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gguanghe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guanghe1

博文

日本和钓鱼岛是从中国分离漂移出去的八大证据

已有 25966 次阅读 2015-7-7 15:16 |个人分类:大陆漂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日本, 钓鱼岛, 从哪里来?

日本和钓鱼岛是从中国分离漂移出去的八大证据

Eight Evidences Show Japan Was Separated from China

梁光河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Email:lgh@mail.iggcas.ac.cn

梁光河. 日本从中国分离出去的8大证据. 地理科学研究.GeographicalScience Research: 2013, 6 ,15-29

特别声明:本研究工作没有使用国家科研项目一分钱,属个人业余研究成果。

摘要

首先通过尾迹分析和大地构造演化历史给出了日本列岛的分离模式和运移轨迹,然后分别从地貌形态、山脊走向分布、地质地层、地球物理和岩石学、古生物及古气候、考古、中日文化融合及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基因对比等给出8个方面的证据,证明日本分4部分分别从不同的地方分离、漂移到当前位置。主体部分3个主岛(本州四国九州)是从中国浙江舟山市以南至福建广东沿海分3片分别漂移到目前的位置的,其第4个主岛(北海道岛)是从太平洋中的关岛附近漂移过去的。钓鱼岛等岛屿是日本分离漂移过程中产生的岛屿(日本陆块的遗撒物)。

    阅读并完全理解本文需要的背景知识:台湾岛的成因机制

1 引言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6800多个小岛屿组成(1),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1]

日本在地质构造上大致分为:西南日本区(分为外带和内带)、关东地区、东北日本区及北海道[2],分别大致对应日本的九州、四国、本州和北海道。

关于日本列岛成因的研究文献非常多,日本权威地质学家Yo-Ichiro Otofuji1985年在国际顶尖刊物《Nature》上发表的文章“日本岛弧的古地磁推测日本海的张开模式”将日本的成因及日本海的大地构造演化做了权威定论[3]:日本是从朝鲜半岛以北在新生代以一个双开门式的海底扩张模式分裂开来到达当前的位置,并在双开门的同时生成了日本海。日本海内发现大量中生代地块否定了这个海底扩张过程

日本列岛主要由晚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增生杂岩组成,这些杂岩原来形成于东亚大陆边球(20亿年的扬子克拉通(华南) 450Ma的弧前蛇绿岩) 的俯冲带内[5]。利用化石和放射性测年的研究已区别出一些主增生杂岩,其中包括一些高P/T变质部分和次蛇绿岩。这些增生杂岩之间明显地向洋变年青。这种增长方向在西南日本可很好见到,那里存在几个不同单元,即从日本海一侧到太平洋一侧: 40030Ma的高P/T 片岩,二叠纪(250Ma)增生杂岩,230180Ma的高P/T片岩,侏罗纪(180140Ma)增生杂岩,100Ma的高P/T片岩,晚白垩世(80Ma)增生杂岩,第三纪(5020Ma)增生杂岩。这些大地构造界线的弯曲地表行迹和普遍的构造飞来峰及构造窗表明,这些杂岩包括高P/T片岩,都表现为近水平(或平缓倾向北的) 薄层构造单元,即推覆体。因此,日本列岛形成为一个巨大堆叠推覆体,这些推覆体在构造上向下变年青,直至现代南海增生杂岩。在这种近水平的造山带内,构造上最明显的是高P/T单元夹在低压单元间,如10Ma的三波川蓝片岩位于侏罗纪和晚白垩世葡萄石一绿纤石相增生杂岩之间。琉球岛弧是双列岛弧,内带主要是古琉球火山带,发现有中新世-上新世安山岩及著名的中新世绿色凝灰岩;外带是琉球岛弧带主体,包括晚古生代二叠系三叠系变质岩,中生代侏罗纪变质岩,白垩纪至始新世发育了四万十地槽,38Ma年前渐新世之后的多次构造运动,包括中新世早期的下沉,中中新世到晚中新世的隆起成陆,上新世下降发育岛尻海。

2. 日本列岛分4块漂移的顺序和轨迹

大陆漂移后会留下尾迹,我们可以很容易通过板块漂移过后的尾迹分析其来源及漂移方向。这与刑事侦探对指纹和足迹的分析类似,通过简单分析就可以大致判断嫌疑人的去向。

1展示了日本列岛的运移路线和轨迹,日本列岛是分四部分分别从不同的位置漂移到当前位置的。日本北海道岛从其南大约3500公里的关岛附近首先漂移到当前的位置,接着本州岛从中国的浙江沿岸沿冲绳海槽一线(钓鱼岛附近)漂移到当前位置,而四国岛紧跟着本州岛沿着一个十分奇特的多Z字型路线(并转动着方向)漂移到位。最后才是九州岛从中国广东的珠江口附近分离出去到当前位置。图中红线上的1234代表漂移顺序。

这个过程的动力机制是基于印度板块向北强劲的漂移和碰撞产生了一系列的板块间的相互受力作用。这是特提斯构造活动影响到我国和菲律宾海及太平洋的一个具体反映。地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的运动带动了另外一个区域的大规模地质运动。

