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岩石磁学演绎-第二章 能量最小原理与磁畴 精选

已有 7114 次阅读 2020-1-31 11:3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上一章提及的磁能其实叫做结晶各向异性能。所谓各向异性是指沿着不同方向其性质不一样。如果眼前放一个磁铁矿的晶体,我们围绕着它观察,就会发现沿着不同方向看,其铁离子分布密度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沿着不同方向上的能量分布也不一样。

除了这个能量外,磁性矿物还包含有其它形式的能量。比如,小颗粒磁性矿物一般都不会长成完美的球形或者立方体,而是具有拉长特征,这就造成了形状各向异性能。

我们习惯用磁荷来类比电荷。假设一个磁性颗粒长得像一个橄榄球,其长轴为a,短轴为b。当我们沿着长轴a向右加磁场时,这个磁性颗粒就会被磁化。正磁荷会向右表面汇聚,负磁荷会向左边表面汇聚。于是,在这个磁颗粒内部就产生了从右向左(与外磁场方向刚好相反)的磁场,从而抵消了外部施加的磁场。换句话说,在磁颗粒内部的总体磁场要小于外部施加的磁场。

这个在磁性颗粒内部额外产生的反向磁场叫做“退磁场(demagnetization field,简称Hd)”。

这个退磁场到底有多大?我们要引入一个退磁系数N:

Hd = N*M

这也是一个简单的正比例函数,其中N是退磁系数,M是磁性颗粒的磁矩。N 越大,退磁场就越大。

N和颗粒的形状密切相关。对于一个球体,在XYZ三个轴向的性质相同,所以N都是1/3。而对于一个橄榄球,沿着其长轴和短轴方向N就不同了。

我们向看沿着长轴a的磁化状态。在橄榄球长轴的两端,其面积偏小,汇聚的磁荷也少。磁荷少,距离又远,它们之间的磁相互作用也就偏小,因此Na就偏小。那么沿着短轴b的磁化模式就刚好相反,在短轴b两端的表面积偏大,汇聚的磁荷就多。磁荷多,距离又近,其磁相互作用就强,因此Nb就比Na大。

这种由于形状不同造成在各方向上的能量差,叫做磁形状各向异性能。显然,磁性颗粒的磁矩越大,拉长度越大,磁形状各向异性能就越大。

这里有一个问题,对于一个完美球状的磁铁矿颗粒,它肯定不受形状各向异性能主导,那么此时它的内部磁能受谁控制呢?

别忘记了前面提及的磁结晶各向异性能!

还有一种能量也非常普遍,它就是磁弹性能。我们举一个形象的例子就是初中生在快速长身高时,衣服没来得及买,只能穿小一号的衣服,浑身会别别扭扭。我们看一下钛磁铁矿,它晶格中部分铁离子被钛离子替代。钛离子的个头要比铁离子大,钛离子镶嵌在晶格里,前拥后挤,非常不舒服,因此整个颗粒的磁弹性能就很高,所以钛磁铁矿的矫顽力(Bc)一般比纯磁铁矿大。

这里引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矫顽力(coercivity)。

我们先看一个最为简单的橄榄球状纳米磁铁矿颗粒。假设它的磁矩M沿着其长轴指向右方。请记住,磁矩M的方向和物理长轴方向可以不一致,即使物理长轴不动,在外力作用下,M也会偏离其长轴方向,从而有一个夹角。

我们现在沿着长轴反向加一个场,想把M反向180°翻转过来。这就需外场做功,克服磁颗粒内部的磁能,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对于这个颗粒来说,其磁能主要受到磁形状各向异性能主导。

这好比放在地上的一个箱子,我们想要推动它需要克服静态摩擦力一样。当外力小于静态摩擦力,箱子就会纹丝不动。于是,我们得加大力度,只有达到静态摩擦力大小时,箱子才可能动。

磁性颗粒的M也具有类似的性质。我们只有把外磁场H加到足够大时,才可能让M反向偏转,这个临界外场就叫做这个颗粒的微观矫顽力HK

那么对于一个拉长的磁铁矿颗粒,它的HK到底有多大?

HK =Nb-Na*Ms,

其中NbNa就是沿着短轴和长轴的退磁系数,Ms叫做饱和磁化强度。S是英文Saturation的缩写。这又是一个简单的线性方程。

所谓饱和状态,就是再加更大的场,磁颗粒的整体M也不会再变化。我们想象一把筷子,当所有筷子都朝着一个方向时,就是饱和状态。对于磁铁矿,其MS480000 A/m。赤铁矿的MS就惨不忍睹了,比磁铁矿小了至少两个数量级。所以,如果样品中同时含有磁铁矿和赤铁矿,磁铁矿的信息往往会掩盖住赤铁矿的信息。

可见,磁铁矿颗粒的拉长度越大,其HK就越大。对于一个无线长的针状磁铁矿,Na = 0Nb = 1,此时,HK = Ms。这是磁铁矿最大的微观矫顽力。

对于一个等轴的磁铁矿颗粒,Na = Nb,那么其HK是否为零?其实上面我们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对于等轴的磁铁矿颗粒,其形状各向异性能为零,此时其HK受到磁结晶各向异性能控制。

在这里,我们还必须澄清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上面讨论的都是沿着颗粒的物理长轴a变化磁场,磁颗粒的M只有两种状态,要么完全向右,要么完全向左,没有中间状态。

如果磁场沿着短轴b方向变化,磁矩M应该怎么变?

