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村夫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xiaoyingz

博文

孵化小鸡小结

已有 11653 次阅读 2010-10-21 11:04 |个人分类:农林科技|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经验, 孵化, 小鸡

孵化小鸡小结

五月份孵化完一批小鸡之后再没有孵化,原来打算及时总结一次,然而因为心里很乱竟至给忘了,尽管过去了近半年时间,我还是认为有必要总结一下。

为什么我要坚持孵化小鸡?曾经有人劝我直接从孵化场购买小鸡去养,但是我想来想去不能那样。这是个“核心技术”问题。孵化小鸡有很强的技术性,我们掌握了孵化技术就是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市场需要多少我们就孵化多少,市场需要的鸡、鸭、鹅、鹌鹑、鸽子、野鸡等我们都可以孵化,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孵化什么,需要什么时候孵化就什么时候孵化,这样我们就完全能够掌握市场主动权,甚至能够“培养市场”,提高人们的需求量,因此就有了做大做强的基础。我们做出孵化、饲养、经销一体化一条龙的产业链以后,经济效益也会同步大幅度增加。所以我坚持要学会孵化技术。

这次总结从三个方面来谈论:第一是种蛋问题,第二是孵化机问题,第三是孵化季节问题。

这次孵化我购买了16户农民的散养鸡鸡蛋,按照要求他们家里都有公鸡,鸡蛋应该有较高的受精率,但是在购买的750个鸡蛋中,最后孵化出来小鸡的只有35个蛋,就是说受精率不到4.7%。总共孵化成为小鸡的鸡蛋可能并不是全部受精蛋,因为有些鸡蛋的存放时间已经很长了,有个老人家里只有4只鸡,两个公鸡两个母鸡,他给我卖了63个蛋,后来证明他的蛋没有孵化出一个小鸡,我分析其中的因由就是鸡蛋已经“过期”了,按照要求孵化小鸡的受精蛋必须在产蛋7天内孵化,而他的鸡蛋已经保存了一月以上时间,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结论就是不是新鲜受精蛋也不能用来孵化。在16户供蛋者中有个散养大户,他给了我240只鸡蛋,最后证明他的鸡蛋也是一个没有孵化出来,而他的鸡蛋都是5天以内的新鲜鸡蛋,我分析原因才发现他散养的场地太大,鸡满山跑,密度太小,尽管公鸡较多,但是受精机会还是大大减小,所以我初步总结认为,种蛋生产必须集中饲养公鸡和母鸡,不能太分散。另外一个村子收集的二百多种蛋也存在这个问题,母鸡多公鸡少,散养场地太大,结果在那个村子里收集的鸡蛋基本没有受精蛋。受精程度最高的一家是一个有8只鸡的人家,有三只公鸡五只母鸡,而且是新鲜鸡蛋,36个蛋受精的大概是11个,受精率是30.5%16户中鸡蛋没有受精的大概8户,受精的大概8户,受精率全部在30%以下。所以结论是不能依靠农村的散养户来收集孵化小鸡的种蛋。农村散养鸡的鸡蛋总的受精率只有35÷750=4.6%,远远低于我们的需求。而且散养鸡品种混杂,无法优质。

那么我们如何得到种蛋呢?我经过反复思考,结合看书学习得出结论:必须建立自己的种鸡场。最少养鸡规模是250——300头,这样才能满足小规模孵化的要求,其中公鸡50只,母鸡200只。这些鸡必须进行“人工受精”。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自然受精和人工受精相结合的方式。其实人工受精很简单,就是通过刺激发情让公鸡分泌精液,把精液采集到干净容器中,放在适当的环境下不让失效,及时地给母鸡注射到体内就行。母鸡的受精部位距离外界只有2厘米,很容易完成,所以鸡的人工受精是所有动物中最容易的。为了保证精子质量必须准备一个普通光学显微镜,用以观察精子,以便淘汰不生产精子或者精子质量不好的公鸡,一个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价格在一千元左右,载玻片和盖玻片在化学药品经销店有售。