Fig. 1 The migration path, sequence and track of Japanese archipelago (Modified from Google-Earth)

1 日本列岛的运移路线、顺序和轨迹(据google-earth修编)

3. 日本列岛分块漂移的8大证据

3.1 证据1—地貌形态复原后吻合良好

作者将日本列岛分为4部分,分别是九州、四国、本州和北海道。本文将它们进行了分割,分割的依据是地质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及地貌山脊特征。北海道岛的来源将在文章的最后部分给出答案。

然后将它们分别恢复归位到其分离漂移前的位置,得到如下图件(图2)。本州岛原位置需要右旋2度才能到达当前状态,四国岛从原位置需要右旋31度才能到达当前状态(并不代表其漂移途中没有发生更大规模的旋转),九州岛需要右旋8度才能最终组合成图中的形态。组合后各个地块地貌形态吻合良好,其中九州岛部分块体插入珠江口,与香港市接壤。特别注意的是台湾岛是后来漂移过来的(作者另文专门描述),因此四国岛重叠到台湾岛之上了。也就是说日本列岛未分离前其东京市大约位于目前的台北市附近。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还有缝隙,推测是分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小碎块所致,位于目前九州岛周围的很多小岛可能就是这些小碎块。

Fig.2 Landform restoration diagram of Japan's 3 main islands (Modified from Google-Earth)

2 日本3个主岛地貌复原图(据google-earth修编)

3.2 证据2—山脊走向复原后一致性良好

基于全球地形图的截图,作者也做了恢复复原处理,从如下图中可以看出,其复原后山脊走向和高程一致性良好(图3)。

Fig.3 Landform recovery diagram of Japan's 3 main islands (Modified from the global topographic map)

3 日本3个主岛地形地貌复原图(据全球地形图修编)

3.3 证据3—地质地层复原后一致性良好

基于亚洲地质图的截图,作者也做了恢复复原处理,从如下图中可以看出,其复原后地质层位和断裂及岩浆岩吻合良好。从细节上看九州岛上的老地层Pz与香港广州附近的Pz对应良好,而且主要断裂带方向对应也非常好。特别注意的是对比中应忽略新地层如NQ,因为这些地层很可能是漂移后新生成的,主要对比老地层,本州岛和四国岛上的地层K和浙江福建沿海的地层K吻合良好(图4)。四国岛上的元古期花岗岩与福建沿海同期花岗岩吻合良好。本州岛南端的飞来峰及飞弹构造可能是四国岛漂移后撞击并与本州岛拼合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构造。

Fig.4 Geological structure recovery diagram of Japan's 3 main islands (Modified from Asian geological map)

4 日本3个主岛地质构造复原图(据亚洲地质图修编)

3.4 证据4—古地磁和海洋热流证据

3.4.1 古地磁证据

古地磁资料表明,在二叠纪、三叠纪和侏罗纪时期,日本在10—15度左右。当然华南也在往北走,但没有日本走得那么多。这说明日本在白垩纪以前应该在华南附近[7]。日本当前在31-45度之间,可见从侏罗纪到现在其已经向北漂移了很远。

古地磁研究(刘育燕,1986)表明:15Ma前后日本西南部发生了47度顺时针旋转。这与我们的陆块恢复结果基本吻合。

3.4.2 海洋热流值证据

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证实,冲绳海槽是一个典型的新生代弧后裂谷盆地[8]。深部地震和重力、地热流反演资料表明,海槽岩石圈和莫霍面均急剧变薄。岩石圈在南部厚度仅55km,莫霍面厚度最薄处仅14km 左右。地层、断裂、火成岩、天然地震、新构造运动和地热流等现象均反映了海槽是一个年青的,正处于裂谷鼎盛时期,至今还处于拉张阶段。冲绳海槽也是一个地壳和岩石圈急剧变薄的地区。海槽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热流值异常高且热流值高低相差悬殊,据日本、美国、苏联和我国台湾测量的200 多个热流点,平均值约为196mW/m2,远大于大洋中脊及其它边缘海的热流值(世界大洋的平均热流值为60mW/m2),成为全球热流值最高的地区[9]。这说明日本列岛从中国大陆分离出去的时间并不长。

3.5 证据5—重磁和地震证据

3.5.1 磁异常和重力异常证据

基于冲绳海槽及邻区的磁异常分布图,可以清楚显示出日本陆块漂移轨迹及方向,因块体运动产生深海沟引起岩浆上涌或喷发,引起磁异常。该运移轨迹和基于板块漂移尾迹所的到的轨迹基本一致。另外从布格重力异常图上(图6)也有非常清晰的显示[25],重力高表示洋壳减薄,密度高的物质上涌,是板块划过洋壳所致。

Fig.5 themagnetic abnormal distribution of Okinawa trough and adjacent areas

5 冲绳海槽及邻区磁异常分布图

Fig.6 Space gravity anomaly of Okinawa trough and adjacent areas (from Gao Jinyao, 2008)

