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diy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diyao

博文

印象派这帮画画犊子

已有 3352 次阅读 2013-12-2 20:48 |个人分类:雅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克拉克, 上海博物馆, 印象派, 巴比松派

 

导师跟我们说在上海博物馆二楼的某一个展厅里高贵而优雅地挂着《从巴比松到印象派》来自克拉克艺术馆私人珍藏的名画。去过之后,发现这里你可以看到柯罗,米勒,卢梭等巴比松派画家的画和毕沙罗,莫奈,雷诺阿,德加等印象派画家的画;你可以看到兴奋地拿着宣传单排队等候的男女老少的音容笑貌;你也可以看到各种奇装异服和另类打扮以及形形色色的艺术家和类似艺术家的存在;你还可以看到勤恳的小学娃,中学娃,高中娃以至于大学娃拿着花花绿绿的小本本认真地记录着什么(毫不廉耻地表明,我属于这一类的大学娃,当时还恨不得瞬间长长了脖子,将眼睛贴到画布上去,零距离欣赏名画。)甚至,你更可以看到,慌忙穿梭于大厅中穿着制服特别的一群秩序和正义的维护者:“先生,请不要拍照了!哎哎,那边的小姐,说了几遍了,不要拍了!)

   如果说,死亡真的就像到了隔壁一样,一百年前的那些伟大的画家们当时若是正好又逛到了展览画厅这个“隔壁”,看着此情此景,心里是如何想的呢,还是又拿起了画笔,捕捉下这展厅里瞬间的律动?

印像派何以如此受欢迎?

初生牛犊不怕虎

如果非要将印象派比作什么,用脚趾头一想,我非常想叫它“犊子窝”。犊子是啥呢,小牛!印象派这帮画画犊子,了不得,拍了老虎的屁股,抓了老虎的尾巴,扯了老虎的胡须,历经一系列挣扎,厮杀和拼搏之后,不仅成功从虎口脱险,晋级小土豪,还“盛气凌然”地对老虎说,“走,哥儿们,咖啡馆喝酒去。”老虎也愿意鞍前马后做朋友。(至于老虎是啥,我知道你懂的。不清楚的话,可以问图书馆大妈,她能唠叨很多。)

印象派本不是一个十分严谨正式的派别团体,仅仅是一群热爱绘画有着相同艺术追求的志同道合者。印象派一共自己组织和举办了八次展览,与庞大的沙龙机构相抗衡。正是这仅仅八次的展览轰动了世界,掀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帘幕。他们甚至邀请女画家登堂入展,他们尊重女性,欣赏女性作品散发的独有的迷人气质。如卡莎特(Mary Cassatt)和莫里索(Berthe Morisot)。 

(Mary Cassatt 1844 ~ 1926) (Berthe Morisot  1841--1895)

 

痴迷的画画疯子

当你在欣赏一幅印象派绘画的作品时,无论是塞纳河,农村屋舍,林间小道,火车站还是热闹的舞会,上档次的剧院包厢或优美的芭蕾舞,都能或多或少感受到画面中的安宁和愉悦。你可能会想象画家们作画时也是如此的愉悦,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画画从来都是体力和脑力的重活,甚至疯狂的人甘愿将生命奉献给画画精神上的愉悦。

雷诺阿的《红磨坊界的舞会》场面很大,人物众多,十分喧闹嘈杂,想要将整个热闹喧腾的场面瞬间地捕捉下来又是何等的容易。

   德加对于赛马有着偏执的热爱,他是Longchamp赛马场的常客。“where the modern public went, the modern painter was quick to follow.” 德加的《赛马》贡献给世人的或许不是骏马奔驰时的英姿煞爽,而是当马处于快速运动时马的躯体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扭曲。这源于在仔细研读爱德华(Eadweard Muybridge)拍摄的一组马奔跑的照片和相关著作之后,德加对生命体运动真实形态的感悟。这在他之后所画的大量的浴女画中,也能看到扭曲的存在。我个人不知道表现的这种扭曲有多大意义,但是德加对于绘画的态度很让人感动。

