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代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usbbi 美国华人史、人文、诗词及财经

博文

纽约华人列史:不幸的张合浦

已有 2029 次阅读 2018-7-7 13:33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纽约华人历史, 纽约中国城华人

感于一位早期普通中国人的意外不幸,著简文示常理中纪念。


一个多月前、5月末“国殇日”后的两天,在前往皇后区与布鲁克林区交界的“常青”墓园,探寻“内战”老兵庞宗阿墓地的时候,偶然发现在同一座墓园内还安葬着同一时期的另一位中国人。巧合的是,这位中国人去世于135年前的“国殇日”假期间,他是在一场浩大庆祝活动期间意外丧生的。


据“寻墓”网站上的资料显示:

Hopou“Ah Ling”Chong-张合浦,绰号“阿良”(音译,因庞宗阿的名字Chon Ah,故发现近似的Chong“张”),

出生日期:不详;

死亡日期:1883年5月31日。

死亡地点:纽约国王郡,布鲁克林;

资料备注:死于1883年布鲁克林桥“恐慌事件”中。


这里所说的布鲁克林桥恐慌事件,指的是1883年5月底,举世闻名的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开通庆典活动中,因谣传大桥会坍塌而引发人群恐慌,导致灾难性的踩踏事件。这起事件有造成近五十人严重伤亡,其中就包括这位看热闹、也很不幸的中国人张合浦。


事情还要从一周前说起。1883年5月24日,世界上主跨最长的悬索桥、也是第一座由钢铁制成的悬索桥-布鲁克林桥正式通车了。伴随着开通的大量庆祝活动,接下来的几天里车大桥上水马龙、交通拥挤。人们也争相登上桥身,从东河几百英尺的上空欣赏这一历史性景观。

BrooklynBridge-StampedeCrop-NewYork-Untapped-Cities-AlexWallach.jpg

随之而来的,到了5月30日,也是“国殇日”长周未的一个下午。成千上万的观光游人来往于布鲁克林大桥的人行通道上,悲剧就在一个微小插曲后突然降临了:一位中年妇女在曼哈顿一端的木台阶上不慎跌落,引起另一位妇女的尖叫,“大桥倒塌了”。在一片惊慌之中,人们竞相冲向大桥人行道的出口。“瓶颈”一样的出口(也是布鲁克林桥西端曼哈顿一侧入口)被人群堵塞,而后面继续拥挤上来的人潮随即把台阶上的全部人们撞倒,台阶上瞬间堆压满了男人、妇女和孩子们。他们有的死了,有的严重受伤。


大桥管理人员除掉了人行通道与铁路轨道之间的铁栅栏,让更多的人得以尽快逃离险地。布鲁克林桥的这次踩踏事故,造成12人死亡,35人严重受伤。纽约媒体称之“死亡之桥”。

布鲁克林桥踩踏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即1883年6月1日,《纽约论坛报》在第二版面(下图)的一篇报道中,有这样提到:

“(事故中)丧生的一位中国人说是叫“阿良”,但在“勿”街(Mott St. 中国城主要街道,距布鲁克林桥头不到一英里)上没有人知道这个名字。记者后来遇到一位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詹姆斯,他已经摒弃了中国人传统(西化了)。他说“阿良”是这位不幸遇难的中国人的绰号,他的真实名字叫张合浦。张合浦是个穷人,不属于两个中国人社团中的任何一个。明天下午两点,在“樱桃”街(Cherry St. 靠近东河岸)17号将举行一个小葬礼,他的遗体在那里停放至晚间,撒纸驱鬼…他的遗体将被送至“常青”墓园安葬…。

IMG_6448.JPG

1880年代初,纽约的中国人数量约有2000人(1882年排华法案通过时的数据),他们大部分居住在曼哈顿下城。最为著名的“五点区”东部,以Mott街为中心较为集中。而“东河”对岸的布鲁克林,仍然是一个独立城市。那里有少量中国人在Main St一带(今Dumbo,桥头新艺术区)做小生意。布鲁克林桥的开通,无疑方便了两岸人们的陆路来往,同时也有了一条免费的步行通道。


张合浦在下午时侯出现在曼哈顿一侧桥头人行通道入口处,他有可能是从附近的“中国城”来看热闹,也有可能步行经布鲁克林桥前往(或返回)布鲁克林找老乡、看朋友或办其它事等。总之,一个中国人普通市民在对的时间里出现在“错误”的地方,他意外地丧失了生命,成为这场纽约历史上著名灾难中不幸的一员。

从网站和报道上时间差看,张合浦30日当天在布鲁克林桥上遭遇人群踩踏,直到第二天也就是31日才死去的。另外,他在纽约似乎也没有亲人或家庭,应该是只身一人。那么,意外客死异国的张合浦,是(广东?)哪里人,他是什么时候来的纽约(或美国),有过什么样工作或经历,都仍然未知。


最后一提的是,尽管有网络资料和报纸报道依据,在“常青”墓园的电脑系统里却找不到这位Hopou“Ah Ling”Chong-张合浦的墓地信息。“内战”老兵庞宗阿的墓虽然早已迁回中国了,但系统里依然保留着他的初始信息。


参考资源:

Find A Grave

https://www.thoughtco.com/brooklyn-bridge-disaster-1773696

New York Tribune, June 1,188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22825-1122720.html

上一篇:纽约华人列史:“一代名贼”小阿波
下一篇:纽约华人列史:“中国女士”阿芳妹
收藏 IP: 67.245.118.*| 热度|

2 杨正瓴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