6 冲绳海槽及邻区空间重力异常(据高金耀等,2008

3.5.2 石油地震勘探和构造强度证据

   从石油地震勘探和钻探资料发现,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惠州凹陷(中国海洋石油的一个重要产油基地)中存在一个北东向的深切割峡谷,推测是九州岛漂移过程切割所致。

   何慧优2011年对大田-花莲地学断面进行了详细研究[10],该地学断面横跨作者给出的四国岛和九州岛漂移的必经线路,如图7所示,其中的黑色线条是该地学断面的平面位置分布,图中同时展示了何慧优对该地学断面所做出的构造强度图。可以清晰地看出,西侧(20-150Km)的两个构造强度强峰值应该对应四国岛的漂移路线上的切割带(路径4),而230—300Km的两个小峰值可能对应九州岛的漂移路线上的切割带(路径3)。最右侧(东侧)的急剧上升部分对应台湾岛的后期切割所造成的构造剧烈变化。

另外一条地学断面D270位于其北侧,其构造强度图位于图7的左上角,该剖面也横跨作者给出的四国岛和九州岛漂移的必经线路,只是其漂移路径发生了变化,九州岛(路径4)应该对应D270地学断面构造强度图中的最左侧(80-140公里)处的两个低峰值。而右侧的两个峰值(280-500公里)对应的应该是路径3。也就是说是四国岛的漂移路径。这说明九州岛比较小、重量轻,其漂移产生的构造变化强度要小于四国岛。


Fig. 7  Geosciences’ transect location and structural strength map of Datian - Hualian and D270

7 大田-花莲和D270地学断面位置及构造强度图

3.6 证据6—冲绳海槽的岩石学证据

孙嘉诗等人1982年的研究表明[11]:冲绳海槽中分布有大量的浮岩,在这一带进行的地质调查获得了不少样品。这是一种很特殊的岩石。虽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至今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岩石外观很突出的特点是色浅(浅灰白~白色),质轻(干样比重为0.5—0.7),性脆,疏松,均一,断面粗糙。在电镜下观察具泡沫状气孔构造。状似海绵,孔洞互通,因此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吸水饱和之后,比重大于1。这也是它能沉于海底的原因。孙嘉诗的结论是:这类岩石不是由岩浆直接冷凝而成的。其成因既和岩浆有关又不是标准的岩浆岩。在成因上它与火山碎屑岩有很多相似之处,是炽热的岩浆喷发到水中与气化了的海水充分混合之后再沉积形成的。那些呈斑晶状斜长石、辉石是在岩浆喷出地表之前就早已晶出, 在岩浆喷发到汽化的水中之后它们仍以固体状态存在, 并与大量的硅铝质迅速冷凝的岩浆再沉积在一起。这样形成的岩石必然是疏松多孔,富含水,可以有大量的SiO2而无石英晶出,也只有这样才能造成斑晶与基质岩性上的不一致。这类岩石与火山碎屑岩的区别是前者为岩屑喷发到空气或水中再沉积形成的, 而后者是晶屑和岩浆喷发到水中与水汽混合再沉积形成的。至于为什么同样是海底喷发有的与水混合而有的则不混合(如基性岩的海底喷发), 这个问题目前还不能解决。

作者认为该浮岩的成因应该是日本地块划过冲绳海槽后,引发了岩浆的上涌和喷发,并遇水直接冷凝而成,这个过程中刮蹭沉积物质参与了岩浆的混溶。

翟世奎等人1995年的文章介绍说[12]:1992年5月—1992年6月对冲绳海槽热液活动区进行调查采样,对拖网采到的新鲜的玄武岩样品做了斑晶矿物学及岩石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冲绳海槽玄武岩的斑晶矿物主要由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斜长石(An=69%—86%)组成, 副矿物有铬铁尖晶石和磁铁矿,因而将样品定名为橄榄玄武岩。同大洋中脊玄武岩相比,冲绳海槽玄武岩明显具有E 型洋脊玄武岩的特征,说明初始岩浆可能来自由于海槽扩张而隆升的地慢。并得出几点认识:(1)在冲绳海槽不仅分布有酸性火山岩一浮岩,而且有玄武质岩浆的喷发活动。从样品的新鲜程度和橄榄石斑晶没有任何蚀变现象看,玄武岩应该是近期火山喷发的产物。(2)根据矿物学和岩石化学特征,可将冲绳海槽玄武岩定名为橄榄玄武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3)玄武岩初始岩浆来自隆起的异常地慢。岩浆作用早期的结晶相依次为铬铁尖晶石、橄榄石、斜长石和辉石。尽管发生了早期结晶作用,但结晶分离作用不明显。(4)冲绳海槽玄武岩与大洋中脊玄武岩有相似性,这是冲绳海槽海底扩张作用的有力证据。但从岩性上,又与火山岛弧的岩浆活动有一定的可比性,这可能是冲绳海槽早期扩张作用的具体表现。冲绳海槽属于过渡型地壳,其岩浆活动与大洋中脊和成熟的弧后扩张型盆地相比有自己的特性。

