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旁边几个不归国的中国大学教授
——续“论贬值之中国大学教授”
喻海良
2012/3/25
小时候,亲戚朋友问谁最亲,我说妈妈。长大后,对妈妈的感情,随着她年龄的增加,日益增加。但是,很无奈,虽然我深爱着妈妈,仍无法陪伴在她的身边。即使,那年妈妈去世,我正好在波兰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因此,遗憾到连她最后的葬礼都没能参加上。祖国,也常被人比作妈妈。不管人们表现或者没有表现,不爱国的人肯定是极少数的。因此,又有多少人,真的愿意离开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背井离乡去奋斗?但是,有时候,出于各种原因,他们出国后,还是选择呆在了国外,虽然他们的生活并不见得比国内好,地位并不见得比国内高。我身边就有这么几个在国内已经是正教授的学者,在澳洲奋斗着。
第一位,在99年已经是国内某985大学的教授,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在出国之前,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包括著名的霍英东基金。理论上讲,按他的条件,在国内好好干,几年下来获一个杰出青年基金、当一个长江学者很有希望。然而,这位老师的性格比较好强。于2000年左右,他获得了日本振兴基金资助,在日本工作两年。然后,他以访问学者的形式来到澳洲工作。一年后,他获得一个博士后课题资助。两年后,通过不懈的奋斗,获得了学校副教授的永久职位。为此,他正式放弃了国内教授职位。后来,他连续两次获得澳大利亚政府基金资助。于2008年,他获得了正教授职位,达到另一个职业高峰。目前,他还和国内有很多联系,担任了某省百人讲座教授,并且常和国内一些教授举办国际会议等。至于他当初不回国的理由很简单,2000年左右他国外教职收入和国内大学教授收入差别过大,获得国外大学副教授永久职位后,收入差别就更大了。由于收入稳定,无后顾之忧,因此他可以在国外安心做学术研究。目前,由于有国外正教授的背景,他也获得了大量国内合作机会,因而能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
第二位,为国内某一本大学教授。2003年左右,他联系到澳洲做访问学者。到澳洲不久,老婆孩子也跟了过去。他们对澳洲印象很好。在老婆孩子的影响下,他尝试申请澳洲绿卡。为此,他放下国内大学教授、博士的身份,在该学校申请了博士生奖学金,重新攻读博士学位。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孩子在澳洲上初中、高中,逐渐适应了那边的生活。博士毕业后,由于年龄已经比较大,虽然获得了绿卡,但还没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只是在导师课题组做一些part-time的工作。他不回国的原因也很简单,几年下来,孩子和老婆已经适应澳洲生活。同时,如果回国,孩子很有可能连大学都考不上,耽误他们的一生。因此,为了孩子,彻底放弃了自己的生活。
第三位,为国内某二本大学教授。他在这一次去澳洲前,就已经获得了澳大利亚的绿卡。根据澳洲政府要求,5年内需要有两年在澳大利亚生活,否则,绿卡失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再次申请了澳洲学校的访问学者。就这样,他也是举家到了澳洲。后来,通过自己努力,他获得了某老师的80%的part-time的工作。同时,他觉得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比较孤单。因此,计划在澳洲再生一个孩子(国内大学教授不容许生二胎)。按照这个发展趋势,我认为他回国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澳洲大学充满了华人教授、老师。他们大部分都是在国外获得了博士学位,然后,留在那里工作。他们不愿意回国的原因各种各样,除了上面几项之外,还有很多,如:工作强度(澳洲每天工作7小时)、工作环境(澳洲大学基本上都如公园一般)、工作方式(澳洲大学无行政化干涉)、生活条件(澳洲人少地广福利好)、生活简单(澳洲生活裙带关系讲究少)。当然,值得一提的是,我个人认为他们的医疗水平比较差,效率很低,害得我现在选择回国检查身体。
除了大学里面的教职人员,华人还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有一位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毕业生,干着搬运工的工作;也有一些担任者澳洲旅行社司机向导的工作。在澳洲,大家没有什么行业歧视,也没有太多的行业收入差别。即使是割草工、邮递员等,他们和大学教员的收入差别也不是很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