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独立思考,多少为好? 精选

已有 15829 次阅读 2009-12-26 11:46 |个人分类:生活感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知识, 独立思考, 起点, 创新意识, 思考力

       王鸿飞老师在生蛋节(耶稣过日,应该吃糕,世界大众跟着过庆祝,所以谐称为“生蛋节”)给科学网的博友们送来一份圣诞礼物——“少一些独立思考也许更好”【1】。此文一出,不但点击猛增,跟帖众多,而且也立刻激发了科学网的博主老师们的创作热情,一批关于“独立思考”问题的博文在一天之内迅速被撰写出来【2-5】,昨天我还阅读了陈儒军老师也撰写了一篇题为“相信自己,不要迷信学术权威”、关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博文【6】。快速浏览一下这些博文,发现各位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看得都很透彻,本人基本赞同各位的观点,但也有些自己对独立思考问题的“独立思考”结论要表达,遂写下此文——“独立思考,多少为好?”

       单就“独立思考”这四个字的组合来说,都是响当当的好词儿,“独立”+“思考”,这不是和“传说中”的科学精神一脉相通的么,“硬是要得”!但如果再进一步地拆下去,拆分成四个单字儿——独、立、思和考,就不大妙了。想想看,如果一个人被说成是很“独”的,可不是一个好的评语;其次,孤零零的“立”在那儿也是很凄凉的、孤立无援又无助的,干的事情却有在“思”(想)和“考”据这些劳心伤神、很让常人痛苦的工作,感觉这样的“独立思考”太辛苦,不要也罢。

       独立思考有时是多余的。在一个必须严格执行工艺制度的生产线上,独立思考和随后产生改进革新其实是多余的,因为这些工艺制度是不能随便地改动和变更的,任何即使不大的变动都会由于“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导致重大的变动,甚至产生不可预期的后果。在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体系中,独立思考也是多余的,试想,现在哪个高中生敢于在高考试卷上写下自己独立思考的文字而不必担心整道题的分数被扣掉?在一个严整的学术体系中,独立思考有时似乎也是多余的,因为所有的结论都是以前的学者认真思考和研究得出的,对这些东西无论如何做“独立思考”可能只不过是异想天开,所得出的结论都无法超出原有的体系的知识范围,重新“发明”或者“发现”可能只是徒然增加笑料而已。在“绝对权威”的“威权”之下,“独立思考”对个体而言可能是有害无益的,因为“权威”肯定不允许异端邪说存在,这在历史上有很多惨痛的案例,当然我得承认,在这种情况下,独立思考对社会和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还是不妨让“独立思考”少一些吧。

      独立思考有时是稀缺的。在求变、求新、求发展之时,独立思考是重要的,因为很多变革源于独立思考给出的新方法和新结论。在当前的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里,人们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互联网可以轻易地搜索到所需的知识和问题的答案,所以人们可因此变“懒”,变得不愿意自己思考而只是简单地接受别人灌输给自己的知识和结论,然而长此下去,对信息的主动获取能力和分析处理能力必然严重衰退,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独立思考其实会变得异常稀缺,很多人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肤浅。虽然目前这种独立思考的稀缺特征似乎还不明显,但这恐怕还是拜几十年前的教育和社会环境所赐,是此前积累的人才目前在做着独立思考并不断地把自己的思考成果放到网络上和大家分享。然而看看科学网的博客我们都能体会到一个潜移默化的变化,那就是独立思考写出的原创性博文的比例在下降,而非原创的转载作品却在迅速上升,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是否愿意并习惯自己做独立思考并写出一篇篇博文来和大家分享?在研究生的教育中,独立思考也正变得越来越稀缺,学生们更喜欢象喝稀饭一样(所以网语“喜欢”被写成“稀饭”)接受文献给出的分析和结论,却懒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作出分析和判断,更不愿意寻找那些有难度、有挑战性的“筋头巴脑”的问题【7】去细致地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有心“独立思考”的学生还是比较罕见的,他们的“独立思考”或许很可笑,但这种精神应该鼓励,这样的学生引导好了,是可以有些作为的。需要注意的是,在面对没有既定答案的问题之时,独立思考会显得格外重要,是急需的,自然越多越好。

      独立思考其实是很奢侈的。因为真正意义上有价值的“独立思考”其实对思考者自身有很高的要求,或者说思考者开始做独立思考时要有一个高的起点,而且思考的目标也应该比较明确,所思考的方法也应当是对路的。独立思考者应该对所思考的问题的背景、现状和已有的结论应该有必要的了解,否则真的可能重新发明个轮子出来。当然,即使真的闹出这种笑话,也未尝不能化挠具为洗具,试想,如果真是独立“发明”出来的,至少有一点还可以肯定,那就是他具备了一个不错的“思想力”,这种“思想力”固然可能由于闭门造车闹出笑话,但如果纳入到正常的范氏之中表现也不会差(对有些民科进行“招安”似乎亦无不可),否则真正是一种浪费,也就是格外奢侈的了。

       综上所述,对独立思考的需求是多还是少,全要看具体的情况,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总的来说,科学和社会始终还是需要些人去“独立思考”的,缺乏独立思考的时代将是一个可悲的、万马齐喑的时代。

参考文献:

【1】王鸿飞,少一些独立思考也许更好,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1226

【2】周可真,让“独立思考”受到限制——读鸿飞博文小识,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1294

【3】姜咏江,与王鸿飞老师商讨,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1481

【4】许小可,独立思考一下什么才算是独立思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1333

【5】王德华,鼓励正确的独立思考是必要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1380

【6】陈儒军,相信自己,不要迷信学术权威,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1424

【7】吕喆,嚼“筋头巴脑”酱牛肉与钻研学问,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0820



少一些“独立思考”更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281507.html

上一篇:我为什么要起 boxcar 这个网名
下一篇:从“针鼻儿大的窟窿,斗大的风”说起
收藏 IP: .*| 热度|

25 周可真 杨学祥 张志东 刘玉平 诸葛淑媛 陈龙珠 刘锋 马昌凤 陈儒军 刘进平 王德华 吴飞鹏 陈国文 许浚远 吉宗祥 高峰 苗元华 柳东阳 刘岩 李学宽 欧阳峰 王萌杰 yinglu zhaowanfu agreatboy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