作者认为冲绳海槽海底热液活动区玄武岩的矿物学和岩石化学特征也说明是日本地块划过冲绳海槽后,引发了岩浆的上涌和喷发,这个过程中有刮蹭沉积物质参与了岩浆的混溶,因此形成了异样的玄武岩。

3.7 证据7—古生物及古气候证据

3.7.1 古生物证据

古植物化石研究(Atsushi Yabe,2008)表明:16Ma左右日本东北部处于热带、亚热带海洋气候。而其当前处于亚寒带、亚热带。说明从16Ma至今日本东北部发生了大规模向北漂移。

日本北海道古孢粉研究(Akiko Obuse ,1999)表明,中新世早期(16Ma)该区域存在常绿阔叶林,至今纬度逐渐增大。

日本西南部发现的晚三叠世非海相双壳类江西蛤(Jiangxiclla)。认为原产于湘、赣、粤地区的江西蛤是地理分布极有限的土著属, 它在日本西南部的发现表明当时该区与华南东部的古地理关系极为密切,可能原属同一地块。

日本的岩石,主要属于中生代时期的活化混杂带,活化盖层和活化基底[7]。这些盖层属于哪种沉积物和何时沉积的呢? 在日本有放射虫岩石和复理石。日本的泥盆系、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都含有放射虫。在二叠纪时期,造成了放射虫硅质岩。这些盖层主要是深海相的沉积。到侏罗纪和早白至世发育了复理石相沉积。它们的年龄大多数是中生代的,表示活化、变形与变质作用是从三叠纪到早白至世。在日本海峡南岸,有一块前泥盆纪的基底,由片麻岩和花岗岩组成,它是中生代时期没有活化的刚性基底。日本的中生代造山带中的构造单元相当于我们的大树模式中的树干和树根部分。它们也就是能造成中生代薄皮构造的一个Motor。日本地质学家A.Taira和其他人做了很好的古地磁工作。他们得到的结论是,从130到70Ma,日本东部沿着一平推断层带从北纬10—15度运移到现在的位置。可能日本中央线(Median Line) 西北的造山带也经过了这种数量级的向北运移。利用这一结论可以推测三叠纪和侏罗纪时期日本是在福建和广东的东南。

古生物的证据还很多,1983年7月,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院、自然历史研究所古生物学家小野庆一给我国古生物学家叶祥奎来信[13],并附来一化石龟类的背、腹甲照片各一张。信中说,他将这龟鉴定为茂名龟,请叶祥奎先生核实。经观察、对比,叶祥奎先生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这种龟是一种绝灭的属种,生活在距今70Ma到30Ma年前。特产在我国茂名地区的一套油页岩地层中,时代为晚始新世,距今约40Ma。

日本晚三叠世地层集中分布于西南区的外带和内带,在关东地区和东部日本区较为零星;北海道仅个别点见及。在日本多处都有发现的双壳类和腕足类化石与中国东南部特有的化石可类比[2]

这些证据都充分证明了日本大部分领土来自中国东南沿海一带。

3.7.2 古气候证据

黄镇国1993年在研究“中国、日本晚更新世海岸古沙丘之比较”一文中给出了如下中国和日本沿海沙丘发育分布图[14](图8)。

日本沙丘很发育的海岸总长度约1900km,占全国海岸长度7%,总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主要的沙丘地带都分布在日本海沿岸,如秋田、庄内、佐渡岛、玄海、吹上滨,绵延6-40km,宽度l.3-3.2km,最大高度15-77m。这些沙丘的时代包括更新世的和全新世的,其中的全新世沙丘为6000年以来发育而成,分为3 期(6000—4000a 、3500—300Oa、1800—500a),称为旧沙丘和新沙丘。晚更新世的沙丘称为古沙丘田。中国的全新世海岸沙丘(包括沙堤) 也是分为3 期(6000—5000a、2700—2000a、700a以来),称为红沙丘、黄沙丘、白沙丘。晚更新世的沙丘称为“老红砂”,与日本的古沙丘相当。日本的古沙丘几乎都分布在日本海沿岸,较发达的至少有25处。当然,这些地方也有全新世的沙丘,但是,太平洋沿岸却只有全新世的旧沙丘和新沙丘。中国的古沙丘集中分布在闽南(福州以南) 至粤东(陆丰) 及海南岛,粤西沿海也有较广泛分布。

这说明中国东南沿海与日本西北沿海具有类似的古气候特征和相似的古沙丘物源岩石,预示着日本西侧与中国东南沿海花岗岩具有相似成分,因此风化后形成的古沙丘也相似。这为日本是从中国东南沿海分离出去提供了另外一个佐证。

Fig.8 Late Pleistocene Dune distribution of China and Japan ( from Huang Zhenguo, 1993 )

