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凤来仪落基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henixInRocky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为念天涯远,尤思岱海滨。万里身是客,尝使泪沾巾。少年江湖老,何敢忘初心。

博文

大洋两岸的《线性代数》 精选

已有 18644 次阅读 2015-3-25 07:55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我在太平洋两岸都学习过《线性代数》。

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这门课让我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对于一个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单单是这个名字就让人亲近不起来。果不其然,这门课枯燥得很。任劳任怨的老师按部就班地讲授着书本上的知识:矩阵,定义是这样的……我们怎么求矩阵的秩呢,要这样做,一,……;二……;三……。几节课过后,我觉得非常痛苦,所有的内容我都是在机械的记忆。那时候网络不发达,我没有电脑,也没有办法上Wikipedia可以浏览一下,所以几个星期的时间里,除了死记硬背的一些概念、套路和方法,我脑海里一片空白,心里充满了排斥的感觉。于是在一节课的课间,我走上去问老师:这么课是做什么的?我们学习这一堆一堆的数字有什么用?老师严肃地跟我说,你先别管它有啥用,这学期先把它考过了再说!

这门课最终我考了63分,印象非常深刻。

后来出国读博士,做课题时我遇到了要用到《线性代数》的地方,于是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洋人的英文教材。铜版纸印刷,全部彩色——还是洋人有钱,我心想,真奢侈。然而让我印象更为深刻的还在后面。打开扉页,是一段介绍:什么是线性代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线性代数?下面是两个故事:第一个: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家授予了美国哈佛大学的WassilyLeontief教授。他的主要贡献是“投入产出”理论。这个理论利用线性代数的方法……。短短一页的文字,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线性代数理论是如何被Leontief教授应用在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工作中。第二个具体内容记不清楚了,大意是美国某地政府如何利用线性代数的理论,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预测未来一段时间里猫头鹰的数量。我完全沉浸在了这两个故事里,第一次感受到和诺奖得主的研究我也能读懂,这本书里的理论和我距离那么近,那么实用。这本书的内容我吸收得很快,概念和方法掌握得非常牢固。

从这本书开始,我慢慢地战胜了所谓的“数学恐惧症”,是学习如何将现实的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如何用学习到的数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悟性好的朋友相比,读博士才开始有这种感受,我真是“后知后觉”了,不过,这的确是我的亲身经历,也促使我思考我在太平洋两边教学的方式和理念有何不同。

在许多人心目中,中、西方教学方式最大的差异或许是填鸭互动的差别:中国学生老老实实听,老师兢兢业业讲;美国学生坐得歪扭七八,嘴里嚼着零食随意打断老师的授课——部分正确,但不尽然,这只是表象。也有人说,中国人考试太多,西方人考试少——这也不正确,我们期中考、期末考、会考这些考试也是学习了西方的模式。许多好的学校,比如MIT,大考小考甚至多如牛毛。我个人认为最大的差异在于背后的理念——我们该如何看待知识?又如何学习知识?

有人说,欧洲的教育善于培养思想家,美国人善于培养技术性人才。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学术会议上,我发现欧洲的同行们的工作许多是对于某个问题穷究其理的研究,北美同行更多的是直来直去的idea是如何利用工程的方法实现。我没有在欧洲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因此对前一种理念不甚了解。在北美,数学被视作一种技能,各种学问都可以看作是技能——因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能够胜任各种工作的人才。

回想让我产生恐惧感的那门课,我在想,我们的教学方式是在培养思想家还是技术人才?抑或是仅仅为了让学生通过考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02703-877044.html

上一篇:北美博士后:在“骨感的现实”里坚持“丰满的理想”
下一篇:我们需要职业素养, 职业操守, 职业精神
收藏 IP: 71.232.157.*| 热度|

60 谢力 蒋迅 李欣海 李毅伟 何尚卫 张云 逄焕东 许方杰 陈冬生 侯沉 李萌寒 陈爱玲 徐传胜 王荣林 杨森 曹须 张阳阳 惠小强 胡宝群 张忆文 霍艾伦 田云川 李宇斌 李楠 韦玉程 廖晓琳 刘全慧 曹俊兴 许文龙 于建辉 叶建军 吕东升 黄辉军 韦四江 余昕 白龙亮 蒋永华 杨正瓴 王春艳 王林平 张慧铭 科苑往事 孙学军 程娟 吉宗祥 汤茂林 icgwang yangb919 JINGNING cloudyou yxlong2000 shenlu qzw zjzhaokeqin syc2010 yzqts wliming jianhuajiang ahyfyym yyfy10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