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天第30届奥运会就要在“伦敦碗”闭幕了,到那时,我等熬晕多日的看客们也该闭目休息了。按理说,结束也该写篇总结报告了。在以往若干届奥运会期间,我看奥运、议奥运但没怎么写过奥运。这届不同,因为这两年我在科学网上玩博客玩得不亦乐乎,而此次对奥运会也看了不少、想了不少、甚至和人辩论了不少,所以决定认真地写一篇关于奥运会的东西,把自己对于奥运会的思考做一次比较系统的梳理和总结。题目嘛,这次不拆字、不撷英、不耍“标题党”,来个中规中矩的,就叫做《奥运会的“需求层次”分析》。
听说,有位叫做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一套“需求层次理论”【1】。“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按照老马哥的这套理论,我们也可以给奥运会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和事件做一次系统的需求层次分析,而围绕奥运会的许多事件的争议,似乎都可以在“需求层次”分析过后得以了解甚至平息。
这年头儿,看奥运会可以看得俺们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有时甚至感动得热泪盈眶;但当我们看媒体和网络上的某些评论以后,却可能让人变得义愤填膺甚至怒火中烧,总的感觉是让人感觉是言论信息和思想越来越多元化(这无疑是好事),却也越来越不可思议。其实,有这些矛盾的东西倒也不难理解,原因在于不同的人、不同的组织或集体(集团),所处的“需求层次”可能根本不同。下面我就试着做些分析:
1) 参赛选手的需求
奥运会参赛选手的需求层次无疑也是分档次的。对于那些有实力冲击奖牌甚至夺冠的运动员,他们的需求无疑是那面金灿灿的金牌。退一步讲,对于那些夺牌无望,甚至连决赛都进不了的运动员,他们的需求肯定要低一些,那就是取得一个更好的比赛成绩,或者至少要在赛场上多呆一会儿(尽可能晚被淘汰)。这两种运动员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同属于自我实现的需求层次。我估计,没有哪个运动员是大老远地道伦敦来“伦敦碗”里“打酱油”的,所说的“重在参与”(或者掺和),可能也首先是希望谋求自我实现的。因此,我很反感那种“消极比赛”、故意受伤退赛的“诛心之论”,因为干这些事的层次太低,绝非有冠军(无论是哪个级别比赛中夺冠)气质的运动员该有的心气。在认真、努力地完成一场比赛后,运动员会赢得观众以及对手的尊重。在赢得一个好成绩、夺得奖牌之后,在国旗升起、国歌响起的时刻,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会得到巨大的满足。对于那些以体育为职业,以这种很辛苦的方式谋生的职业运动员来说,也有养家糊口这个级别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当然,组委会预备的15万个TT,或许是充分考虑了满足运动员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2) 参赛国家代表团成员的需求
参赛各国代表团成员成分比较复杂,有运动员(这个已经分析过了)、教练员、体育官员等。对代表团整体来说,无一例外地都期望出好成绩、多拿奖牌、多升几次国旗,需求层次无疑是比较高的。不过,每个成员其实应该还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儿,他们也许会偷偷地在心里计算一下,如果得了金牌(无论是自己、自己指导的或管理的运动员),回去可以拿到多少奖金,能接到啥级别的广告订单,可以给自己或者父母换个啥样的房子,自己的行政级别和相应的工资是不是能再升一格之类东西。。。。。。不过,在比赛之中如果这些低层次需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级)的想法一多,难免分心走神,结果一枪打偏、奖牌变色的事儿是常有发生的。不过,尊重需求应该是有的,没有谁会太不拿荣誉和声望当回事儿。
3) 主办方的需求