8  中国和日本晚更新世古沙丘分布图(据黄镇国,1993

3.8 证据8—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基因对比

据日本长谷部言人等对数万名日本人头型和血型的分析研究后认定—日本人种的源流主要来自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吴越系民族[19,20]薛育宁2012在“日本汉字音对古代汉语促声调的保留—以闽南方言为根据的考察”一文中说[22]:“通过与闽南方言的对比可知,入声字的日本汉字音因韵尾-k、-t、-p的日语化表记,导致塞音消失,入声字固有的促声调也随之消失。但是在汉语词中,日本汉字音还以入声字尾音音节促音化的方式有条件地保留了入声韵尾的近似音值,从而保留了促声调,而这种保留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日本人与中国东南沿海的渊源。

中华古今习惯有大不同者,坐姿即其一[16]。华夏自古的正规坐法是双膝并拢、双足在后、臀部坐在脚跟上。这种姿势按现代观念可归入“跪”,但古代的“跪”则特指直腰而臀部不挨脚跟。为了和现在的坐法相区别,可以把这种古代坐姿称为“跪坐式”。跪坐式在文字产生以前一定先已存在,原始汉字中宴饗的饗字表现两人对坐而中间有食器,就是采用跪坐式。这与日本人现在的坐姿何其相似,这说明日本人很可能就是古老的中国人,他们继承了华夏古人的生活习惯。

谢忱在2010年的文章称:今日的常州人中,应该还会有季札血统的周、吴后人,他们的血液中应该还会有羌族人以至西戎牧羊人的遗传因子。尽管因年代久远且经常与其他族群交融,其祖先的血份含量已是微乎其微,但毕竟与羌人是同一个祖先——西戎牧羊人。至于周吴后人与日本大和民族的关系则是周吴族系的外衍问题。大和民族是周吴族系的一个分支,二者也是同一个族源——西戎牧羊人。早在《晋书·倭人》中,就是记载:“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中,自谓太伯之后。”《梁书》、《北史》等史籍是也有类似文字。倭人为日本人古称。带方是朝鲜地名,由带水而得名。带水即汉江,带方郡故治在平壤西南。所云“日本”在带方东南大海中,与实际方位相符,“一衣带水”之说或源于此。 元代时日本僧人中岩园月在《日本记》中说:“日本皇室为吴太伯后裔。”清代时日人松下见林在《异称日本传》中说:“吴之时,其国王姬姓亡命日本,是日本开国之始。”又据日本长谷部言人等对数万名日本人头型和血型的分析研究后认定:日本人种的源流主要来自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吴越系民族。可以认为,越国于公元前473年灭了勾吴国,勾吴部分遗民亡命到了日本,成为日本民族的主体之一。去日本的勾吴姬姓王族成为日本皇室的祖先。比之秦始皇派方士徐市(福)率领数千童男童女登临日本之时(公元前219年)要早250余年。所以,吴仲雍既是勾吴族系之祖,也是日本大和民族之祖。大和民族虽由几个民族混血而成,而以吴系民族为主流。关于大和民族的“和”,罗祖基先生认为:“和”由氐人之一支周而起。周人是农业民族,“和”源于耕稼文化。以口傍禾,禾为饮食之源。禾的生长需要雨水、阳光,要求晴雨适当。“一阴一阳”之道,就是和。“和实生物”,“和”为万物生长之源。“和”的学说源于《礼记·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从西戎牧羊人那里跑出来的氐羌族,到从黄帝那里跑出来的后稷、古公,又从太伯、仲雍那里跑出来的吴季札和日本大和民族,他们身上的DNA是否还有相同之处,已遥不可知,有待于科学进一步探索、验证。而他们之间的文化和历史烙印,随着考古资料越来越丰富,包括常州人在内的勾吴族源的源流脉络也必将越来越清晰。

《说文解字》对“羌”字的解析为:“羌,西戎牧羊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章炳麟先生认为:“羊又孳乳为羌……羌又孳乳为姜。”“氐地之羌”即氐族,西戎牧羊人为氐、羌族共祖,也是以后周、吴二族的远祖。氐羌同族,炎黄一家。黄帝虽居氐地,实为“氐地之羌”。至于周族始祖弃,是黄帝的姬姓玄孙,因他母亲“履大人迹而有孕生子”,被他父亲帝喾“认为不祥而再三弃之,不见害而终于收养,故名弃”。弃又名后稷,稷是以务农见长的部族,后稷是稷部族的君长,稷部族即周部族,后稷应是弃当上了“农师”以后的称呼。有人认为,“姬”是舜赐给弃的别姓,似乎弃本来无姓,他与黄帝姬姓的血统无关。即使如此,他的母亲是姜族有邰氏之女姜嫄。姜者羌也,弃的母亲具有羌族的血统,是无可置疑的。由此,我们可以梳理出常州季札族源的脉络:西戎牧羊人→氐族、羌族→少典、有蟜→黄帝、嫘祖→帝喾、姜嫄→弃(黄帝的玄孙、周族之祖。后稷时期约19世)→不(后稷之后,到太王古公约12世)→太伯、仲雍(勾吴之祖、大和民族之祖。到季札20世)→季札(其侄孙夫差为勾吴亡国之君。一说夫差为日本皇族之祖。至今约2500余年)。

虽然当前人类考古历史从地质历史上较新,但可以推断的古人类可以随着板块的漂移迁移到远方,就像坐在船上一样。

4.北海道岛的来源

上面给出了日本本土3个块体从中国东南沿海分离漂移出去的证据。没有涉及位于日本北部的北海道岛,它又从哪里来的呢?下图(图9)从板块漂移的尾迹说明,在日本本土3个块体漂移之前,北海道岛和库页岛可能是一起从南部的关岛附近(马里亚纳海沟处)一路北上漂移到当前位置的(图中块体A)。另外一个块体B也应该是从南部漂移到当前位置,其尾部留下的印迹也非常明显,日本海是否是这个板块划开的一片水域?

