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从研究生到人才:培一程、陪一程、送一程 精选

已有 10219 次阅读 2021-8-2 11:33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培养学生,慢工出细活。

依据我自己的经验,从研究生算起,十年育人,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硕博连读5年,博士后2年,以及初始教职岗位3年。

在每个阶段,学生的思考模式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烦恼。做好每一阶段的导师,就是根据这些不同特点,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从统计意义上讲,在研究生阶段,学生的科研经历几乎从零开启。虽然有些同学在本科阶段就已经参与了一定的小科研,甚至发表了文章,但是总体说来缺乏系统性。除此之外,学生的情绪并不稳定,对科研的前途充满未知。根据这些特点,在这一阶段,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培一程。

读研阶段,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两类:科研与思想。

在科研方面,他们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能尽快找到科研方向,浑身有劲儿无处使。看到身旁的师兄弟姐妹兴致勃勃地做实验,讨论问题,压力感和挫折感会与日俱增。对于这样的学生,导师就要放低一点要求,协助学生找到最合适最切实的方向,以培训研究思路流程为主,同时兼顾科学产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步入正轨。跑道都偏了,何谈比赛。步入正轨了,即使慢点,学生最终也能跑到终点。

培养学生确实有很多技巧,做好思想工作是第一要素。要让学生感觉到科研的魅力,找到科研的乐趣,及时获得科研的成就感。好的科研团队文化建设,对学生群体来讲事半功倍。

我的团队叫做海洋磁学团队(Centre for Marine Magnetism,简称CM2)。学生们自己创立公众号,每周出一期CM2 Magzine。总结最近发表的文献和同行成果,并发布到同行圈。有了CM2这一核心要素,穿上CM2文化衫,定期开展CM2文化和科研交流活动,同学们在一种竞争与促进的环境下成长。

如何让同学在竞争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心态稳定与独立?

独立的科研体系和系统的培养是保障。我会尽量让每一位同学拥有较为独立的科研方向,避免内卷竞争。同时,他们之间可尽情交流,相互学习各自的领域,扩大知识面。每个学生的科研进展速度有差别,发表成果的时间有先后。但是,整体都可以在较为平和的心情下,为自己的师兄姐弟的成就而高兴,同时也增强自己的自信,在团队中,各个都可以成为科研好手。

对于科研培养,导师自己一定要自信,确保研究方向不出大的偏差,要能够和学生一起在新领域耕耘,这是一个合格导师应该有的基本素养。

在这一阶段,学生遇到的第二个主要问题是思想问题,包括家庭,个人感情等等。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感情方面不顺利,有高达1/4的时间无所事事。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导师就不要去责备他们,而是要耐心劝导,不要在科研上再增加压力。所有感情出问题的学生,当他们身体激素恢复正常后,都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感情的不足之处,再接再厉,扬帆启程,为了追回丢失的岁月,科研动力反而大增。

这里面有太多的教育技巧和理念。我最钟情的一个就是“一个也不能少”。按照不同学生的背景、能力和性格,进行分类培养,该帮就帮,该严格就严格。避免用同一种“严格培养”模式去对待所有学生。

总的说来,这种培养模式注重的是过程,属于全过程调整追踪。等到快毕业了,学生没成果,导师祭出学生不努力这一万能理由,在我看来说不通。至少,作为导师,没有因才推动,没有尽好导师的职责,导师是学生学术的第一看护人。

对于博士后阶段的学生,他们经历过了研究生培养,体验了科研流程。这个时候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科研方向和人脉的拓宽,以及成果的积累。这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转折期。

很多人认为,他们都到了博士后阶段,科研智商和情商应该成熟了,所以就应该以更加成熟的方式去工作。如果导师此时真的相信上述判定,可能会出问题。据我观察,即使到了博士后阶段,学生依旧会迷茫。比如,在国内继续提升还是出国深造,是延续以往研究还是在新的课题组拓宽。由于不同课题组的文化和研究方向不同,研究组文化融合和科研拓宽是博士后面临的最初难题。

