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旦或初步确定刊名,或同时,需要对期刊进行定位,这就需要对市场、自己的竞争对手和自己的目标等进行分析。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园艺研究》是如何分析的。1)当时(2012年夏天)我们发现国内园艺领域没有一份英文刊。当然后来中国园艺学会也创办了“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中国《园艺学报》的英文版。但是,“国内园艺学科没有英文期刊”不应该是创办新刊的唯一理由,因为学术出版是个国际化市场,我们要去竞争,但需要有比较优势。再看国际园艺界在发生着什么。我自己在美国做园艺研究有20多年的经历,参加年会和学会的很多委员会工作,做过其中一本刊的“Consulting Editor”,对学者的关心和他们的需求有非常深的理解。大家和我我自己都有的一个混沌的困惑:做基础研究的人不再愿意参加园艺学会年会,这就导致会员减少。很多人都去参加一些新兴学科的会议,如生物技术、基因组会议等。我做研究生时,大家觉得能发美国园艺学会的会报(JASHS)是优秀学者的象征,学生们都会仰慕!都想:“我什么时候也能发一篇?”但到了2000年后,大家越来越不愿意发JASHS了。一方面这方面的读者不再关注JASHS,而去关注其他期刊了,自己的文章的受众也不在这儿了。这两点也不知道“谁先谁后”,但毫无疑问,相互“增强效应”。进一步加剧的另一个要素也许是影响因子,园艺学会的期刊的影响因子也低,至今还在1.0上下,这虽然不是核心要素,但让园艺学者在学校职称评估时和基础研究人员相比时吃亏,有时被认为是“二流学者”。因此,我觉得从国际园艺界学者角度,也期待一份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有一个自己的“社区”。
再来研究一下学科领域,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基础性研究论文,大多都发到园艺领域以外的大植物学科期刊了。如何能把这部分的论文“回归”到园艺领域,这就需要我们有自己的注重发表基础性研究成果的专业期刊。从这个角度看,《园艺研究》竞争的稿源不在园艺期刊,而在其他期刊。我在美国园艺学会和国际园艺学会都受到“强烈谴责”,说我和学会期刊竞争,我说,“你们自己的期刊没有服务好会员,让优秀论文外流,还怪我和你们竞争,你们不是我竞争的对象,我和你们竞争,我自己掉价”,说得国际园艺学会的“领导”脸红。我说,“我要让流失的园艺学领域的优秀论文回归园艺领域,让他们回家”,这和国内讨伐国内学者把优秀论文发到国外期刊何其相似!过了好几年,美国园艺学会的领导才相信了我。我说我是学会的会仕,怎么能拆学会的台呢?所以必须引入竞争机制。所以我的创刊难度是,如何让这些“流失到学会期刊外的论文回归”,而不是和园艺领域内期刊的竞争。因为园艺领域的期刊影响因子都比较低,JCR里排名最高的期刊其实都不算真正的园艺学期刊(只有部分论文在园艺领域)。很多做园艺学研究的人甚至都不知道。所以我的创刊难度似乎不是很大,关键是如何“营销”—宣传我的“创刊初衷”—让园艺学者“也被认为是一流学者”,希望他们的支持。从后来我的“路演”和宣传中也完全证明的我的判断和认知。所以我得出以下结论,或者说是期刊的市场和品牌定位:1)传统的杂志影响力越来越小,IF低:园艺界缺乏一份高影响 (因子) 的学术期刊—要高影响因子;2)大多数基础研究文章都发在植物学大类期刊上:园艺界缺乏一份以基础研究为主的学术期刊—期刊定位为“发表基础性研究论文”,其他论文已有很多园艺期刊囊括;3)园艺学的论文常常被大类期刊拒稿:一是被外行审稿,二是说这些文章“不具有广泛读者和影响力”:因此,园艺界自己的高水平期刊将会是内行(小同行)评审,论文会在园艺界有广泛读者和影响力。《园艺研究》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园艺领域做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博士后和研究生。因此,我要创办Horticulture Research。如果创办,我的竞争对手不是园艺类期刊,而是园艺领域外期刊,我应该会得到园艺界基础研究工作者群体的支持,因为我想做的期刊,就是他们希望有的,希望做的—也许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微型版:“得学者者得期刊”。
因为当时并没有系统的创办新刊的经验,我也只是回答了当时自然出版集团(NPG)(现在的Springer Nature)的一系列问题,没有详细的创刊可行性研究报告,但我觉得我当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是对的。这也是我培养研究生时一再强调的:培养和学会并实践“学会分析问题、提出假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实施解决方案,最后总结成论文或其他形式发表”这一系统科学研究方法。我分析了这些问题,找到了“市场定位”,也就找到了“客户群”—读者群和作者群。
程宗明 2019年11月25日 南京农业大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