图中还清晰地看到了四国岛漂移中旋转留下的扫尾痕迹。这就解释了图2中其漂移的十分奇特的多Z字型路线(并转动着方向)。

Fig.9 Wake figure of Japanese islands and the Hokkaido Island after drift (Modified from the global topographic map)

9  日本列岛及北海道岛漂移后尾迹图(据全球地形图修编)

如果上面的推论是正确的,那么它们在地质图上也应该能得到体现(图10)。图中可以清楚地显示块体B的地层和断裂分布等等与其西部明显不同。其西侧的地层以J、Pt等老地层为主,而块体B以地层K为主,断裂带走向也明显不同,西侧断裂呈北东向,而块体B内部断裂呈近南北向。

人种的分布与上述结论完全吻合,难道是巧合吗?

阿伊努人(Ainu)是日本最初的居民,主要分布在北海道和库页岛,阿伊努人是赤道人种的一支,属蒙古人种和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其语言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他们的传说故事和流传的众多叙事诗歌,与大洋洲和澳大利亚各土着居民的民间(口头)创作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总之,这种混合文化令人不可思议,现代人对此的描述是“至今对这一现象也未作出解释。他们是怎样来到日本的,无人知晓”。如果按照新大陆漂移说,那么这些难题就迎刃而解,阿伊努人就是伴随着北海道和库页岛板块的漂移从遥远的正南方赤道附近漂移过来的,其漂移轨迹清晰可辨。

Fig. 10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of Japanese islands and the Hokkaido Island (Modified from the Asian geological map)

10  日本列岛及北海道岛区域地质图(据亚洲地质图修编)

在琉球岛弧区域地震分布图上也显示了这些地块的运动轨迹(图11),如下图所示,这说明板块漂移后在洋壳上留下了刮痕和深沟,这些洋壳薄弱区域会引发地震和火山喷发。

Fig.1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rthquake distribution of Ryukyu Island Arc zone (Modified from UGSG1900-2007 global seismic Map)

11  琉球岛弧区域地震分布特征(据UGSG1900-2007年全球地震图修编)

5.日本分离漂移时间

本文并没有过多地涉及日本板块分离漂移时间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目前不容易厘定。从南海珠江口盆地的沉积物分析表明,其分离可能开始于50Ma之前,大规模分离漂移时间在40Ma左右。

12 南海北部主要沉积盆地分布及日本尾迹(据朱伟林,张功成等2008修编)

从冲绳海槽南段的一条深海地震勘探剖面(图13),也可以看出在深海沟处第四纪沉积厚度达数千米[26]。第四纪之下是上新统地层和前上新统地层,由于这种深切割,以至于大量的岩浆喷发。从图中也可读出,切割是发生在前上新统的事情,因此推断日本陆块经过冲绳海槽南段的时间大约为10Ma-20Ma左右,精确的定年还没有更多的资料。

Fig.13 the seismic profile of southern part of Okinawa trough (Modified from Hanbo, ZhaoJinhai, 2008)

13 冲绳海槽南段地震勘探剖面(据韩波,赵金海等2008资料修编)

6.钓鱼岛来源


14 面积最大的钓鱼岛(从西南往东北看)(据嵇少丞,2013

钓鱼岛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钓鱼台群岛、钓鱼岛列岛或钓鱼岛列屿; 二是指钓鱼台群岛中那个面积最大的岛屿。1884年,英国海军调查该岛时,称之为Pinnacle Islands。日本则称其为“尖阁列岛”(Senkaku-retto 或Senkaku Islands)。西方国家文献或媒体较为普遍地使用的是Senkaku Islands。 目前中华民国将钓鱼岛划归宜兰县头城镇大溪里管辖,其邮递区号为290,日本将钓鱼岛划为冲绳县石垣市。钓鱼岛群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礁岩等11个岛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千米。整个群岛位于东经123°~124°34′,北纬25°40′~26°之间。

