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浅浴红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oaibiaji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博文

高考40年:“反智”也进化了,总是好的 精选

已有 5327 次阅读 2017-6-6 11:1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高考


一到高考的时候,网上总会流传一些段子,去年好像是蒲松龄什么的都是落第生,状元某某某的名字谁都没有听过。从概率上说,状元N年才一个,没考上人是99.999%,从这些大人群里找几个出名的,挑不出来才怪。然后再有人把王维他们这些“出名状元”再抬出来……

这不就是杠精么。

就好像在本校读研的时候,从一些专升本、二三本考过来的同学总说,我们也不比本校生差,高考一时的失利代表不了什么,你们老师同学都看不起外校生干什么。本校生聚在一起的时候,就是那谁谁谁哪方面真差,这外校生真不行,高考还是公平啊。

说白了,跟古代科举似的,考上的人春风得意马蹄疾,觉得有这么个渠道真好。考不上的就是独木桥制度害死人,什么死八股。总之你自己两头占理。

就好像我从小跟着姥姥姥爷的时间比较长,奶奶就说:没事,谁家孩子跟谁亲,谁带都没用!等奶奶带她外孙子的时候:哼,不管姓什么,就是谁带跟谁亲!



哎,既然说起姥姥和奶奶,不妨再说说这些年关于高考,上学的趣事。

爷爷是小学老师。那个年代在生产队挣工分是正路,他们这些“在外头的”属于被鄙视的,懒,不愿意干活的人才当老师,臭老九。(不过我爷爷也是真懒。)

慢慢的,我家基本到了全村最穷的程度。爸爸说他20岁还上学的时候,回家就被街坊笑话,你们家穷就活该,谁家这么大小伙子背着小书包。要下地干活能挣……



(你以为你猜到了结局,现在爷爷退休了,他们那辈的务农老人老无所养;爸爸毕业后分了好工作,证明读书真有用?早咧!)



爸爸工作后在城市里认识了妈妈,过上了最普通的工薪生活。家里边的叔叔做生意,跑建筑开超市;大姑嫁了村里最有钱的人家(之一),家里房子出租、开棋牌、KTV玩不过来;二姑承包了一大片地,水果电商、文玩核桃、羊场鸡场干的不亦乐乎。要说谁最穷——呵呵,我爸妈我们。


所以小到家里,大到村里,基本上都定了调,上学真是没有用。爷爷说我和我爸,你们爷俩全是脑子不行的,也就念念书,什么都干不了。堂哥表弟也说,上学挣死工资,哪辈子就混好了。别说,我都快信了。

直到堂哥高考那年,没考好。他是直接去做生意、还是读个二志愿再来做生意?

他,复读,了。当年叔叔生了重病,绵延数年,身体很不乐观,家里边的事情都放下了,住院看病手术又花了不少钱。痊愈后也不能像之前那么折腾了,只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很多人劝哥哥不要复读了,踏踏实实上学毕业工作吧。哥哥不肯,他再战高考的第一志愿是仍然是一所985。

那一刻我才知道,他们说着读书无用,自己却把书读到了这个程度。

第二年堂哥还是跟985失之交臂,去了二志愿一个地处稍远的211。反正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心机的报志愿方法,去分低但是有帽子的学校。



(你以为又猜到了结局,从这件事后,家里终于走出读书无用论?No!)



表弟高考也失利,堂哥说,上大学没用,人家小学毕业当大老板的多了,研究生出来也就是给人打工的(当时我在读研)。

表弟若有所思。

爸爸说堂哥:那你复读?

结果是,表弟也复读了。



表妹一直认为自己学习是很好的,不用复读,确实也不用。但她不是因为“干不了别的”才“死学习”,人家是太聪明,根本不用好好念书,就天生学习好,没辙。

嗯,反正别人学习好都是死读书,自己学习好就是聪明。

“我如果像你这么好学,我早就上清华了。”



表妹上了普通一本,毕业后进入了一家行业知名的企业。据说她实习时,咨询一个前辈姐姐怎么能留下,姐姐直接说,你这个学校,别想了,留不下。但就是留下了,还挺好的。

不吹不黑的说,大姑为什么嫁到了有钱人家,首先,漂亮。其次,不重要了。所以表妹挑基因的时候确实非常聪明,姑父的个子姑姑的脸。所以对她找工作这件事,我们从来不担心。如果有副作用,担心也没用。

去年底,表妹报了考研。她说,学历不够,在名企里升职空间太有限。继承了堂哥的思路,表妹报了一个地区比较冷门的985。


(至此,除了我之外平辈的兄弟姐妹,两个高考复读,一个工作后考研。这就脱离反智了?No!)



虽然大家嘴上还是不能承认上学的好处,令我心里有所安慰的是,大家还是走上了好好上学的道路。学历不能给你带来金钱,却能带来希望。

就像前几天看到有人问,上大学的和不上大学的区别在哪里。有个人说,你会因为我上大学嘲笑我,而我永远不会因为你没上大学嘲笑你。

高考40年,名作家刘震云就是40年前河南的文科状元。实力,只需要渠道,不需要酸话。

最后,就算真觉得上学不挣钱的人,李彦宏是北大的,刘强东是人大的,雷军是武大的。




恢复高考40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08002-1059336.html

上一篇:博士因房逃离 京籍女研究生何去何从
下一篇:考研班“押题”是投机噱头 投机的究竟是谁
收藏 IP: 61.49.107.*| 热度|

5 刘乐乐 彭美勋 李东风 文克玲 李方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