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矿人-国外地质学家的故事》在地质同行的期盼中,千呼万唤始出来,即将与读者见面。最初有出版此书意念,可以追溯到2016年我40周岁之际,但出版书籍和写一篇博文并不可同日而语,其中牵涉的事情要纷繁复杂的多,除了等待,别无他法。
《逐矿人-国外地质学家的故事》封面
石油工业出版社是我选择的第二家出版社,第一家因为些许缘故,最终失之交臂。说来也是一种缘分,桔灯勘探公众号编辑岳佳最初将我写的35个地质学家编纂为两篇文章发表,所以有幸和她成为朋友,虽然也如我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样至今未曾谋面,但相谈甚欢。后来交谈中,她曾询问我书籍出版情况,并且愿意给我联系出版社,就这样,机缘巧合,有机会认识了石油工业出版社编辑马新福老师。感谢岳佳编辑!
马新福老师得知我要以个人名义出版此书后,对我非常同情,让我别着急,他来想办法,最终我没有花一分出版费用,都是马老师的功劳。在书籍校稿过程中,对有些内容我俩各执己见,要吵架的样子,最终都心平气和得到了解决。马老师为人耿直、乐于助人,虽然素昧平生,就肝脑涂地、肝胆相照,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感谢马新福老师!
成都综合利用中心朱志敏研究员最初和我于2009年(或2010年)在矿床学群(51308684)相识,当时群里只有区区几十人,现在已经发展为拥有1340名成员的大群,每年还要自掏腰包缴纳相关费用,在我写作过程中,他启发帮助了我许多。中南大学陈儒军老师几年前得知我要出版此书时,聊天中就应允资助我10000元钱,去年趁我导师王恩德教授湖南出差之际,我在中南大学校园内得见陈儒军老师,他陪我去爬岳麓山,拜祭丁文江墓,至今保持着我徒步40000的记录。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华勇研究员出场自带背景音乐,是年轻一代学习的楷模,无论其经历还是其学识以及在业界的名气。当我联系让他为本书作序时,他当时业务繁忙,即使如此,还是为我写了虽然简短但是有力的序言。我2017年曾去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拜见,收获甚多。俎波、章荣清、王瑞、冷成彪、王敏芳等也给我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还有许多已经记不起名字了,实在汗颜。没有大家的帮助与鼓励,该书可能都胎死腹中,非常感谢!
《逐矿人-国外地质学家的故事》不是一本严谨的科学著作,甚至里面有些个人化的语言也未必得到你的喜欢与认同,但如果它在你的人生历程中,曾经让你激情澎湃,心绪盎然,给你带来学习的乐趣与生活的力量,那这本书就有了它最大的意义所在。
望尽千山皆不是,踟蹰犹行细雨中。这句我2011年在南天山因看书野外下山时脑际突然蹦出来的诗句送给每一位热爱地质、热爱科学的人们!
(购买尚需几日,请大家耐心等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