钓鱼台群岛上的主要岩石是中生代的、被命名为“钓鱼岛群”的沉积岩,即与砾岩互层的砂岩,偶见煤系地层和粉砂岩。这些沉积岩产状倾斜,倾角不高,仅10-20°,走向呈南西-北东、东-西向或北西-南东, 说明岩层发生了褶皱,但是褶皱的强度尚不是很大,褶皱较为开阔。在面积最大的岛屿——钓鱼岛上,出现的是穹窿构造,就像一个倒扣着铁锅,可惜缺了南边的一半(嵇少丞,2013)。钓鱼台群岛还有岩浆岩,呈岩岩脉或岩席状,侵入到钓鱼岛群的沉积岩之中,岩性为闪长玢岩,所含矿物主要为角闪石、斜长石、石英、磁铁矿。闪长玢岩的侵入年代为新生代。钓鱼台群岛还有古新世的玄武岩,内含橄榄石、辉石和斜长石斑晶。钓鱼台群岛上还有从珊瑚礁变来的石灰岩(古新世?),现在一般位于高于海平面2-3米的位置。

专家们调查发现,钓鱼岛隆褶带曾经是东海陆架外缘隆起的一部分(一亿年前就连在一块的)。该隆起形成于白垩纪,基底为元古宙变质岩,其上还存有晚古生代一中生代残余地层,中新世分解为钓鱼岛隆褶带和琉球隆起两部分,具有“早成型、晚改造”的特征。中一晚始新世为断陷沉积期,伴有基性和中性岩浆活动。

从图15可以看出,日本陆块漂移后留下的清晰尾迹,这个尾迹被后来漂移过来的台湾岛改造过了,而钓鱼岛是日本陆块漂移过后的遗撒物。

图15 日本尾迹及钓鱼岛来源(据美国NOAA地形地貌图修编)

7. 结论

从地貌形态、山脊走向分布、地质地层、地球物理和岩石学、古生物及古气候、考古、文化融合及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基因对比等多方面证明日本分4部分分别从不同的地方分离、漂移到当前位置。主体部分3个主岛(本州四国九州)是从中国舟山市以南至福建广东沿海分3片分别漂移到目前的位置的,其第4个主岛(北海道岛)是从太平洋中的关岛附近漂移过去的。本文的结论否认了目前日本权威地质学家所得出的“日本是从朝鲜半岛分离出来的”这个“定论”。日本列岛未分离前其东京市大约位于目前的台北市附近。日本板块曾经和古华夏板块连接在一起,钓鱼岛等岛屿是日本分离过程中产生的岛屿,作者推测钓鱼岛应该是板块漂移过程中的刮蹭沉积岛或者遗撒物。


8. 讨论

  大陆漂移后会留下尾迹和火山爆发,我们可以很容易通过板块漂移过后的尾迹分析其来源及漂移方向。这与刑事侦探对足迹的分析类似,通过简单分析就可以大致判断嫌疑人的去向。

   作者根据大陆板块运动的尾迹给出了各个陆块运动的模式,这些陆块的运动不但产生了位置的变化,也留下了明显的尾迹(火山爆发、刮蹭堆积或遗撒物),形成了岛弧或岛链。

 以上是根据板块运动的尾迹和地形吻合给出了两个证据,那么这种板块运动模式是否能得到地质学上的认可?下图基于世界地质图给出的以上陆块的地层吻合情况。从该图可以明显看出,各个陆块在当前位置与相邻的地层呈现出不和谐状态,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外来的。而如果把这些陆块恢复到其原始位置,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基本上都能与原始位置相邻的地层吻合(和谐)。陆块恢复中我们特别注意到老地层的对应关系非常好,而且这些陆块中都有老的地层(或称陆核)。

  其中漂移到美国阿拉斯加西南部的那个陆块,就是著名的秋林地体(Chulitna terrane),并产生了著名的阿留申群岛。这个外来的地体已经得到美国学术界普遍认可。而日本是从中国东南部裂解漂移出去也非常清楚。

宏观受力机制

   这个过程宏观上受大西洋裂解对欧亚板块产生向东推力,欧亚板块又遭受印度板块的从南向北的强烈挤压,同时欧亚板块又遭受北美板块从北向南的软碰撞挤压。 在这些力的综合作用下,欧亚板块东部边缘处于拉涨裂解环境下,从而造成了这些微板块的裂解和漂移。

  从上面的2个图可以看出,大陆板块运动的轨迹、地形地貌、地质层位都能吻合很好,难道这些都是巧合吗?仔细观察阿留申群岛的西部(下图)我们发现即便是轨迹1和轨迹2交叉部位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先后顺序,轨迹2切割了轨迹1,即轨迹1在先,而轨迹2在后,这与上面的结论吻合。



成因机制  

  德国超深钻和全球地热地温梯度数据表明地球深处是渐变升温,陆壳平均地温梯度30℃/Km,意味着40Km之下温度可达1200℃。大洋地温梯度远高于大陆,为40~80℃/Km 。作者给出了大陆漂移新模式,大陆板块可以在热力驱动下发生漂移。动力机制是大陆板块运移划开洋壳引起岩浆不断上涌,在陆块后面冒泡,巨大的岩浆热动力推着板块往前跑。也就是说这些群岛是大陆板块漂移后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其中夹杂部分大陆板块漂移后的遗撒物。

新大陆漂移动画模型

新大陆漂移静态模型

   我们可以形象地把这些板块比喻成“平底热锅里的黄油会自己跑”,这些板块下面是很热的(熔融状态的)下地壳或上地幔,因前后所受热力不平衡而产生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板块后面的岩浆喷涌而上推动着这些板块不断前进。