莫奈出生在诺曼底半岛的海边,海浪,晨光,海鸥,船帆都是他儿时最美的记忆。莫奈多次辛苦绕到象鼻山后面,以一个不同的角度去描绘心里最美好的瞬间,却险些被涨潮的潮水卷进大海。莫奈有一次想要来一些新奇和挑战,在当时火车这个铁块儿头算是最时新的东西之一了。莫奈跟火车站站长说,我想画火车,并希望火车站里充满浓烟。几经周旋,站长答应为莫奈关闭站台一天,并将停靠的火车都放出浓烟。莫奈在烟雾弥漫的站台里,如痴如醉地画着以至于后来差点被浓烟呛得昏迷。 

   

画不惊人死不休

他们放弃传统的绘画题材,走出画室去捕捉大自然景色中的瞬间性表现和转瞬即逝的感觉印象;他们感受到光的魅力,他们大胆地用色彩来画阴影,用色调的直接对比和反差来表现立体起伏感和体积感;他们接受并掌握了小方头笔刷,完全将笔触与图像形状结合在一起,让那些兴奋的小点在画面中欢快的跳跃;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畏惧和排斥新的科技摄影技术,并成功地利用摄影照片创作了优秀的作品。

马奈并不承认自己是印象派的画家,但是他是莫奈的好朋友,他深深地影响着印象派的其他一些画家。他的《奥林匹亚》一经展出,便震惊四座,将黑人女仆藏在厚重的背景里,强烈的黑白对比衬托出前景的奥林匹亚。这幅画不像西方传统油画一样,前中后景别层次鲜明,而是剔除了景深感,更加平面化,用笔用色也更简约,减少了很大部分的中间色调,仅仅关注整个画面气氛的渲染。这在当时学院派绘画盛行的时代无异于另类!恰似李宇春对峙于宋祖英的感觉。(仅仅做个比较,没有太多意思

       莫奈晚期贡献给世人的睡莲,最能表现莫奈画作的特色:光之颤动和画面的律动。在画展中,看到莫奈的一幅《溪中鹅》,色彩丰富亮丽,白鹅憨态可掬,短小遒劲的笔触眉飞色舞地四处欢腾,眯着眼睛看画,似乎触碰到了透明的光。

       我最欣赏德加的是他匠心独运的构图,他善于将空间进行分割,并使用大开大合的交叉线,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来结构画面。《演出前》,主体人物芭蕾舞女一排列于画面上方三分之一的地方,剩下的三分之二都是空无一物的深灰色地面,这和中国国画中以虚写实,计白当黑有异曲同工之妙,留给人无穷尽的想象。

   毕沙罗温暖的《村落-冬天的印象》,雷诺阿欢快的《船上的午宴》,巴齐耶平静的《家庭聚会》,卡勒波特别开生面的《刨木工》,莫里索充满着母性光辉的《摇篮》,卡萨特的《母子或正在喂奶的母亲》还有其他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都充盈着现世的人、景、物、情以及流露着自然和真实。

 

总结

“最迟从印象派的风景画开始,在客体性和主体性之间已无法作出区分了,那是由于对自然进行艺术加工的缘故。”--苏珊•维斯

“印象派绘画使人着迷的是抽去了对象的物质性(Entmaterialisierung des Gegenstaendlichen)。”“这样,人们觉得更贴近了自然。”--迈耶尔-戈瑞夫

自从去了画展之后,这段时间都在看印象派的相关论著和纪录片,《印象派与东亚美术》、《印象派的日常生活》以及《印象主义》等,说实在头有点晕了。摘抄以上两段做为理论上的总结,我觉得“客体性和主体性之间已无法作出区分了”和中国古代剑侠追求的“人剑合一”,中国文人画追求的“身心合一”以及中国道家追求的“天人合一”大致不谋而合吧。

结合自己写生时的经历,与自然和实景零距离相拥时,好似有一种魔力,画着画着就难以停下来,难以思考,难以做作着急地为画作编写当代绘画赖以生存的“概念”,似乎我手中的笔和画布上的色彩,只是一个与自然通话的透明介质,只是替大自然说出了它说不出的话语,那种感觉奇妙极了!

然而,末了,我还想加上一句,印象派绝对不是神话!我们不需要什么神话,我们只需要真实的感受,我们可以把它捧上天,也可以挑它的刺,跟随自己的内心去欣赏就好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32162-746531.html

上一篇:“戴着格律的脚镣”作诗
下一篇:成年早期不得不患的病!
收藏 IP: 218.78.189.*| 热度|

9 陈楷翰 李学宽 赵序茅 孙宝玺 徐耀 罗帆 刘进平 谢蜀生 happylittlejo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