对于这种情况,M不是180°反转,而是会逐渐偏离长轴a方向,外场越大,偏离得越多。当外场到达HK时,M就会随着外场完全沿着短轴b方向排列,达到饱和得状态。

第二个问题就是,对于自然样品,其中所含磁性颗粒的长轴肯定是随机分布的,也就是说无论我们从哪个方向上加场,所有颗粒M 的方向会和外场有个夹角,这就需要空间积分来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一个真正样品,其中含有非常多的磁性颗粒,其整体的宏观矫顽力HCHK有关系:

HC = 0.5 * HK

其中HCHK的单位是A/m

我们可能会有一点糊涂,磁场的单位不是特斯拉吗?怎么又变成了A/m

没错,这两个都是磁场的单位,这是cgsSI单位需要转换造成的。我们只要记住二者之间的转换关系即可:

1 mT = 796 A/m

为了区分这两种情况,当单位为A/m时,我们用H代表磁场。当单位为特斯拉(TmT)时,我们用B代表磁场。

所以,HC = 20 mT 这样的表述时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BC = 20 mT

有一种情况必须澄清。目前一阶反转曲线FORC的用途越来越广。在文献中大部分人确实用HmT)这样的表达方式。理论上讲,这是错误的。但是在最初发表FORC文章时,作者们没有注意这个问题,于是成了另外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大家看习惯了,也用习惯了。不过,还是建议应用正确的符号。

我们开始体会到,磁学参数逐渐增多了起来。我有一个建议,读者可以把每个新出现的符号当作英语单词来记忆,画个表格总结一下。

一个磁性矿物的磁能可以表达为m0VMsHKm0是个常数。V是体积,Ms是饱和磁化强度,HK是微观矫顽力。

对于磁铁矿颗粒,其MS是常量。如果其拉长度(也就是HK)变化也不大,随着体积V增加,颗粒的磁能会随着直径d的增加,按照d3的速度增加。这个增加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我们可以把磁能理解为一堵墙。磁矩M就在墙的一边,如果M想跳到另外一边,也就是转换状态,就必须越过这堵磁能墙。

磁能的增加是有助于M其稳定状态的。不过,也不是内部能量越高越好。我们不能忘记能量最小原理,过多的能量不符合大自然的基本原理。当磁铁矿颗粒较大时,其内部能量太高,就必须有一种新机制,控制其内部能量,使得整体能量最小。

物理学家在这方面早就想到了一种机制,那就是磁畴!也就是说,在没有真正观测到磁畴之前,物理学家已经推理出来磁畴必然存在。

这个非常好理解。

如果你有一间30平米的屋子,做成单间,就很舒服。如果变成了300平米,如果还是一个单间,那就只能用空旷且不舒服来形容的。最好的设计是,把这个300平米的屋子分成几个房间,错落有致,很好管理。

对于大颗粒的磁铁矿也是这个原理。它的内部会自发分割成一系列的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都自成体系,其M指向一致。但是,不同区域之间的M不会指向同一个方向,而是形成某种回路,这样不同区域之间的M就会相互抵消,达到能量最小的状态。

对于20-80 nm的磁铁矿颗粒,其体积太小,单间足以。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单畴颗粒(single domain, SD)。对于几个微米的磁铁矿,其体积足够大,会分割出好几个磁畴,我们称之为多畴(multidomain, MD)颗粒。

多畴颗粒的内部还需要磁畴壁(domain wall)来分割不同的小磁畴。

由于有了磁畴壁,MD SD颗粒之间的磁学性质就截然不同了。对于SD颗粒,其M会在其内部克服磁能发生偏转。而对于MD颗粒,只需要调整磁畴壁就可以达到变化M的目的。

所以,对于SD颗粒,需要更大的外场才能改变其M状态,也就是SD颗粒的矫顽力要高(>20 mT)。而对于MD颗粒,只需要小场就可以移动磁畴壁,所以它的矫顽力一般只有几个到十几个mT

SDMD颗粒的机制完全不同。但是在实际研究中,我们发现还有一种颗粒可以同时具有MDSD信息。比如一些微米级别的磁铁矿,它处于MD颗粒范畴,但是也能向SD颗粒一样记录非常稳定的剩磁,这就非常让人奇怪。为了区分这种怪异的颗粒,前人把它定义为假单畴(pseudo-SD, PSD)。

PSD的概念应用了几十年。最近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Andrew Roberts教授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认为PSD主要是Vortex状态的颗粒。Vortex就是涡旋的意思,也就是M转圈打旋的一种状态。

当然我并不完全同意Roberts教授的说法,因为自然介质中确实存在这种情况,整体是MD颗粒,但是在局部,比如存在一个小缝隙,或者包含了一点杂质,这会产生一个局部的SD。看起来Roberts教授并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而这种情况在自然介质中是大量存在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7014-1216260.html

上一篇:岩石磁学演绎 第一章:能量是源头
下一篇:岩石磁学演绎-第三章 尼尔理论与超顺磁
收藏 IP: 116.6.234.*| 热度|

6 毛小平 黄永义 钟广法 苏德辰 唐自华 徐义贤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8: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