主办方包括了国际奥委会、主办国的组委会以及他们属下的裁判员和工作人员。从国际奥委会的角度看,高层次的需求应该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换句话说,就是即使不能做到“更高、更快、更强”,起码也要“重在参与”。而实际上,稍低层次的追求,就是安全“别出事儿”,包括千万别整出“慕尼黑惨案”来,别有足球流氓啥的闹事儿,运动员和代表团也要“听话出活儿”,也就是尊重裁判判罚,不要过度维权(霸占场地啥的),不许小鸡比赛等等。至于主办奥运会的东道主,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让自己的奖牌总数特别是金牌数要创下历史新高,这是最好的自我实现,绝对是最给力最提气的。为此,主办国会动员尽可能多的群众去营造主场气氛,争取用助威声的气势,压服对手和裁判,让本国的运动员在本土作战以逸待劳的基础上,再接再利,抢到更多的金牌和奖牌,继而赢得世界的尊重并凝聚本国的人心士气,这在正经受经济寒冬的欧洲,尤为重要。在安全需求方面,奥委会和主办国应该想的一样。在“生理需求”方面,主办国和奥委会一定都希望多多赚钱,整的俺们在公开场合画圈,都得掰开手指头查查是不是正好五个,如果是,还得小心这些圈的排列方式。总之,啥都要尽可能地拿来赚钱,所以现如今 “竞技体育”被鼓捣成了“经济体育”,处处都在彰显“体育经济”的强大。
4) 观众的需求
如果说运动员、代表团和奥运会的主办方等几方面的需求层次还比较容易分析清楚,观众的需求层次的分析恐怕是最难做的。因为观众的人数众多,全球数以十亿计,而观众与体育运动的关注程度有很大的不同,观看比赛和评论战果时的心态自然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需求和层次的差异巨大,甚至水火难容。有一部分观众,本身就是体育运动的参与者和爱好者,他们在欣赏比赛,享受奥运会,在议论中可以彰显其专业素养,或可有尊重需求甚至自我实现需求。也有一部分观众(包括我本人),并不是铁杆的体育迷,除了奥运会和少数项目的高水平比赛(例如世界杯、锦标赛啥的),平时自己不玩体育也不大关注体育,只会集中在奥运会和冬奥会期间看看比赛,了解一下体育知识,特别关注自己祖国运动员的表现,为他们取得好成绩而兴奋激动,为失误甚至受伤的运动员感到失望和惋惜,他们对奥运会的需求,基本是情感与归属层次的。还有一些观众,他们看奥运会和看足球联赛一样没啥区别,或许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带着某种“逆反心理”甚至“气”来的,看到中国的运动员拿了金牌,可能会不喜反怒。他们极具“批判精神”和“质疑态度”,往往对负面新闻情有独钟,即使没有负面报道也会自觉地去发掘素材,这些人通常乐于痛斥“举国体制”的败家、职业运动对选手个人健康的摧残等等,通常会把金钱-金牌-权力的关系看得很重。或许他们希望赢得别人对自己观点的认可和尊重,也或许,他们希望借助对奥运会的抨击,实现自己发泄怨气的需求(或可称为情感和反归属需求)。当然,很多观众还有对所谓真相的“求知需求”和对运动员的审美以及审丑需求。
5) 媒体的需求
开奥运会谁最忙?媒体!因为他们要从头忙到尾,中间也基本不能闲着。谁最乐?也是媒体!因为一届奥运会可以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就创造出无数的信息和话题,这在平时是无法想象的。可以说,借助奥运会制造出来的话题,解决了体育媒体在一定时段内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问题,其他媒体以及媒体的参与者们自然也不甘落后,也都希望分一杯“奥运之羹”。借着对奥运话题的炒作和对一些事件的争论,敢“放炮”的可能“一炮打响”,却不必去管这一炮打出去的后果如何。甚至,连“奶车”这样的刊物都来重在“掺和”了。在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和磨磨唧唧的评论中,不可避免地要夹杂着媒体参与者的情感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甚至不惜以牺牲长远的尊重为代价。
看完了我对奥运会需求层次的这些分析,相信很多读者就不难理解奥运会期间的许多言论和现象了。
参考:
【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90053.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5: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