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砍断青年学者脚上的“铁”枷锁

已有 13929 次阅读 2012-4-24 17:0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砍断青年学者脚上的“铁”枷锁

喻海良,2012/4/24

        前些天,写了一篇关于学者跳槽的文章。为了充分说明问题,引用了四个著名学者的实例。很多人看了,觉得离自己很远。更有朋友希望我写一篇关于青年学者跳槽的文章。

       老话说得好,“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当学者水平达到杰青、长江、院士以上高度,如果在某一所高校干得不如意,或者有更好的选择,他们犹如没有“紧箍咒”的孙悟空,可以大闹天空,根据自己意愿进行。而且,不愁下家,可以成功的实现“跳槽”。然而,对于那些正处于起步阶段的青年学者,情况就大不相同。

        曾几何时,大家都追求一个“铁”饭碗,一辈子不愁吃,不愁喝。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铁”饭碗都被重新熔化,变成了无形的“铁”枷锁,套在青年学者的脚上,让他们不得走出“牢笼”。这“铁”枷锁主要包括由几个部件组成:(1)长期合同。相对于引进教授的三年合同,很多大学引进的青年博士、博士后或副教授,很多合同都是八到十年。如果跳出合同,则需要赔偿毁约金。而此时此刻,正是青年人需要用钱的时候,结婚、生子、买房、装修等等,而他们的积蓄通常不多。(2)单位住房。前些年,有很多学校在引进青年教师的时候,会提供一套住房或者30万左右的住房购置费。而且合同里面会注明,工作十年或者多少年,房子才归个人所有。如果换一个地方,房子必须重新购买。(3)思想顾虑。比方,家庭、孩子、新单位发展情况。通常都是一些“前怕狼后怕虎”的事情,犹豫来犹豫去,最后还是决定先维持着吧。此时,只能感叹,当一个青年学者在“物质”和“精神”都被“铁”枷锁困住的时候,要逃出“牢笼”,谈何容易。然而,我要大声疾呼,“砍断青年学者脚上的铁枷锁吧,给他们自由”。

         在这里,先说说哪些人应该跳槽呢?(1)如果学校物质基础太差,事业发展艰难且得不到解决,而自己有更高追求者;(2)如果卷入学校教授内斗,被对方团队打入黑名单且希望摆脱者;(3)虽加入优秀团队,但个人才能不得施展者;(4)待遇太差无法维持生计者……那么,如何才能顺利砍断这“铁”枷锁呢?第一种方法,先停薪留职,努力图发展。这种方式,通常都是先去国内一流高校、研究所或国际知名学府做博士后或者访问学者。这样,可以使“肉体”先走出原单位。到新单位后,一方面,要积极利用所在高校研究所的优越条件,多参加高水平课题,写高水平论文,报高水平奖项,给自己跳槽增加筹码。另一方面,当人到了新的单位,而且还是临时岗位,这样更有动力促使你去寻找更多的选择空间。如果一两年的时候,还没能解除思想顾虑,没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单位,那你就可以再回去上班,必须说你不要再想跳槽了。第二种方法,先办理双聘,谋长久之计。如果在一个地方干得很不如意,而此时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卡住档案不放人。可以先找一个不要你人事关系工作单位,这样两个地方同时给你开工资,何乐而不为?而事情久了,到了合同年限,你就可以正当的走人了。第三种方法,慧剑断缠丝,直接辞职。如果有比原单位好很多很多的选择,直接辞职又有何不可。一个自由之身,不值十万人民币吗?

         当然,干一行,爱一行。无论在哪一个地方工作,都要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也不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只有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任。当然,如果此处实在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了,或者其他,那就勇敢的砍断自己脚上的铁枷锁,跳槽吧。然后,大声骂两句,“我他妈要的就是自由、自由”。

**本人跳槽时,先办理停薪留职去别的高校做博士后。积极工作,积极联系其它单位。同时,两年后,和学校签订合约到期,正常调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563106.html

上一篇:免费审稿是一种学术态度更是一种学术荣誉
下一篇:妈妈河里挑沙送我上学的日子——寒门父母难
收藏 IP: 130.130.37.*| 热度|

58 曹聪 仇文利 刘立 张鹏举 吴江文 刘茂省 陆俊茜 严少华 陈明 刘晓松 方琳浩 李毅伟 郭卫红 褚海亮 柳东阳 刘虎沉 赵鹏 沈妙根 徐耀 王涛 李福海 王华民 杨继平 史晓雷 吴锦宇 万润兰 曹贺贺 曹建军 吴明火 王喜军 周跃明 李涛涛 吴泓润 雍高产 邵志成 杜永明 梁建华 王丽 唐常杰 蒲生彦 赵甫荣 关法春 余世锋 陈永金 flyingaway sci789789789 mrliuw xindaxiang2 recovery neilchau zaimingyu wdping119 minnongda xialooking GuaNan jpt18 wgq3867 Araneae11ZX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