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管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69786

博文

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的专利活动趋势 精选

已有 5019 次阅读 2015-9-21 00:21 |个人分类:海外观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专利, USPTO

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的专利活动趋势

贺飞  北京大学

专利是走向创新的中间步骤,专利数据直接或部分提供创新指标。世界各国为了培育创新,都以专利的形式给发明者赋予财产权,允许发明者排他制造、使用或销售发明,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公开披露细节以及他人对发明许可的使用。一般来说,定义谁有权利被授予专利有两个法律概念,第一个提交(first to file)以及第一个发明(first to invent)。在第一个提交体系中,专利授予给第一个提交申请保护的人。而在第一个发明体系中,专利则授予给明确确定为第一个发明的人。目前,全球所有国家采用第一个提交系统(美国在2011年《美国发明法案》颁布后,于2013年3月切换到第一个提交系统)。发明者从政府授权机构获得被认定为“新型…实用…或…不明显”的专利。例如,美国专利法规定,任何人如果其“发明或发现任何新的和实用工艺、机器、制造或物质组成、或任何新的和有用的改进,均可获得专利”[1]当然,并非所有的发明被授予专利,不同产业和技术领域申请专利的倾向不同。并非所有专利价值等同,还有并非所有专利都培育创新,专利有时也会被用来阻挡竞争、同竞争者谈判或帮助违反诉讼。例如,在高技术产业,其创新是累积的,企业可能建立专利“丛林”妨碍或提升研发和创新的成本。

美国专利与商标局(以下简称USPTO)是世界上最大的专利机构之一,尽管美国专利本质上偏向美国发明,但由于美国市场的规模和开放,外国申请人和获批者占有显著的比例,这些市场特性使得美国专利数据在识别全球发明的趋势方面也很有用。本文主要谈谈美国专利与商标局专利活动的趋势,主要数据来自《科学与工程指标2014》[2]。

1 总体概况

2012年,USPTO批准的专利总数超过25万件。其中,授予美国发明者12万件专利,也是最多的,占接近一半的总数。授予日本发明者5.1万件,为第二多。欧盟第三,获得3.6万件专利。其他发达经济体(主要是韩国和台湾)加在一起同欧盟的数量一样。发展中国家共计获得9,000件专利(少于总数的4%)。中国和印度在发展中国家中遥遥领先。

2003到2009年间,USPTO批准的专利数量基本保持在17万件,随后快速增长,到2012年达到25万件。2010-2012年之所以快速增长,可能反映了全球经济衰退的恢复,以及USPTO努力减少其专利申请的积压。因为美国在2011年颁布了新的专利法,部分目的是减少USPTO的专利申请积压。2003到2012年间,USPTO批准给美国发明者的数量从8.7万增长到12万,带动了所有专利的增长步伐。结果美国增长反而滞后于总体增长,美国占比下降了5%,到48%。美国占比的下降可能显示海外技术能力的提升,全球化使得各国更加认识到专利保护的重要性。此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授予给美国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的发明人。

授予给日本和欧盟的专利增长稍慢于总体专利的增长,结果是其占比稍有下降分别达到20%和14%。USPTO授予给日本和欧盟的专利的缓慢增长可能显示经济活动的迟滞或偏好在其自身专利机构申请专利上升。授予给其他发达经济体的专利增长3倍快于总体专利的增长,达到3.7万件。韩国和台湾领导这些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其专利分别增长到1.3万件和1.1万件。授予给发展中国家的专利呈指数增长(但起点很低),达到9,000件。中国和印度领导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其专利分别达到5,000和2,000件。(表1)

表1 2003,2008,和2012年USPTO授予给部分国家专利数

国家

2003

2008

2012

巴西

132

101

201

中国

613

1,607

5,351

印度

354

651

1,756

马来西亚

48

159

213

南非

111

90

140

注:专利授予统计基于其所列全部发明人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比例分配。

数据来源: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4

2 企业专利

专利作为企业的战略在不同产业的相对重要性不同。根据美国科学基金会企业研发和创新调查(BRDIS)的数据,美国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占USPTO专利批准的较大比例。需要指出的是,BRDIS有关USPTO专利的数据不能同本文其他专利数据进行比较。这是因为企业研发和创新调查数据是通过美国企业的采样收集,而USPTO数据则来自所有美国发明者的行政记录。2011年,美国高技术产业获批专利为2.9万件,而授予给所有美国制造业的总数则为5.8万件。从数据来看,高技术产业专利占所有制造业的专利的比例(50%),要远高于其占所有制造业附加值的比例(19%)。在这些高技术产业中,美国半导体产业被授予最大数量专利(1万件),以下每一产业都在2,000到5,000件之间:航空航天、计算机、通讯设备、制药以及测试测量控制仪器。

