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现行体制下,什么是好论文? 精选

已有 12262 次阅读 2017-2-20 09:1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现行体制下,什么是好论文?

喻海良,字之亮,2017-2-20

移动端授权发布的微信号:LetPub论文编辑科学网

春节前,我非常荣幸受邀和很多专家学者一起参加了《中国机械工程》发展战略笔,我的祝福如下:“ 科技日新月异,创造精义新意。机械智能智慧,工程顶天立地。祝愿《中国机械工程》:刊机械工程领域之精华,助中国制造2025”登高峰。”后来,期刊副主编问了我两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1什么是好论文?在现行评价体系下,我们这样的期刊如何吸引邀约到好论文?2企业有呼声,希望我们能够成为实业界的益友,作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会刊,我们确实有责任全面呈现行业进展。但企业论文的评价标准如何制定,创新成果如何挖掘,论文撰写水平如何提高。”就这两个问题,我思考了好几天,不容易回答。在下面姑且写一些自己的简单想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大家提供更好的建议。

1)现行体制下,什么是好论文?

现在学术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各种各样的“影响力论文”评选,如中国百篇有影响力论文、ESI高引论文。也因此,很多人认为被引用次数多就是好的论文。在不少大学,现在还为此专门设立了ESI高引论文奖金,一篇值不少钱的。这或许就是我们的现行体制,引用决定一切。虽然《中国机械工程》期刊因为没能够进入SCI数据库而没能够有SCI影响因子,但是该期刊已经入选了SCOPUS数据库,如果能够有一个不错的CiteScore影响因子,期刊的影响力也是会进一步增加的。如果CiteScore影响因子上去了,吸引更有影响力的好论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澳大利亚,已经有将近一半的大学不再征订JCR数据库,而采用SCOPUS数据库的影响因子,这是大势所趋。

当然,让我自己定义什么是好的论文,会与现行评价体制有一些不同。我认为真正的好论文不一定能够有好的引用,而好的引用的论文也可能只是一篇普通的论文,特别是有很多杰出成果是“前有古人,后无来者”的。到底什么是好的论文,从论文内容上讲,我个人的观点如下:从学术的角度,一篇好的论文让部分读者看完之后,觉得里面的部分信息能够引发他进一步的思考,或者读者对某一个问题还不能够做结论,看了这篇论文之后就能够有新的认识。从工程应用的角度,一篇好的文章应该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或者报道一个新的技术,能够引领一些领域的发展。从故事的角度来看,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非常有“意思”的,能够让完全不懂得读者觉得这个事情好玩,甚至起到一定的科普作用。有意思的文章,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读者多、即使没有引用其实也是一种间接地影响力。自然出版社出版的期刊影响因子之所以高,他们那么多开源期刊都还那么贵,就是因为他们网站掌握着太多的“读者流量”。在信息时代,“读者流量”其实是一种巨大的财富,再过10年,其意义或许比今天更加重大。

综上所述,一个篇论文,只要在学术意义、工程价值、吸引读者方面有一个长处,我个人认为就是值得发表的好论文。

2)期刊如何成为实业界的益友

就我自己的认识而言,绝大部分“学术期刊”主要是关注“研究”的事物。学术研究有时候和企业应用是矛盾的。学术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描述,对于一个事物的发展,一开始学术探讨,随后是学术深入研究,随后就可能是企业应用而学术去做更未来的事物。也因此,现在这个年代,就制造领域而言,学术研究已经走向两极:要么研究特别小的事物,如纳米级的相关事物,如纳米颗粒、纳米电路、纳米印刷等,要么研究特别大的事物,特别大的事物,比如特别大的铸件、轧件、环件。纳米尺寸的研究主要是解决高尖端的科研,特别是信息时代,这个领域的研究依旧会持续下去。特别大事物的研究,主要是解决国际上重大装备。而绝大部分企业,他们做的东西处于两者之间,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大规模”生产。因而,这部分的工作,虽然有很多高校教授团队和企业的人员在做,但是并没能够得到学术界的特别重视。因而,以往在学术圈的报道相对而言少了很多。

一个期刊如何为企业服务?我个人认为无非是发企业关心的论文或者直接发表一些企业界的论文。现在很多学术期刊都有编辑报道或者新研究观察相关的文章,国内《国家科学评论》期刊已经采用这种模式。但是,好像还真没有一个中文期刊也这样做的。对于工程类期刊,写一些国际上的科研进展评论肯定会被认为不务正业,但是,他们是否可以设置一个专栏去报道一些“新技术”、“新专利”的事项呢?对于这些报道,可以像《自然》期刊的读者通讯,让他们报道一些自己的新技术、新专利,这些报道可以很短,每一个报道100-400字,但这些报道不属于学术论文,或许会让企业界感到兴趣。当然,这样的报道不宜太多,现在SCOPUS数据库的影响因子计算,是把所有的文章都计算在内的,报道多了,将来会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至于报道一些企业界人员写的论文,我个人认为标准和大学教师的标准应该是一致的,不能因为他们是企业人员,就降低他们的标准。一篇好的文章有时候并不见得会让一个学术期刊的口碑快速增长,但是几篇差的文章很快就会让期刊的口碑掉下来。至于如何让企业界的论文顺利发表出来,我个人觉得可以增强他们技术人员的写作培训,让他们懂得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特别是现在的企业,博士越来越多,有学术论文写作经验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层次会越来越高。看看谷歌技术人员写的学术论文,很多都是引领一个领域的发展,相信这一天在中国也快到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1034740.html

上一篇:参考文献错误,猜你没见过一些好笑案例
下一篇:为什么省基金比国家基金更难,让人觉得黑
收藏 IP: 218.76.29.*| 热度|

29 叶建军 许培扬 史晓雷 晏成和 王安良 鲍海飞 岳雷 李兴超 杨金波 张文军 程娟 张家峰 刘波 高友鹤 孙学军 蔡宁 杨正瓴 吕健 陈楷翰 王小利 宁利中 李颖业 彭真明 巩卫康 xlsd qzw aliala zjzhaokeqin ericmape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