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的内劲哪里去了?
鲍海飞 2012-7-11
在不懂得科研的时候,我们曾经是那样的热爱科研;而当我们涉足科研的时候,我们发现又是那样的举步维艰;当看到世界科研迅速发展,而我们每每落后于人,又不禁让人黯然神伤,只能叹江河日下,大江东去。
我们科研的内劲为什么在一点一点地在丧失?
现代的科研已经不是兴趣主导下的科研了。首先要面对的是课题经费申请,没有经费就等于没有科研,没有科研别的就什么都不用说了。而一旦拿到了经费,就要向上级交差,你就要出成果,文章、专利和大奖。做不到这一步,谁还会给你下一阶段的经费。日日求新,月月求异,科研的恶性循环由此开始。
现代的科研已经不是有热情就足够的了。个体面对的是残酷的竞争,面临的是社会的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以及来自家庭的压力。要面对的是各种关系,没有一般的‘烟酒’水平,没有一丝沾亲带故,没有好的体力,没有好的脑力、心力,没有两行伶牙俐齿、没有点‘磨’的功夫,等等等等,你都不行。因此,缺少了一颗沉静的心、持久的心、充满热情的心,又如何能做出所谓像样的科研;缺少了主动自发地研究又会期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光喊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一直在塑造着科研的全才。比如几年前,对于高校的老师来说,即要他有课时安排,又要有科研项目,还得有论著。其实,哪个领导不喜欢那种‘下得厨房,上得厅堂’的媳妇。哈哈,叫做‘产、学、研’一体化全能。于是,要能文能武才是这个时代的标志。我们所塑造的全才,还是‘填鸭式’填出来的!
然而,我们何止是在塑造着科研的全才,我们更是在寻觅科研的帅才。人们认为只要引进了,就可以代表最先进的,实不知,有多少是陈年旧货,真正先进的东西又要需要在本土花多少时间进行培育和繁殖才能开花结果。引进并不是坏事,但是引进过多,无疑会压制内在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破坏原有的一些科研构架,如何协调内在和外在的关系确实是一门管理艺术。打通任督二脉实非易事,练就一股内劲更是艰难。只有融会贯通、物为我用,洋为中用才是真本事。
有的人认为,只要有一个顶尖的科学家就足够了。是的,我们是缺少这样的人物,即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又能提刀上马,弯弓射箭的人才。这就导致一个后果,哪里还需要什么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团结合作的精神早已经丧失,普通的科研人员又有什么斗志可言,并且大规模的生产研究正在淡化着个人的意义和作用。人早已经分成三六九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简单又复杂,即微妙又奇特。
也有一些人认为,现代的科研只要动动鼠标、填填表格就行了,组织组织人马就可以了,组装就可以解决一切。但这样在无形中就导致了无休无止地花样考核、条条框框的朝令夕改。科研由此更是丧失了科研的内涵、根基和属性,更丧失了科研的基本传承,科研出现了断代、代沟。人们不断地看到光鲜耀眼的‘洋货’,我们的却还在研究之中。
当人们的目光只聚焦于项目、名利、奖项的时候,科研早已经变成了一个名利场。有的人在演戏,有的人在看戏。
现在有谁不懂得‘叱咤风云’,但是为何只能‘默默耕耘’,亦实在是无奈之举。或许,在这默默耕耘中,某些创作的火花和灵感在慢慢孕育,在诞生,那一点一点的内劲在凝聚。
你说现在的科研是什么?很难回答。但是一个真正的研究人员,会为那研究中的一点一滴的小发现而动情,又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小问题而激动。
和谐的科研环境才能造就身心健康的科研。
心中无事乐科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0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