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学生,慢工出细活。
依据我自己的经验,从研究生算起,十年育人,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硕博连读5年,博士后2年,以及初始教职岗位3年。
在每个阶段,学生的思考模式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烦恼。做好每一阶段的导师,就是根据这些不同特点,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从统计意义上讲,在研究生阶段,学生的科研经历几乎从零开启。虽然有些同学在本科阶段就已经参与了一定的小科研,甚至发表了文章,但是总体说来缺乏系统性。除此之外,学生的情绪并不稳定,对科研的前途充满未知。根据这些特点,在这一阶段,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培一程。
读研阶段,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两类:科研与思想。
在科研方面,他们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能尽快找到科研方向,浑身有劲儿无处使。看到身旁的师兄弟姐妹兴致勃勃地做实验,讨论问题,压力感和挫折感会与日俱增。对于这样的学生,导师就要放低一点要求,协助学生找到最合适最切实的方向,以培训研究思路流程为主,同时兼顾科学产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步入正轨。跑道都偏了,何谈比赛。步入正轨了,即使慢点,学生最终也能跑到终点。
培养学生确实有很多技巧,做好思想工作是第一要素。要让学生感觉到科研的魅力,找到科研的乐趣,及时获得科研的成就感。好的科研团队文化建设,对学生群体来讲事半功倍。
我的团队叫做海洋磁学团队(Centre for Marine Magnetism,简称CM2)。学生们自己创立公众号,每周出一期CM2 Magzine。总结最近发表的文献和同行成果,并发布到同行圈。有了CM2这一核心要素,穿上CM2文化衫,定期开展CM2文化和科研交流活动,同学们在一种竞争与促进的环境下成长。
如何让同学在竞争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心态稳定与独立?
独立的科研体系和系统的培养是保障。我会尽量让每一位同学拥有较为独立的科研方向,避免内卷竞争。同时,他们之间可尽情交流,相互学习各自的领域,扩大知识面。每个学生的科研进展速度有差别,发表成果的时间有先后。但是,整体都可以在较为平和的心情下,为自己的师兄姐弟的成就而高兴,同时也增强自己的自信,在团队中,各个都可以成为科研好手。
对于科研培养,导师自己一定要自信,确保研究方向不出大的偏差,要能够和学生一起在新领域耕耘,这是一个合格导师应该有的基本素养。
在这一阶段,学生遇到的第二个主要问题是思想问题,包括家庭,个人感情等等。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感情方面不顺利,有高达1/4的时间无所事事。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导师就不要去责备他们,而是要耐心劝导,不要在科研上再增加压力。所有感情出问题的学生,当他们身体激素恢复正常后,都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感情的不足之处,再接再厉,扬帆启程,为了追回丢失的岁月,科研动力反而大增。
这里面有太多的教育技巧和理念。我最钟情的一个就是“一个也不能少”。按照不同学生的背景、能力和性格,进行分类培养,该帮就帮,该严格就严格。避免用同一种“严格培养”模式去对待所有学生。
总的说来,这种培养模式注重的是过程,属于全过程调整追踪。等到快毕业了,学生没成果,导师祭出学生不努力这一万能理由,在我看来说不通。至少,作为导师,没有因才推动,没有尽好导师的职责,导师是学生学术的第一看护人。
对于博士后阶段的学生,他们经历过了研究生培养,体验了科研流程。这个时候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科研方向和人脉的拓宽,以及成果的积累。这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转折期。
很多人认为,他们都到了博士后阶段,科研智商和情商应该成熟了,所以就应该以更加成熟的方式去工作。如果导师此时真的相信上述判定,可能会出问题。据我观察,即使到了博士后阶段,学生依旧会迷茫。比如,在国内继续提升还是出国深造,是延续以往研究还是在新的课题组拓宽。由于不同课题组的文化和研究方向不同,研究组文化融合和科研拓宽是博士后面临的最初难题。
此时,作为导师,就应该根据博士后的具体特征加以分析,客观地评估以上问题,争取达到最佳的融合方案。如果博士后和之前的课题组没处理好关系,就要做好其思想工作,让博士后起到桥梁作用,让两个课题组加强交流,效果显著。如果博士后之前的课题和文章没有完成,不要阻拦,而是积极加强讨论,看是否有新的思路、数据和观点可以加入,这样也可以拓宽本组的交叉研究领域。
当然,作为导师,需要协调博士后之前与之后的科研内容。切不可直接窃取前期课题组的成果,造成两个组之间的矛盾。
科研没有纯科研之说,只坐在自己桌前做事的博士后,日后很难有大作为。
来到一个新的课题组,其最大的目的是学科交叉,拓宽思维。作为导师,其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学术品格是博士后的最佳输入。积极调动博士后们的能动性,让他们参与课题组的研究生生和本科生培养,作为课题组的主要中间力量,体验将来自己建立课题组所需的方方面面。
加强博士后的高水平产出,为他们日后找到称职的工作打好基础。
此外,博士后需要开始注意建立自己的科研人脉,鼓励其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去做科研报告,积极参与项目申请等等。博士后也可以申请到面上项目,是金子,大家是认可的。
总的说来,与培养博士不同,在博士后阶段,导师的作用主要是陪伴其成长,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再是手把手教。该他们完成的事情,一定不能有折扣。对博士后全方位能力培养,是一个挑战。
到了初始教职阶段,无论是从讲师、还是从教授起,又到了一个新的起跑线。这一阶段,我把它总结为送一程,也就是再护送一下。
到了初始教职阶段,作为一个科研人员就成熟了吗?到了我这个年龄,回头一看自己,或者看自己找到教职的学生,一样不成熟。
之前在博士和博士后阶段,在学术圈子里,大家对他们很有容忍心,毕竟没有正式工作,还处于学习提升阶段。但是,一旦步入正规身份,大家成了同事,处理方式就会相应地变化。比如,我的学生就曾经戏言,刘老师你就别申请面上项目了。你多申请一个,就会让一个年轻人少了一份机会。虽是戏言,但也不无道理。因为毕业后有教职的学生就成为了学术上的合作竞争关系。
对于我自己的学生,我会从自身和他们的学术方向发展双重调整,尽量不冲突。这在博士生培养阶段就开始注意,至少目前我和我毕业的研究生之间,没有发生学术方向冲突,这一点并不容易。
在这一阶段,如果过于封闭,不爱听从年长教授的建议,年轻学者们会非常容易走入误区。
此时,他们会遇到如下一些压力,比如,入乡随俗,科研内容需要较大调整;上课没经验,事倍功半;和同事之间处理不好关系等等。
在送一程阶段,我会和学生们保持较好的交流关系,从更平等的角度来阐述所需注意事项。比如,探讨如何建立新的关系、建立一门优质课程、找到新的科研契合点、进一步拓宽科研方向、着手建立自己的科研领域、免费让学生回来做实验、讨论培养学生的心得、在新单位找到提升自己的方向等等。
这些大的问题,对于新入职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是共性问题。积极探讨,可以让他们少走弯路,始终感觉一个可以提升的动力,不要逐步变成井底之蛙。
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从学生变成学术伙伴,共同扩大研究领域,达到双赢。而这种师生关系需要建立在长期的培养之上。作为导师,要了解他们在不同阶段所需,切中其痛点,有针对性地逐渐改变他们不正确的科研思维和习惯。能够用这种长跑的思维去培养学生,就不会太在意一时的得失,就会更有耐心。
最后,我总结一下,对待学生的态度要“一个也不能少”。其原理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