2011年,美国商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获得46%的批准给非制造业的专利(43,000件)。这些产业的专利占比要大大高于其在所有非制造业附加值的占比 (32%)。软件产业占1万件,超过所有授予给商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专利的一半;专业技术服务(PTS)排名第二,有6,000件,其中的两个产业—科学研发服务和计算机系统设计的专利活动占比明显要高。

3 技术领域

根据科学基金会分类技术领域中有4个领域同科学或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紧密相连,分别是信息通信技术(ICT)、生物技术和制药、医用电子和医疗设备、以及自动化、控制和测量技术等。(科学基金会分类是基于专利所包含的技术信息将每一专利指派到特定技术领域,不能与上文来自BRDIS的专利数据进行比较,BRDIS是根据专利授予公司所在的产业来进行专利分类。)

这4个科学基金会分类技术领域的专利批准数占美国所有专利总数的超过一半。数量最大的领域是ICT,其由网络、信息处理、电信、半导体以及计算机系统组成,其将近占所有USPTO专利的40%。健康相关的技术由生物技术和制药以及医用电子和医疗设备两大领域组成,分别占比为6%。第四个领域包括自动化和控制测量以及仪器技术,占比为6%。

2003到2012年间,USPTO在ICT技术批准的专利数超过两倍,相比于所有技术领域的专利数增长50%。5个ICT技术领域的趋势各不相同:信息处理和网络批准的专利数至少3倍分别达到14,000和24,000;电信领域批准的专利数接近2倍达到17,000;计算机系统的专利数滞后于总体增长(55%),达到15,000;半导体专利数增长最慢(18%),达到16,000。相比之下,生物技术和制药落后于所有技术领域的专利增长(36%50%)。其中制药的增长尤其要弱,仅为16%。这一较弱增长同过去许多年制药业的联合,许多发达国家药品较强的价格和安全监管,非专利药的竞争加剧以及美国FDA批准新药的较小增长等现象是一致的。(表2)

 

表2  2003, 2008和2012年USPTO在所选技术领域的专利批准数

技术领域

2003

2008

2012

自动化、控制和测量

11,062

12,583

15,773

生物技术和制药

10,969

9,499

14,969

ICT

40,441

51,842

90,140

计算机系统

9,789

11,148

15,260

信息处理

7,533

13,268

27,880

网络

2,626

5,806

10,986

半导体

13,108

11,080

15,272

电信

7,385

10,540

20,743

医用电子和设备

9,987

6,262

14,555

ICT = 信息和通信技术; USPTO =美国专利与商标局.

数据来源: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4

4 主要地区和国家的所选技术领域

一个技术领域的占比大于(小于)所有专利的占比意味着一个地区、国家或经济体的专利在特定技术领域集中(较弱)。2010-12年,美国、欧盟以及几个亚洲国家在四大技术领域平均占比情况如下。美国专利活动集中在ICT技术领域,高于其所有专利的占比4%。但美国在单个技术领域的地位略有差别,美国高度集中在信息处理和网络两个领域,占比超过大于10%。美国在计算机系统和电信两个领域有着平均数的活动。美国在半导体领域很弱,其占比低于所有专利占比超过10% 。欧盟在ICT的专利活动相对要。一些研究表明欧盟在ICT技术滞后于美国,但也可能反映欧洲发明人偏向于在欧洲专利局申请专利。在亚洲,日本和台湾有着类似的ICT模式,在ICT整体较弱。他们在网络、信息处理以及电信等3个技术领域活动较弱,其专利活动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系统和半导体领域。美国在生物技术和制药这一领域集中,在生物技术有着高集中度以及制药领域稍微高的集中度。欧盟在这一领域也高度集中,在制药领域活动强度非常大,而生物技术则是高于平均。韩国和台湾在这一领域较弱。美国在医用电子和设备领域有着非常高的专利集中度,占比超过专利总数之比20%,并且在两个技术领域几乎是一样强。欧盟在此领域的专利活动为平均水平,韩国和台湾的活动非常弱。从自动化和控制、测量和仪器来看,美国在自动化和控制领域有着稍高的集中度,在测量和仪器领域则为平均水平。欧盟在这两个领域有着高于平均水平的集中度。韩国和台湾在两个领域较弱。

参考文献:

[1]USPTO, “什么是专利?” (http://www.uspto.gov/patents/index.jsp#)。

[2] National Science Board(NSB). 2014.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4. Arlington V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B 14-01).

(转载请注明出处,电子邮件:st69786@tom.co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15-922233.html

上一篇:专利对论文的引用:一个测度研究对发明贡献的指标
下一篇:数据看北大清华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1)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4 周向进 赵凤光 林耕 X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