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融会贯通的路径

已有 2594 次阅读 2016-5-23 16:2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民国时期有一些年轻人留学,不需几年,年纪轻轻,便融贯东西,如徐志摩、林徽因、林语堂、胡适等等。从1999年我告别中科院至2007年重回中科院,在外近8年时间。现在回首一看,那八年简直恍如隔世,别说融贯东西,能够努力回想起国外生活的一些细节就已经不错了。和前辈们相比,这问题出在哪里?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象一个知识的调度者,读过很多书,看过很多专业文献。我能够记住读过这些书,但很难记住这些知识和信息的细节。当面聊天,我不能出口成章。但是只要不是面谈,给我充足时间,我就可以慢慢调动记忆、计算机和书籍,整理出一篇还算有逻辑和观点的文章,效率甚为低下。

最近Alpha狗很火,它存储了大量的棋谱,转眼间,他就已经自己和自己下了许多盘棋,棋力不停地涨,这就是知识的一种发酵功能。知识只有放入大脑记忆中,才能起到相同的作用。即使在静默沉思,脑海中的知识也在碰撞火花,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大师苦思冥想几日,便参透大道理的机制。如果像我这样,需要知识时,必须借助工具调动才能获得,即使思考几个月,也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如何才能大量记住这些基础知识,童子功很重要。先前所提这些大师,必定从幼年开始便受到良好的训练,脑子里的知识已成系统。这个系统非常敏感,只要外界有一点不同就能捕捉,并快速地接纳入自己的知识网络,迭代速度惊人。所以,徐志摩看到的康桥便带有灵性,每次看的意味都不同。而我看康桥,大概只能欣赏其结构了。

依据这个理论,在文学上,我已经没有机会成为大师,因为脑子里的信息存储量不够,这不是目前读更多的书可以弥补的。

幸运的是,在科研上,通过努力,早期我把大量基础专业知识装入脑子,在数据判断与分析以及专业拓展上,有一定的灵敏度。

所以,脑子中的知识积累一定要趁早,像老顽童一样,知识体系中左右互搏,通过发酵机制,在临界处灵光一闪,那便是创新的来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7014-979222.html

上一篇:如何提问题
下一篇:“富不过三代”与“中国式大研究团队建设”
收藏 IP: 159.226.119.*| 热度|

2 郭俊广 曹俊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