宏观受力机制

 这个过程宏观上受大西洋裂解对欧亚板块产生向东推力,欧亚板块又遭受印度板块的从南向北的强烈挤压,同时欧亚板块又遭受北美板块从北东向南西的软碰撞挤压(下图,据嵇少丞2011修编)。 在这些力的综合作用下,欧亚板块东部边缘处于拉涨裂解环境下,同时由于欧亚向东漂移,欧亚板块前部地壳流上涌,从而造成了欧亚东缘微板块的裂解和漂移。该图也说明了中国大陆东缘当前处于涨裂环境下。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关大掌柜.日本[OL].[2013-2-20]. http://baike.baidu.com/view/1554.htm

[2]      陈金华,曹美珍,小松俊文. 日本晚三叠世生物群及与中国的对比[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3(1):39-42.

[3]      Yo-IchiroOtofuji,林金录. 从日本岛弧的古地磁推测日本海的张开模式[J]. 地震地质译丛(1986-1)译自Nature,1985,(317):603-604.

[4]      梁光河.大陆漂移的源动力[J].地球科学前沿,2013,3 ,86-96.

[5]      矶崎行雄,沈耀龙. 日本板块造山理论研究历史和日本列岛新的地质构造体划分[J]. 海洋石油, 1993,(1):1-42.

[6]      宋传中. 西北太平洋岛弧系列成因的探讨[J].地质论评,19931(39): 1-8.

[7]      许靖华. 华南大地构造及其与日本的联系[J].地球科学进展,1989(1):22-27.

[8]      赵金海,东海中. 新生代盆地成因机制和演化()[J]. 海洋石油,2005(1):1-10.

[9]      金性春.大洋钻探与中国地球科学[M].大洋钻探项目组.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10]   何慧优. 中国东海卫星重力异常与深部岩石圈结构的对应分析[D].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论文. 2011.

[11]   孙嘉诗,莫珉. 冲绳海槽浮岩成因的探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2(3):24-35.

[12]   翟世奎,干晓群. 冲绳海槽海底热液活动区玄武岩的矿物学和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海洋与465 湖沼,199526(2):115-123.

[13]   叶祥奎. 日本发现茂名龟[J]. 化石,1984(1):11-11.

[14]   黄镇国. 中国、日本晚更新世海岸古沙丘之比较[J]. 热带地理,199313(1):1-12.

[15]   王秀文. 日本绳文文化源于红山文化之假说--兼论中日史前文化交流[J]. 东北亚论坛,2006(5):1-10.

[16]   林沄. 古人的坐姿和坐具[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1):1-10.

[17]   北室南苑,高慧. 从日本的祭祀中看到的古代中国文化[J]. 友声,2006, (1):1-5

[18]   盛观熙. 古代舟山与海上丝绸之路[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2):32-40.

[19]   李志伟. "日本最早的居民源自华南"为何得以成说?[J]. 社会科学家,1998,(6):12-19

[20]   应骥. 日本大和民族探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2):31-37

[21]   wqq25933255.日本国的起源[OL]. [2007-06-02].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09217207.html

[22]   薛育宁. 日本汉字音对古代汉语促声调的保留--以闽南方言为根据的考察[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5-10.

[23]   谢忱. 常州人、羌族、大和民族[OL].[2010-11-19]. http://2008www.cz001.com.cn/culture/changzhou/2010/1119/184175.shtml

[24]   江涛,张莱. 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凹陷带长江凹陷含煤层系[J]. 地质科技情报,2012,31(3):77-81.

[25]   高金耀,汪俊,杨春国,张涛,谭勇华. 冲绳海槽弧后张裂构造及其动力机制讨论[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4):1001-1012.

[26]   韩波. 东海地球物理场及深部地质构造研究[D].青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博士论文,2008.

[27]   刘岚. 浅谈汉字在日本的演变及现状[D].长春: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吉林大学)2010.

[28]   耀天. 日本学者在连云港考察水稻起源[J].农业考古,1989(1):7-8.

[29]   AtsushiYabe.Early Miocene terrestrial climate inferred from plant megafossil assemblages of the Joban and Soma areas, Northeast Honshu, Japan. Bull. Geol.Surv. Japan, 2008,vol.59 (7/8), 397-413

[30]   Akiko Obuse.Latitudinal changes in Miocene pollen assemblages related to the Daijima-type flora,from the Takinoue Formation and its coeval formations in Hokkaido .JOURNAL OFTHE JAPANESE ASSOCIATION FOR PETROLEUM TECHNOLOGY 1999,64(1)

[31]   刘育燕.从古地磁学看日本列岛的形成,地质科技情报,1986,5(3)

[32]   陈金华,田中均.非海相双壳类江西蛤首次发现于日本.地质学报2001,75(4):446-45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4480-903548.html

上一篇:地震与砂土液化
下一篇: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是怎样形成的?
收藏 IP: 114.241.177.*| 热度|

4 张士宏 葛维亚 ljxm biofans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