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南行记之五:文昌鸡

已有 3758 次阅读 2017-2-12 21:16 |个人分类:我的记录|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是个喜欢吃鸡的主儿,什么三黄鸡乌骨鸡、野鸡家鸡、烧鸡扒鸡、炖鸡焖鸡、白斩鸡清水鸡都行。到了三亚让我感到了意外的惊喜。那里的四大名吃之首竟然是“文昌鸡”!这是我从未吃过的一种新鸡。来到三亚,其他三大名吃,什么加积鸭、和乐蟹以及东山羊都可以暂时放一下。一定要先吃到文昌鸡。文昌鸡什么样没见过,但据说它的做法也没什么特别,和白斩鸡差不多。关键是在配料上有所不同。我想未必,如果仅仅是配料不同,文昌鸡绝对不会成为四大名吃之首!所以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一家地道的文昌鸡饭店,看看究竟有什么不同。

三亚卖文昌鸡的太多了。选哪家去吃呢?查下地图,最后确定,就是文昌鸡饭店。这肯定是地道的文昌鸡了吧。于是就按图索骥,找到了那就饭店。一看门脸,另我比较失望。这哪里是什么大饭店啊。明明就是一幢四层楼一楼的门脸。我也懒得再找了。既然人家敢打出文昌鸡饭店的牌号,理应还是能做出地道的文昌鸡的。进去了,店小二拿来菜单。我说你们这里的招牌菜是什么?我下馆子,一般都先要问什么是招牌菜。果然,小二推荐了文昌鸡与和乐蟹。同时又说,你们今天来晚了,东山羊没有了。这不就够了吗?有文昌鸡与和乐蟹,三亚的名吃能吃上二种。知足吧。我和小二说,和乐蟹什么样,是活的吗?他说是,那我也要看看和乐蟹与其他螃蟹究竟有什么不同。既然是活的,他给我挑了一只八两重的。不错,和乐蟹解决了。

文昌鸡等了会儿。看样子烹制还挺麻烦。没多久,文昌鸡也来了。一个人吃,只能要半只。上来一看,这不就是白斩鸡嘛!有什么新鲜的呢?当然,人家的调料也还比较全面。再仔细看看那鸡,还真有点不一样。根据我的目测,文昌鸡的红肉,即鸡大腿、鸡翅等处也像鸡胸脯那里的白肉一样,是白色的。这就把我的好奇心逗了上来。果真不一样啊!尝一下,先来块原味的,什么料也不蘸。肉比较爽滑,看来真有点儿特色,可以慢慢品。再就是鸡皮,有人不乐意吃鸡皮,其实鸡皮才好吃呢。文昌鸡的鸡皮是脆的,这是其他鸡所没有的。当然,像三黄鸡之类,似乎也能做出脆的鸡皮。但文昌鸡的不一样,通体白色。皮下有一层薄薄的脂肪,但不腻口。我在北京通县住的时候,就听说“三河肉饼,好吃不腻”。那么文昌鸡的这层脂肪可以说让其起到了肥而不腻的作用。

作料的配置很精细,我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给的作料有一个类似于金桔那样的小橘子。橘子皮是青的。上来时已经把橘柄部分切除,露出橘肉。把作料调匀后将这个小橘子的汁液挤到作料中。那味道哦,鲜!可是空口吃那个小橘子,苦、酸、涩。既没有柠檬的味道,也没有金桔的味道。所以三亚这种特有的小橘子似乎是独特的一种调料。吃过几次其他菜品,也有给这种小橘子的。但配在文昌鸡的调料中,可谓一绝。我买了一小瓶海岛鹿龟酒,慢慢地,慢慢地,享用了一顿三亚的美味。

当然,文昌鸡并非三亚所特产。但它却是海南文昌地区的传统名菜。三亚在海南,因此文昌鸡也自然就成为三亚的旅游招牌了。关于文昌鸡的故事很多,从明朝到民国都有。我觉得最令人感到好笑的是,2002年在海南博鳌论坛结束后,泰国总理他信还要了20多只文昌鸡回去。看来在博鳌他信还没过够嘴瘾,拿回几十只鸡回去继续吃。因此博鳌论坛也把文昌鸡作为主要菜品之一了。

有许多地方的名吃都是发源于很小的范围,例如武汉的洪山菜薹,据说就是在洪山道观附件的一块地里的菜薹。有人说的还邪乎,说地道的洪山菜薹就是围绕着洪山道观的塔四周那块地里长出来的菜薹。但由于现代化生产,洪山菜薹泛滥成灾,今年都滞销卖不出去了。而文昌鸡也逃不出这个结局。据信地道的文昌鸡发端于海南文昌市的潭牛镇天赐村。那里有几颗大榕树,树籽落在地上,鸡就将其吃了。逐渐地就养成了今天这种身材娇小、毛色光滑、肉嫩皮薄、皮脆骨酥的优质鸡。现在的集约化养殖,哪里去找那么多榕树籽?尽管如此,文昌鸡的养殖还是挺讲究的。一是放养,给鸡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好让它们采到活食;二是早晚喂食小米、红薯和糠麸等加强营养;三是放养6个月后,就不要让其自由走动连续育肥30天以上。然后宰杀。

这些都是理论上的讲究,我相信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又怎么样?我知道北京的烤鸭是专门有定点儿供应鸭胚的。那文昌鸡呢?我希望也是如此,可这次让我到三亚一看,满街都有文昌鸡在卖,我就存疑了。嗨,来三亚一趟,吃到了文昌鸡不就行了吗?至于其来源如何,就别那么讲究了。离开三亚之前,还专门到超市买了一只真空包装的文昌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489-1033220.html

上一篇:南行记之四:拜观音,去晦气
下一篇:南行记之六:有钱买享受,无钱买罪受
收藏 IP: 123.123.97.*| 热度|

4 史晓雷 宁利中 杨顺楷 王福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4: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