当然,自己办种鸡场就有额外的资本、人力、场地、设备投入了,这个是必要的。在人力上饲养和孵化可以兼顾,劳动强度不是很大。

对于孵化机问题,我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不需要大型孵化机,在一个孵化场里面宁愿多购买几个小型孵化机,也没有必要要大型孵化机,孵化机的蛋容量在500——1800之间最好。为什么?这是能源浪费问题和小鸡呼吸问题。早春时节我参观了一个于姓老板的孵化场,他购买的孵化机高度达到了2.5米,长度和宽度都在4米以上,他说他的机子是个“电老虎”,孵化一次光电费就要交五千元左右,最多一次可以孵化四万个小鸡,但是他最多的一次孵化了一万个小鸡,从来没有达到过要求,由于温度太高,孵化出来的小鸡都有啄癖,把屁股啄的稀烂,导致死亡的很多。而我购买的孵化机一次可以孵化2000个,功率只有600瓦,我把机子开了35天时间,一共用了150元钱的电费。我和老于的机子相差十分巨大。我在孵化的开始阶段没有开启“均温风扇”,结果孵化箱内部温度很不均匀,上面是温度高湿度小,温度基本在我设置的温度,例如38.1度,湿度总是在40%以下,而下面是温度小二湿度大,下面温度只有33.4度左右,而湿度却达到70%。箱体内上下温度可以达到0.6——4.7度,这个对于孵化是绝对不能容许的,哪怕是0.5度也是不能的。后来我找到了毛病开启了均温风扇,但是我发现箱体内上下温度依然会相差0.2——0.5度,依然是下面的温度较低,湿度较大一些。原因在哪里呢?我后来分析原因就在于孵化箱自身在不断散热,在孵化箱下部外界温度低散热快,孵化箱顶部温度高散热慢一些,由于热空气总是往上走,所以在孵化箱外界也是近地层温度小于高处,导致底部散热快于高处。而孵化箱内部,冷空气总是往下走,热空气总是往上走,同时箱体高处和低处散热不同,尽管有均温风扇,但是箱体的顶部温度总是高于箱体下部温度,所以总会有微小的差别。加上外界温度的影响,外界温度越低,箱内上下温度的差别越大,空气对流越强烈,散失热量也越多。所以,孵化机的保温也是保证箱体内温度上下一致的重要步骤,给孵化箱“穿衣服”,保证孵化箱散热速度减小也是节省电力节约成本的有效步骤。孵化机内部温度相差0.3度对于小鸡的浮华速度和孵化质量都会产生极大影响,所以温度和湿度控制对于孵化机至关重要。小型孵化机的高度在1.7米以下,上下温度差会因为垂直距离减小而变化减小,对于控制温度很有好处。如果孵化机高度过大,上下温度差较大,就必然要求你不断地调节温度,一方面不住地加温以便低处增温浪费电力,另一方面由于高处温度太高又需要不住地开启风扇降温,这样就必然浪费很多电。这其实就是老于的孵化机浪费电力但是孵化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对于小型孵化机就不存在太多浪费问题。当然也不是孵化机越小就越好,而是要在技术和节能容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多孵化小鸡。小型孵化机还有个好处就是给孵化机穿衣服比较容易,观察比较容易,放置比较容易,而且孵化箱内部通风比较容易。小鸡是一种生命,生命必然要呼吸,要产生污染性空气,同时也要生病。而孵化小鸡的时候对于通风换气也是要求很严的。起初孵化的一周时间内鸡蛋的呼吸很小,空气比较干净,鸡蛋被细菌感染的程度也很小,所以为了保温可以把呼吸孔关闭;但是随着孵化的继续,小鸡也在生长,细菌因为高温高湿也在生长,所以逐渐要加大通风换气的频率和强度。我在学习孵化的时候后来打开了均温风扇以后,一下子很高兴,箱体内温度一直在设定的温度,忘记和忽略了通风换气,结果温度很均匀,电力没有浪费,却把小鸡捂死到了孵化箱里面,在我最后清理未出壳鸡蛋时,发现有26只小鸡已经长好了却死在了鸡蛋壳里面,这是一个重大失误。不通风的另外一个结果是细菌和病菌大量繁殖,孵化箱内部很快出现了腐臭味,这种臭味一直持续到了孵化结束。结果孵化出来的鸡蛋许多都变腐烂变质了,无法食用,甚至有些鸡蛋里面全部成了黑水,恶臭难闻。而且这样导致孵化出来的小鸡得病率极高。我750个鸡蛋,经过检验只有35个受精,而这35个鸡蛋只有孵化出9个小鸡,其中得病死亡2个,操作不当死亡5个,最后只成了2个,捂死的达到26个。

我在孵化的时候得出了另外一个重要结论:孵化期限不要超过21天以后3天。我因为没有打开均温风扇导致孵化速度不均匀,大家最后决定延长孵化期,结果我延长了10天,但是事实证明没有必要,因为没有出来小鸡,小鸡已经全部死在蛋壳里了。而且由于孵化时间过长,通风又不好,无法阻止腐烂变质,最后80%的剩余鸡蛋都不能食用腐烂变质了,连饲料也不能做。所以我的750个鸡蛋大概都损失了。

所以,孵化以前对于鸡蛋的清洗和消毒都是必需的步骤,在孵化第一周周末通过“照蛋”取出未受精鸡蛋是完全必要的,在孵化第二周周末通过照蛋取出弱精蛋、未孵化蛋是完全必要的。第一次取出的蛋还可以出售,第二次取出的蛋对口感有轻微影响。

由于影响孵化的主要指标是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所以选择恰当的季节孵化既能节省成本,也关系到孵化的成败。78月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不利于孵化,冬季温度太低,湿度太低,也不利于孵化。一年中最好的孵化季节是春季和秋季,但是秋季由于转冷,对于小鸡生长不利,所以春季是孵化最好的季节。对于小企业再好不过。当然从早春就开始孵化是不经济的,成本较高,而从4月开始孵化,集中孵化3期比较经济合理(南方和北方应该有差异,当然可以利用此差异产生经济效益)。

这次孵化试验的成本如下:电费150元,鸡蛋费750×0.6=450元,人工费600元,其它费用200元,大概总共花去了我1500元,但是只得到1只小鸡。

尽管花费了那么多,但是我觉得还是很有收获:首先,学会了正确使用孵化机,知道应该注意的各种事项;第二,学会了照蛋,简单学会了防疫;第三,学会了孵化小鸡的流程。第四,得到了一些重要结论,知道了以后怎么做。所以,我的这次失败还是值得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615-375464.html

上一篇:面对舟曲洪灾我黯然无泪
下一篇:中国环保科技界喜事连连
收藏 IP: .*| 热度|

3 刘耀 吉宗祥 rg9981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9: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