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文院士与地球自转
(初稿。感谢您指正任何错误!)
惊闻李小文院士于2015年1月10日13点05分因病抢救无效在北京306医院不幸去世,心中十分悲痛。怀着对现实版“扫地僧”的思念,5年前李老师的教诲又浮现在眼前。
2009年8月27日,李老师在博文《风电大跃进刹车好!》里提到:
“2. 风能。在风电大跃进中,好像觉得风电就是无中生有,这个风能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要付出代价的。世界上好像没有这样的事吧?走个极端,风能都发电了,咱们每年30亿吨原煤的水能肯定没了,而且大家也没水喝了。但是,究竟我们有多少可利用的风能?哪些地方建千万瓩级的‘地上三峡’有利无弊?我们好像根本没有研究……
所以,支持叫停风电大跃进,好好规划规划水土光、人生气。”
字里行间,李老师表现出对风电利用负面作用的忧虑和思考。这是一位博大胸怀科学家的责任感。
恰好我也对风能、太阳能等利用可能的消极影响感兴趣。于是在9月1日,我在李老师该博文留下评论:
“过度利用风能,会使地球转动变慢:导致重大的自然灾难。
现在还很少有主流科学家认识到。”
并贴出了博文《风能利用与地球自转变慢》。基本观点是:
“现在的风能过度采用,也是导致地球自转变慢的原因之一。因为每年的季风,会使地球自转出现变化。因此,对风能的利用,要有一定的限制。”
向李老师汇报后,李老师9月7日在博文《地球自转慢悠悠》里,开门见山地写到:
“学者杨正瓴在风能利用与地球自转变慢中,提出:现在的风能过度采用,也是导致地球自转变慢的原因之一。”
“但假定我们真的实现了风能大跃进,年产出电能远远超过美国,按‘核冬天’、‘全球变暖’的立题思路,我猜迟早会有人来研究这个问题,把地球自转的速度变慢的灾难怪到中国头上的。为什么网友杨正瓴不早些动手,先研究起来?也来抢抢全球性大科学问题的话语权?”
作为一名高校的普通基础课教师(近年研究风能预测),能得到院士的点名,大为感动。同时深为李老师对人类与祖国深深的爱所折服。我明确表示:“您要是能够组织一下就好了:作为我国科技界的首创观点,在国际上发言。期待您的领军作用!”并将诸多资料与思考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李老师。诸多细节,此处不再叙述。
转眼5年半,斯人已去,天堂正在召唤。
生者却是悲痛不已。
我想,对李小文老师最好的纪念,就是以李老师为榜样,为祖国和人类做点有益的事情。因此,把有关的看法写出来,再次向李老师汇报:
地球转动惯量约为(8.0365 ± 0.0002) × 1037 千克米平方,假如风能每年利用10亿千瓦,则最大可使地球自转变慢约100亿分之一,即每年约0.0002毫秒的减速。考虑到风向的变化,则这个减速约为每年约0.0001毫秒。全球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最大每年可使地球变慢0.0034毫秒。对于长年累月的风能开发,这个变化不宜视而不见。我国季风风向大体南北向,对地球自转影响很小。而美国和欧洲以西风(偏北)为主,影响较大。
目前公认:地球自转的周年变化振幅为20~25毫秒,主要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半年变化的振幅约为9毫秒,由太阳月球引起的大气潮汐。
因此人类对风能开发的数量,一定要有宏观的限制。
我国则应该充分利用季风的特性,既要充分开发风能,又要尽力减少对地球自转的影响。如夏季和冬季风能的利用要对称,以维持年内地球自转的平均值。认真研究蒙古高压以及我国季风的特性,提高风电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风能开发过度,肯定有各种不利影响。如引起地面风速变慢,增加地表温度等。但年均地球自转的减速增大,则对日-地-月天文系统可能产生某种人为影响。必须评估这些影响。人类已经观察到包括我国在内的地表风速变慢的现象,但鲜见风能开发对地球自转影响的研究。
“究竟我们有多少可利用的风能?”李院士提出的问题,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相关链接:
[1] 李院士,2009-08-27,风电大跃进刹车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84-251834.html
[2] 李院士,2009-08-29,风电规划,也作了一些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84-252099.html
[3] 李院士,2009-09-07,地球自转慢悠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84-253901.html
[4] Robert Vautard, Julien Cattiaux, Pascal Yiou, et al. Northern Hemisphere atmospheric stilling partly attributed to an increase in surface roughness [J]. NATURE GEOSCIENCE, 2010, 3(11): 756-761.
[5] 风能利用与地球自转变慢
http://bbs.sciencenet.cn/thread-73907-1-1.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2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