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是不是应该站出来反对代表论文制

已有 6052 次阅读 2013-5-14 16:1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是不是应该站出来反对代表论文制

喻海良,2013-05-14

科学网上有些人对发表论文不以为然,特别是认为论文数量没有意义。能列举的特例也有不少,既有院士袁隆平,也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纳什等代表性人物,当然,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是必须要提到的。

但是,在今天这样的科学背景下,人们能不能再依据一篇论文而成功呢?我感觉很难。原因很简单:

1)现在的科研已经被划分很细小,每一个人的研究问题已经小到不能再小了。以施一公这样的学术大拿为例,其研究的内容也已经具体到解析各种蛋白质。对于其他大部分科研人员而言,我想也都是相对比较具体。因此,在一个“小”的问题上,发表一篇或者两篇学术论文,对于科学更新如此快速的年代而言,无异于海滩上的几粒沙子,即使特别好,也无非是几颗石子。时间长了,下几场秋雨,就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2)一篇论文就成为诺贝尔奖等获得者,无异于痴人说梦。我相信一点,现在的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他们发表当年成果的时候,没有几个人是肯定那一项成果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特别是现在,全世界每年发表学术论文超过100万篇,其中被各个行业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至少也有10万篇。如果一个人只写一两篇论文,就希望他在这10万篇中脱颖而出,那不是拿自己开玩笑,就是让自己陷在“天荒夜谈”之中。

3)一篇代表作制度会毁了将来的学生。自从中南大学破天荒地把本科生路拔苗助长为研究员后,这样的故事今年又差点点重新上演。如广东90后解决世界数学难题引得各方媒体关注,最后来证明其问题不过是俄罗斯人不屑一顾而只是发在网上的一个博客的问题而已。为什么他选择曝光,无非是希望自己也走一次路之路。说到这,再回顾一下当年被吹捧的刘路这几年的发展情况,似乎没有再有惊人之作,特别值得一说的是,那篇论文,被炒作为“神来之作”,引起了如此之大的轰动,但是至今被他引0次。不知道是否有人会反思,炒作过多的负面影响会很多。

4)一篇代表作制度与将来学术评价方式不符。现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学术评价,主要是看学者个人的H因子。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即使引用次数很多,H因子也就是1。试问,天下又有多少人会把H因子为1的人当成天才?至少我不会。

5)一篇代表作难以评价学术水平。有时候,觉得管理者很是天真,根据一个人一篇学术论文,就能够断定他今后发展情况。这些年,我每年都在不停地做实验、写论文,思考如何发表高水平的论文。经验告诉我,以第一作者发表10论文以下的人,对于学术论文的认识应该还没有或者刚刚入门。即使有些人第一篇学术论文就是以第一作者在Nature、Science这样的牛刊发表,也只能说明他们的导师牛而已。因此,以一篇论文就评定终生,笑话。

很显然,我也是反对一篇代表作制度的。当然,这样制度对于那些出成果慢的学科或许能够接受的,也可以鼓励大家踏踏实实地做研究,而不再一味地追求论文数量。但是,论文数量与论文质量真的就“水火不容”吗?我觉得不是。

1)开创性的工作,都会有好的延续性。因而,一旦能够发表一篇开创性的成果,个人敢说,其应该一发不可收拾,后续成果会陆续出了,至少不会只是一篇论文就终止了。否则,如何证明他这样工作具有开创性意义?

2)学术水平提升从来没有停歇的时候。有一个朋友看过我很多年前写的东西,他嘲笑我的水平有些低。有时候,我自己也看看以前发表的东西,也觉得好笑,怎么可能发表那些“低水平”的论文。然而,如果时间回溯到当年,那样的成果的确就能够发表,而且大家当时的水平也就在那个级别,都在讨论当时面对的主要问题。而学术在发展,现在研究的对象、研究手段都比当年高明多了,因此,如果还停留在那个年代的水平,自然是绝对落后。如果一篇代表论文发表后,就再也发表不了论文,如何证明其学术水平在不断提高?

至于代表论文制度,个人觉得澳洲基金申请的模式可以借鉴:一方面列举10篇代表作(终生)。分别介绍每一篇学术论文的思想、贡献、被引用情况。这样可以看到他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列举近5年论文发表情况。这样可以参考看看其近年的发展情况,可以避免那些一直吃老本的情况。



论文与评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689900.html

上一篇:母亲说十年没有买新衣服
下一篇:论文,我的找“点”经验
收藏 IP: 130.130.37.*| 热度|

16 刘建兴 张忆文 郭向云 罗德海 曹聪 陈冬生 黄俊 吴昊 石锋 李少白 孙东科 宁利中 韦玉程 赵星 刘瑞亭 wgq386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