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生活生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ntec007 友诤友直友谅

博文

发表后评价——糟糕的一篇文章

已有 11230 次阅读 2014-12-12 07:42 |个人分类:RnR|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按】 本文无意针对具体的人,主旨在于希望借此大家端正写作态度。如果一篇文章不好好写,发表了,晒在那,比我这博文不好好写被MM精选挂在首页置顶还要难堪。


发表后评价(post-publication review)曾经是科学网的一个热门话题。几位资深编辑在科学网上惹了几身骚后都默默地退出,目前在网上“兴风作浪”的都是几个机构博客,没一点意思。

姚老师给大家推荐了一篇文章(“该文值得研读,特推荐。”):陈鲲和高孟潭 (2013)“抗大地震”与低超越概率水准地震动关系的讨论,震灾防御技术, 8(1): 35-39. 可是我读了之后大呼上当。既然浪费了我三页打印纸,我就要向原作者讨个公道。

这是一篇糟糕的文章。

首先,这篇文章从概念上非但没有澄清标题提出的两个概念的关系,反而将水搅得更混。第一节最后一段: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大地震”是具有确定性的震级下限明确的地震事件。而罕遇与极罕遇地震作用是从概率的角度来定义地震动的大小。从防震减灾工程防御的角度所涉及到的“大地震”也主要是指地震作用,通常所说的“抗6级地震”是指建筑物能抗御6级地震的作用。因此从工程抗震角度说“抗大地震”或“防大地震”与罕遇、极罕遇地震作用一样,其定义的内涵均是指地震作用。

这一段话,根本错误在于作者把外行当内行,为“抗6级地震”这种外行说法找依据。结构抗震设计不可能针对一个明确的地震事件来设防。这样的文章,除了不断增加今后的交流困难外,没有起到任何澄清作用。上段话也存在几处文法错误。比如,第一句话中“它们”一词用法错误。它所指代的两个概念离这句话太远。“‘大地震’是具有确定性的震级下限明确的地震事件。” 这句话我读了几篇都没读懂,从文法上讲,它应该是“‘大地震’是震级下限明确的确定性地震事件。”但是即便如此,什么叫“确定性的地震性事件”,它是指某个具体的地震性事件吗?结合文章早前的一句话:“大地震作用是指震级大于等于7.5级的确定性地震,通过地震动衰减关系计算得到的地震动参数影响场。” 作者想说什么呢?“大地震作用是……地震”?还是“大地震作用是……地震动参数影响场”?

次之,作者好像完全混淆了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主要目的。图3的比较没有任何意义。第三节的分析与讨论是这样写的,“随着超越概率水平的减小,峰值加速度的值逐渐与确定性方法的结果接近。”这个发现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图3实际揭示的是,算例中采用的8级地震的地震作用大体相当于作者采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模型中的年超越概率为万分之一的概率地震事件。

作者在对年超越概率与N年超越概率这两个概念的使用上极其混乱,在同一篇文章,同一个句子,同一张图上不停地交换使用这两个概念。让我在读的时候不停地为作者捏一把汗,生怕他们搞错。他们好像知道我会有这种担心似的(这样很好!),中途还真的给出了一个说明:“超越概率可以用年超越概率P1年表示,也可以用T年内超越概率PT表示”。这个“P1年”但愿是编辑没有把好关。无论如何,最后他们还是终于成功地把自己搞糊涂了。图3(a,b)中将“50年超越概率10%(2%)”写做了“超越概率50年10%”。这种不规范算小的话,那么,图3(c)中将“年超越概率万分之一”写成了“超越概率10000年1%”就是彻底错了。作者显然把重现期也搞进来了。

这篇文章试图要解释的一个问题,在我看来,答案就是:“抗大地震”是文科傻妞的提法,我们已经有小震、中震、大震的提法。如果觉得设防等级不够,那就来一个“罕震”。还不够,学姚老师,再来一个“巨震”。总之,这些概念都是赋予概率内涵的。与什么具体的地震事件无关。汶川地震伤亡了许多人,我们作结构的有责任,社会对我们有看法,有要求。但要满足这种要求不是跟着媒体瞎转悠。他们震级、烈度都分不清,我们专业人士不能跟在里头犯糊涂。我们设计采用的就是概率方法,犯不着不停地去回顾这种确定性设计方法。

作为地震区划图的主要编写人员,写出这样的文章来,真是让人发愁。而作为大型地标结构的结构总工,大力推荐这样一篇文章,更令人担心。


问题:“糟糕的一篇文章”,还是“一篇糟糕的文章”?


参考文献:

关于地震烈度的几点注记

“N年一遇”的不确定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3568-850375.html

上一篇:教学科研谈——beta版
下一篇:捧杀我了,MM!
收藏 IP: 198.91.153.*| 热度|

6 杨正瓴 冯新 曾泳春 李迪 徐晓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5: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