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有些教授,换一种材料翻来覆去发论文,也不觉腻味 精选

已有 27312 次阅读 2016-3-29 09:4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些教授,换一种材料翻来覆去发论文,也不觉腻味

喻海良,2016-3-29

最近看了一个在美国大学的华人教授的简历,内心佩服之情燃起,不由得发出感叹,做教授就应该学他。这位老师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WangYunzhi教授,不知道他在美国的地位如何,但个人认为他应该是金属材料与冶金领域的牛鼎之人。我这么说他,肯定有很多人不服,王老师至今发表的论文只有130篇,H因子也只有32。如果只是“数数”,他真的比不过我们卧龙岗大学的很多researchfellow,相信科学网的很多朋友超越了他。但是,对于一个金属材料加工领域的人员,王老师所发130篇论文中,有50多篇发表在ActaMater上,内心不佩服那是绝对不行的。看完他的简历,只能感叹,论文不在多,不在他引多,而在水平。下面是他的个人网页:https://mse.osu.edu/people/wang.363

言归正传,前些天收到一个期刊的审稿邀请,研究内容正巧是我的研究领域(首先申明一下,作者非来自中国,是某国的一个教授)。也因此,利用澳大利亚4天长假好好对这篇论文进行了审理。首先,我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大致的查看,论文写了很长,几乎是面面俱到,很“像”一篇不错的学术论文。但是,阅读过程中总感觉这篇论文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研究手段我似乎在哪里见过,研究的材料似乎我也在哪里见过,研究结论也是感觉见过。于是,我在SCOPUS对论文作者的发表记录进行了查看,这个教授也是发表了大量的论文,H因子比王老师还要高一些。利用这篇论文的关键词进行查看,就同一个话题的论文进行查看,居然已经发表了7篇。当然,研究内容绝对不重复,理论上不属于一稿多投范围。但是,仔细看看,觉得很是无语。这些论文中,有一些题目写Al-Mg-Si合金,有一些则写6061合金,有一些则写6063合金,而现在我手上的这一篇论文则是写6082合金。如果是研究铝合金材料的朋友,都知道606160636082都属于Al-Mg-Si合金,虽然有差别,但是做科学研究,把同样的方法对不同的成分进行研究,发表大量类似的论文,即使获得很多的论文篇数,获得很高的H因子,对科学的贡献有意义吗?有时候感叹这些人,换一种材料,翻来覆去写论文,也不觉得腻味。对于这篇论文,虽然作者花了很多时间写了几十页,但是,我仍旧狠心拒稿了。我给编辑留言:“Theauthors used similar techniques  toproduce different kinds of Al alloys, and published some similar papers. I didnot find any new finding in current paper although the alloy is different withthe following papers.

再接着说两个故事。曾经有一位老师,向一个期刊投了一篇论文,很快送审,很快接收。于是,他匆匆地又向该期刊投了一篇论文。这一次他也是很快收到编辑部决定:拒稿。理由是和前一篇论文相同,属于一稿多投。编辑部表示如果他继续到别处发表第二篇论文将会导致前一篇论文撤稿。这位老师很无辜,拿着编辑回复找一个教授投诉,说明明两篇论文的“合金成分是不相同的”。还有一个老师,他的故事更郁闷。他向一个期刊投稿,外审意见非常好,很快收到了录用通知书,并且,很快地他邮寄了版面费,心想着期刊快一点刊登这篇论文。然而,几个月后,他收到编辑部一个拒绝刊登他论文的决定,理由很简单,这篇论文的内容与之前他已经发表过得论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是合金成分不一样,但是,分析思路、图表设计都是出自一个模式。

现在这个社会,大家每天都在设法想创新,确实很难天天做出“创新”来。然而,反思不少人抄剩饭一样去发表论文的模式,个人觉得可能并非教授们所想,而很有可能是他们不得已的行为。根本的原因可能就出在研究生招生环节。前些天,我在博文《我给一个国际博士生面试提的问题》中,曾在面试时问博士生来我们学校打算做什么事情。而现在国内的研究生招生,几乎都是“考试”上研究生。而研究生导师招生则是根据“研究生招生指标”进行的“计划招生模式”。导师招到学生时,可能还没有想过让学生做什么课题,而学生考上研究生时也只是想着先考上再说,研究生阶段导师让做点啥,就做点啥。一些老师苦于想不出好的研究放向,于是就安排他们做一些以前自己做过的或者之前学生做过的相似工作,如上面论文中,把60616063铝合金换成6082合金进行“研究”。而国外绝大部分博士生招生采用申请模式,效果则完全不相同,要么导师已经有了好的课题,想好了具体要做的事情,从而招收一定数量的学生,导师自己提供奖学金;要么学生很强,自己想好了要做的事情,依托导师去申请学校的奖学金。两个奖学金选拔模式挑选的博士生,入学之后学生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工作,从而可能开展出不同的研究工作。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965709.html

上一篇:为何又是名校研究生“抄袭”非名校学生论文
下一篇:留校十年,蓦然回首,希望不是愚人节的恶作剧
收藏 IP: 203.10.91.*| 热度|

67 彭思龙 姚青 罗德海 郑小康 陈安 代洪华 黄永义 王毅翔 鲍海飞 李志俊 杨正瓴 毛秀光 史晓雷 吴聿 吕洪波 张越 褚昭明 陈楷翰 雷锦志 曹须 张士宏 韩永和 高友鹤 陶凯 韦玉程 章雨旭 张钫 赵锐 蔡小宁 李宗昌 彭真明 刘明超 吕喆 李学宽 王启云 姚伯元 郭向云 苏德辰 刘全慧 Wiley中国 邹少浩 李子欣 王修慧 许培扬 王超 赵凤光 谢平 金拓 高信芬 黄仁勇 杨金波 强涛 李毅伟 赵国建 金杏妹 肖博 陈齐风 周阿洋 ghzhou5676 xqhuang taoshl shenlu xlianggg aliala dswayb wangqinling ccc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9: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