此时,作为导师,就应该根据博士后的具体特征加以分析,客观地评估以上问题,争取达到最佳的融合方案。如果博士后和之前的课题组没处理好关系,就要做好其思想工作,让博士后起到桥梁作用,让两个课题组加强交流,效果显著。如果博士后之前的课题和文章没有完成,不要阻拦,而是积极加强讨论,看是否有新的思路、数据和观点可以加入,这样也可以拓宽本组的交叉研究领域。

当然,作为导师,需要协调博士后之前与之后的科研内容。切不可直接窃取前期课题组的成果,造成两个组之间的矛盾。

科研没有纯科研之说,只坐在自己桌前做事的博士后,日后很难有大作为。

来到一个新的课题组,其最大的目的是学科交叉,拓宽思维。作为导师,其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学术品格是博士后的最佳输入。积极调动博士后们的能动性,让他们参与课题组的研究生生和本科生培养,作为课题组的主要中间力量,体验将来自己建立课题组所需的方方面面。

加强博士后的高水平产出,为他们日后找到称职的工作打好基础。

此外,博士后需要开始注意建立自己的科研人脉,鼓励其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去做科研报告,积极参与项目申请等等。博士后也可以申请到面上项目,是金子,大家是认可的。

总的说来,与培养博士不同,在博士后阶段,导师的作用主要是陪伴其成长,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再是手把手教。该他们完成的事情,一定不能有折扣。对博士后全方位能力培养,是一个挑战。

到了初始教职阶段,无论是从讲师、还是从教授起,又到了一个新的起跑线。这一阶段,我把它总结为送一程,也就是再护送一下。

到了初始教职阶段,作为一个科研人员就成熟了吗?到了我这个年龄,回头一看自己,或者看自己找到教职的学生,一样不成熟。

之前在博士和博士后阶段,在学术圈子里,大家对他们很有容忍心,毕竟没有正式工作,还处于学习提升阶段。但是,一旦步入正规身份,大家成了同事,处理方式就会相应地变化。比如,我的学生就曾经戏言,刘老师你就别申请面上项目了。你多申请一个,就会让一个年轻人少了一份机会。虽是戏言,但也不无道理。因为毕业后有教职的学生就成为了学术上的合作竞争关系。

对于我自己的学生,我会从自身和他们的学术方向发展双重调整,尽量不冲突。这在博士生培养阶段就开始注意,至少目前我和我毕业的研究生之间,没有发生学术方向冲突,这一点并不容易。

在这一阶段,如果过于封闭,不爱听从年长教授的建议,年轻学者们会非常容易走入误区。

此时,他们会遇到如下一些压力,比如,入乡随俗,科研内容需要较大调整;上课没经验,事倍功半;和同事之间处理不好关系等等。

在送一程阶段,我会和学生们保持较好的交流关系,从更平等的角度来阐述所需注意事项。比如,探讨如何建立新的关系、建立一门优质课程、找到新的科研契合点、进一步拓宽科研方向、着手建立自己的科研领域、免费让学生回来做实验、讨论培养学生的心得、在新单位找到提升自己的方向等等。

这些大的问题,对于新入职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是共性问题。积极探讨,可以让他们少走弯路,始终感觉一个可以提升的动力,不要逐步变成井底之蛙。

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从学生变成学术伙伴,共同扩大研究领域,达到双赢。而这种师生关系需要建立在长期的培养之上。作为导师,要了解他们在不同阶段所需,切中其痛点,有针对性地逐渐改变他们不正确的科研思维和习惯。能够用这种长跑的思维去培养学生,就不会太在意一时的得失,就会更有耐心。

最后,我总结一下,对待学生的态度要“一个也不能少”。其原理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7014-1298013.html

上一篇:文章核心观点讨论:北极星还是行星?
下一篇:意境中的唐吉坷德
收藏 IP: 116.7.234.*| 热度|

28 郑永军 郭战胜 杨顺华 彭真明 郁志勇 周忠浩 周飞 黄永义 卜令泽 张士宏 李曙 闫江毓 李东风 胡伟 王崇臣 陈志勇 张伟杰 周阿洋 王学界 张靖宇 张勇斌 张明武 杨正瓴 刘北云 郑新奇 孙颉 师永辉 陈蕴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