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就是思考其意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nlivan 天体物理工作者,家乡云南昆明。

博文

读《世界上的语言》

已有 2948 次阅读 2016-5-2 21:22 |个人分类:读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语言

       我一直都对世界上的语言感兴趣。但是,除了能使用中文,勉强能使用英语外,其他语言对于我而言就是些符号,甚至只是统计数据了。我知道世界上已知的语言有五千多种,曾经有苏联语言学家学会了一百多种,但是这也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大概没有人可以学会所有的这五千种语言吧,或许有一天有人能借助植入芯片达成这个目标,但是那时这些语言中的很大一部分说不定已经消亡了——很多语言的使用人数不多,而且这些人现在大多倾向于让下一代学习“大语言”。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从世界上的语言了解到什么信息么?《世界上的语言》就提供了一种视角,即研究语言之间的关系,语言群落的结构。

      按照作者的观察,当今的世界语言可以分为若干个层级。最底层是散落各处的、使用范围有限的边缘语言。这些边缘语言形成了若干语族,这些语族都有一种或者多种中心语言起到联系说各边缘语言人群的作用。这些中心语言构成了更高的一个层级。而在更大的范围,有形成了十二种超中心语言,在更大的范围内联系一些语群中的人。这十二种语言包括阿拉伯语、中文、英语、法语、德语、印地语、日语、马来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和斯瓦西里语。在最近几十年,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联系所有人的超超中心语言——英语。

      语言的现象纷繁复杂,没有一定之规。历史上,语言随着宗教传播,随着征服者的脚步传播,随着贸易传播。近代,殖民地在民族独立后使用语言的情况也千差万别。很多殖民地独立后继续使用殖民者的语言,这很大程度上是机缘巧合加上殖民语言的影响力。以印度为例,印度的民族主义者本意并不想使用英语作为印度的官方语言,曾经提出一种族际通用语——“印度斯坦语”(比印地语通俗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用词通俗,印度次大陆上说各种语言的人都能使用,没有民族色彩。但是,使用印地语的民族主义者认为应该使用更纯正的词汇,将印地语“纯化”,使用纯正的印地语作为官方语言,这么一来,南部说其他语言(比如泰米尔语)无法认同。最终,印地语没有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度斯坦语成为印度官方语言的机会也失去了。印度只能继续使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虽然近年来使用印地语的人数不断增加,但是英语作为印度官方语言的情况没有变化。与此完全不同的是印度尼西亚。印尼在独立之后,殖民者的语言——荷兰语完全销声匿迹了,而且比较独特的是,印尼没有使用人数占不到地位的爪哇语,而是使用了人数不占优势的马来语(现在印尼使用的马来语成为印度尼西亚语)。荷兰语被抛弃是因为在殖民期间没有产生足够影响力——荷兰殖民者把荷兰语当成了上层语言,没有推广的动力,当他们觉得有必要推广荷兰语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而爪哇语被印度尼西亚语取代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爪哇语太复杂、太等级分明了。印尼由此成为唯一完全弃用了殖民语言的曾经为殖民地的国家。坦桑尼亚也是一个大部分消除了殖民语言影响的国家,独立后,坦桑尼亚使用了一种没有族群色彩的族际通用语——斯瓦希里语。但是现在斯瓦希里语也仍然受到英语的威胁。关于英语的影响,在当今,英语的这种挑战对于所有的非英语国家可能都是存在的,这是大概是全球化带来的必然影响。

      虽然语言现象纷繁复杂,但作者还是提出了一个模型来理解这些现象。作者提出了一个测量量——“Q值”,并提出了一个模型,每个族群都试图使自己所掌握的语言i的$Q_i^{\rm S}$值最大化,S代表语群。语言i的$Q_i^{\rm S}$值定义为流行度$p_i$和中心度$c_i$之积

$Q_i^{\rm S}=p_i \cdot c_i$

其中流行度$p_i$定义为使用语言库中语言的人数除以使用S语群中语言的总人数,中心度$c_i$定义为使用语言i的人中会多种语言的人数除以语群S中会多种语言的人数。对于语言库也可以定义类似的Q值,每个族群也试图使自己掌握的语言库的Q值最大化。这个模型能解释很多语言现象,是一个不错的模型,特别是考虑到语言现象纷繁复杂的话。

      这是一本不错的书,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还能这么看待语言现象,我想我会把这本书再看几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333-974369.html

上一篇:大窝凼雾气来源分析
下一篇:天体物理推理汇编(二)分子云中的湍流在小尺度具有间歇性
收藏 IP: 114.253.11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