唯一的缺点是不能在线选择显示清稿,这对于修改幅度大的稿子来说是很崩溃的。必须下载到本地才能用word显示清稿,而我的好几次修改就没有办法再同步到网上,我还没功夫搞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初稿就是Adami放在网站上的那个reflection,她根据两次讲座又稍稍修改了一下。刚开始我们都是扮演reviewer的角色,大家估计平时都是评审狠手,每个人都很犀利地把问题指出来,Adami说,你们都是author,觉得有问题的就改,不要等我改。大家才从reviewer角色转为author。在修改的时候,有人委婉犀利,有人直接犀利,但那种碰撞带来的刺激非常过瘾。于我而言,经历了疫情的写作空白期,有那么一段时间每天打开电脑就看到满屏的new ideas,让我有种回到读博那会的感觉。

在商量该投什么杂志的时候,也是意见各异,有人要投顶刊,有人要open access。最终一致同意open access,主要考虑到时效和开源。在署名上大家也意见各异,有人建议参照The New London Group, 用群体名称,The PanMeMic Group;但也有人觉得Adami作为主要贡献者不应被被匿名为一个群体。最后决定用参与者名字,作者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名。每个人的投入和贡献其实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时间所限,有的能力所限。但大家一直都没有怠工,每个人都清楚告诉其他人,什么时候她/他可以做什么事情。没有人在意作者排名,大家就是一心把一件事情做好的这种合作体验非常奢侈。
论文发在Working Papers in Urban Language and Literacies,这是King's College London的Ben Rampton负责的一个期刊,他给项目和稿件提供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议。有人说这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论文,但也有人说这不能不算一篇传统意义上的论文。我觉得,你喜欢就好。确实很多论点有待论证,但里面的insights会让你觉得你花的阅读时间是值得的。

Adami, E., Al Zidjaly, N., Canale, G., Djonov, E., Ghiasian, M. S., Gualberto, C., . . . Zhang, Y. (2020). PanMeMic Manifesto: Making meaning in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the future of social interaction. Working Papers in Urban Language & Literacies. https://panmemic.hypotheses.org/762 

Abstract

This manifesto stems from a transmedia initiative for collective research designed to shape – from the bottom-up – a socially responsive and responsible culture of inquiry, in observing, recording, sharing and reflecting on the changes to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caused by the COVID-19 crisis and their enduring effects post-pandemic. The objectives of the manifesto are (a) to identify key changes in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practices during and after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b) to offer a blueprint for an innovative methodology involving academics and non-academics in collective research into these and any future changes to the communication landscape across different socio-cultural contexts. The manifesto presents: (1) the factors that make changes in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topical for research; (2) the coordinates of these changes; (3) questions that these changes raise; (4) a proposal for a methodology that complements established research methods to understand these changes; and (5) preliminary data on the activities that the research collective PanMeMic has conducted in its first two months of existence.

全文在这:

wp273_adami_et_al_on_behalf_of_the_panme.pdf



国内我们设了微信公号“疫有所思”(https://mp.weixin.qq.com/s/cxW0CiT1dK-4GN08OrjfHQ ),也设了“疫有所思”的微博号,但遗憾的是我个人精力有限,三名硕士生很给力,但毕竟年轻,很多事情都需要手把手地教,比我自己做要费时间多了,所以只是做了几个推文,基本属于运营不当的感觉。我预设的理想状态是:1)公号能及时把项目成员在网站上的分享用汉语做一个简介,推送,让更多人去了解这些还没有变成学术论文却已经很有深度的思考;2)将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好玩的分享和讨论做推文介绍,或者在微博上介绍;3)项目在中文的社交媒体上也能像Facebook和Twitter等一样对非专业人士有吸引力,有分享有讨论。更理想的状态是中文社交媒体上的分享和讨论能被介绍到英文社交媒体,enrich一下他们的讨论,因为很多文化差异是明显的。但这些其实已经算运营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我们是没有经费,所能得到的回报于老师与学生都是没有工分的,所以我都不好意思开口叫人一起干活。但参与于个人成长来说,肯定是值得的,因为人的很多能力都是在做事情中发展起来的,跟做的事情是否有物质回报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有热血青年想出一份力的请联系我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9982-1246374.html

上一篇:富布赖特学者的浴巾问题
下一篇:论文如何能不水?
收藏 IP: 223.73.120.*| 热度|

33 武夷山 郑永军 梁洪泽 马臻 杨正瓴 张士宏 黄永义 许培扬 李万峰 刘明超 李毅伟 冯大诚 黄河宁 刘全生 孙颉 李学宽 李升伟 李哲林 陈辉 李陶 张忆文 贺乐 刘全慧 姬扬 蔡宁 刘立 曾杰 宁利中 信忠保 王安良 王喆 郑强 何应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