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SciHum(教育、科技与人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anfq

博文

洪堡眼中的科学精神及其命运——也谈什么是科学精神?

已有 6491 次阅读 2009-11-12 17:29 |个人分类:高等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 科学精神, 科学, 洪堡, Wissenschaft

                  潘发勤

 

近来有许多学者在相关媒体思考和探讨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精神。这里简述一下来自德国洪堡大学的创立者威廉·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眼中的科学(Wissenschaft及其所倡导的科学精神。

洪堡理想源自19世纪初洪堡德国柏林大学的改革。虽然对洪堡理想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它的核心是为了确保最纯粹和最高深的知识(Wissenschaft,教与学的绝对自由(Lehrfreiheit and lernfreiheit)。洪堡把大学看作是社会道德的灵魂,“大学是与国家道德文化直接关联的一切事情汇集的顶峰在大学里最高深的学问将得到发展[1]对于Wissenschaft一词,虽然我们通常把它译作“科学”,但正如后来认识到的,并不是适应工业所需要的研究的、尤其是有关自然的科学,它建立在宽宏的人文主义关怀之上,“它不是一件事物,而是一个过程;不是一种专门化形式的知识,而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心理态度、一种思维能力和技巧;它不是要确保掌握这种或那种知识,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确保记忆力受到锻炼,理解力得以提高,判断力得以纠正,道德感情得以升华”[2]Wissenschaft需要的是心灵的展开,是和自我形成(bildung)相联系,把个人的努力集中于获得理智或精神的完善。[3]唯有如此,学者才能获得为从事任何专业——出于自由的意愿和为了专业本身的理由,而不是为了糊口谋生——所必需的技能、自由和能力。Wissenschaft是如此“纯粹”,如此不同于实际知识或应用科学,以至于当时国医学教授不能去看病人,工程学之类的技术科目不能被列入大学课程,只能在其他专科学校教授。

洪堡思想实际上有四个要求,它不仅把科学和研究联合起来,而且“通过哲学把各种经验科学联合起来,把科学和普通教养联合起来,把科学和普通的启蒙结合起来”,实际上,1810年的柏林原理是所谓自由教育的一个变种。[4]洪堡的这种思想被后来的各国大学不同程度地继承下来。例如,在中国,蔡元培教授当年对北大的改革,就是受到这种理想的影响,倡导学术自由,扩充文理、停办工商。

显然,洪堡理想在现在看来未免有些迂阔。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劳动的性质正在发生的重要变化。在全球知识经济背景下,一些国家(特别是英美澳)出于全球竞争需要,竞相投资技术科学和与市场接近的学科,以提高经济竞争力。同时在高等教育政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迫使院校和教师走向市场。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削减高等教育开支减轻政府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生存,大学开始以企业的方式运作,大学正在利用它特有的资本(大学教师和知识)去争取更多的收入来源,表现出一种学术资本主义(academic capitalism)趋向,在此种体制下,大学也日益变成创业型的或企业性的大学(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这样,对纯粹学问的追求正受到市场的、世俗要求的猛烈冲击。新的学术文化正在代替传统的学术研究方式,传统的基础研究导向的、学科为基础的学术研究(模式1)要让位于外来资助的、问题导向的跨学科研究计划(模式2),无私性转向商业、政治和社会利益的混合,单个的学科背景让位于多学科背景,个人主义的工作模式由创业型团队工作所代替。而且,这种趋势势不可挡。学术资本化背景中的某些做法与洪堡理想格格不入,洪堡理想在创业型或企业性大学中岌岌可危。

总之,现在大学中洪堡精神正在衰退,学术资本主义日渐增长。高等教育又一次处于变革的关头。

                

参考文献:

[1] Burton R.Clark,Perspectives on Higher Education[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1984,48

[2] 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38.

[3][4] 克拉克著 王承绪译.探究的场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2,22.

 

(作者系山东理工大学教科所副教授,博士)

 

  相关阅读

 

全球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学术资本主义



谈谈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8262-270540.html

上一篇:[转]浙大海归之死背后的学术信仰断裂
下一篇:[转]武大病危教授遭解聘 校方被指曾涂改合同
收藏 IP: .*| 热度|

2 段含明 陈龙珠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