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周易》与“山寨”

已有 2758 次阅读 2016-5-12 20:46 |个人分类:评论述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会说,刘钢你怎么也在弄标题党?当然,我这篇博文的标题确实很奇特,可是我还是觉得有一定的道理。数年前,杨振宁说,阻碍中国科学走向近代是因为《周易》没有推演法(演绎逻辑)。科学的产生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文化的、社会的、语言的等等,把这么复杂的一个问题归结为《周易》没有推演法似乎过于牵强。作为一部卜筮之书,《周易》有其独特的推演结构。至少有联想、归纳、取象、比类、精简的结构。我们可以说,这些不是欧式几何的演绎逻辑。但《周易》这一套也有它独特的功劳。例如,山寨就是一种。

 

我这里说的山寨是打了引号的。并没有什么贬义。譬如,电影源于法国,卢米埃尔兄弟于1895年3月22日,他们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这是法国人的骄傲。时隔10年的1905年,中国的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仅仅10年,国人便山寨来了法国的电影。当然,我们只是拿来了人家的后期成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周易》中比类取象的结果。当时的胶片也比较珍贵,200尺一卷,当谭鑫培出场亮相,旁边有人让摄影师快摇,于是第一部电影就这样在中国诞生了。卢米埃尔兄弟拍了12部电影,我们只拍了1部,难道不是精简的功劳?你也许会说,你那是在矫情,就那么点儿胶片,当然拍不了那么多了。我个人认为,就这一部电影,让中国的第五代导演开始了他们的寻根之旅、人文之旅。

 

到了近现代,西方的近现代科技逐渐进入中国,我们后起直追。在我看来,有很多都是《周易》上述独特的推演思维方式引进来的。有许多路,前人已经走过了。而且有专利制度和技术诀窍的保护,更是只有山寨了。当然,这时的山寨或多或少有些贬义了。甚至与盗版联系了起来。我还是不相信,那些西方那些原创性的成果都是靠演绎逻辑而来。他们一定也有类似于《周易》那样的推演方式,只不过他们对其原创性成果保护得更好罢了。那么中国却不是这样。中国人是从来没有那个所谓的知识产权的概念。天下文章一大抄,因此原创性的东西就不那么多了。现在国家鼓励万众创新了。我不大清楚是创新是如何定义的。例如类比取象联想精简等《周易》中的结果算创新吗?如果是的话,那么所谓的山寨又是什么?如果山寨不是创新,与演绎法有什么关系?类比于演绎法没有内在的联系吗?这些都是要我们进行思考的。我不赞成把板子都打在《周易》上。或许,正是由于《周易》,中国才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大国,至于是强大还是弱大,则各有说辞了。但与演绎法也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489-976794.html

上一篇:借给朋友150元
下一篇:平庸的资格
收藏 IP: 123.114.96.*| 热度|

4 应行仁 史晓雷 魏焱明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